DCEP面世在即,真正數字貨幣時代的來臨

2020年4月14日19時,DCEP有錢包應用界面的照片開始在社交媒體上出現,4月15日凌晨1時左右,已經有下載鏈接出現。

DCEP面世在即,真正數字貨幣時代的來臨


根據測試頁面顯示,DC/EP錢包支持數字資產兌換、數字錢包管理、數字貨幣交易記錄查詢、錢包掛靠等功能,同時也支持掃碼支付、匯款收付款、手機芯片等基礎功能。

在這樣的全球數字化金融生態下,貨幣的電子化越來越發達,電子錢包、信用卡、儲記卡、手機支付迅猛發展。時至今日,以比特幣、央行數字貨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開始出現,貨幣迎來了數字化時代,將影響未來金融和經濟的發展。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數字貨幣將取代紙幣。

什麼是DC/EP?

DC/EP全稱為 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是中國人民銀行尚未發行的數字貨幣。

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出已經醞釀了很長時間了。早在2014年起央行就已經啟動了數字貨幣的研究,至今已有6年的時間。

2019年8月,據《福布斯》報道,中國建設銀行的一名前僱員表示:中國央行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正式推出數字貨幣,初期將向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阿里巴巴、騰訊以及銀聯七家機構發行。

作為央行數字貨幣,DCEP不僅僅是將人民幣數字化,同時是智能化貨幣,作為可加載智能合約。

業內人士評論 DCEP 有幾大好處:1.法償性;2.可追溯;3.主權信用;4.雙離線支付;5.定向流通。

此外,央行數字貨幣還可提高貨幣政策操作的準確性、助推人民幣國際化以及打擊金融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央行數字貨幣DC/EP只是M0的替代,突出的是支付性,並不像目前市場上的數字貨幣一樣具備投資屬性。

2019中國金融學會學術年會曁中國金融論壇年會上,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表示,對於人民銀行研發的數字人民幣,並不是大家理解的加密資產,而是人民幣的數字化。

“幣花不炒,人民幣是用來花的,不是用來炒作的,既不具有比特幣的炒作特性,也不具有像‘穩定幣’一樣需要貨幣籃子資產進行幣值支撐的要求。”

DC/EP的未來

為了保證央行數字貨幣不超發,商業機構向央行全額、100%繳納準備金,央行的數字貨幣依然是中央銀行負債,由中央銀行信用擔保,具有無限法償性。

去年9月,央行行長易綱在談到數字貨幣相關問題時也表示,央行數字貨幣的框架是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雙層運行體系,不改變當前貨幣投放的路徑。

同時,雙層運營體系不會改變現有貨幣投放體系和二元賬戶結構,不會對商業銀行存款貨幣形成競爭。

此前《財經》雜誌曾報道,DC/EP試點場景包括交通、教育、醫療、消費等,觸達C端用戶。

對於此次農行內測,一位接近央行人士表示:上述測試錢包為真,但僅限白名單內客戶,並開放了深圳、雄安、成都、蘇州四個網點參與測試。

此外,除了農業銀行,其他幾個大型國有銀行也有相應的內測錢包,並會陸續開放。

可以確定的是,DCEP的落地會為我們帶來一種全新的支付方式,甚至是管理方式。不管是手機碰手機就可以完成轉賬,還是自動扣稅模式,一切可能都與我們想象的不一樣。

各種跡象表明,全球第一個由央行推出的數字貨幣將會迅速落地,真正的數字貨幣時代也會隨之來臨。

DCEP面世在即,真正數字貨幣時代的來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