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過程中的不良績效成本

企業過程中的不良績效成本

企業過程中要清楚的認識到改進的機會,除了觀察傳統的不良質量質量成本,更為重要的是那些隱藏的不良質量成本。這些隱藏的不良質量成本必須加以量化,才能掌握因不良績效造成的損失全貌。只有每一個活動每次都做得完美無缺,這些不良質量成本將會徹底消失。

企業按照這三種類型來識別不良質量成本:鑑定和檢驗成本、內部不良成本、外部不良成本。

企業過程中的不良績效成本

過程控制

鑑定與檢驗成本:是為了在顧客受到影響之前發現不良質量的檢驗、檢查或保證所產生的成本。在向顧客提供之前檢驗產品或檢驗文件、在郵寄之前評審文件並糾正差錯、檢驗設備或消耗品、核對報告或信函、在費用清單寄出之前審核顧客的賬單、因設計不良而進行的加工。在這一階段發現的不良,避免了此後可能發生的嚴重不良成本,也有助於開發更有效果和更有效率的檢驗辦法。

企業過程中的不良績效成本

內部控制

內部不良成本:發生在企業內部的不良成本,是由對那些尚未到達顧客手中的缺陷產品進行修理、更換或處置而發生的。如:更換生產中不滿足標準的衝壓件、翻新劃傷產品表面油漆、加班彌補因不可估量因素而耽誤的事情、更換運輸中損壞的零部件、重寫提案中某一部分、通過加班彌補延誤、糾正數據庫差錯、為了更換缺陷零部件而儲備的備品備件、不滿足標準的廢品、為糾正供應商收款單差錯的對賬時間、為糾正規範或圖紙的差錯而進行的工程更改。這些成本對於顧客服務有著間接的影響。

企業過程中的不良績效成本

外部不良成本:外部不良成本直接影響顧客,通常對其糾正的成本是最昂貴的。如:保證交付期的賠付、投訴調查、採用補償的方式彌補顧客不滿、收回壞賬、糾正賬單的錯誤、處理投訴、通過選擇更昂貴的運輸方式來加快延誤的送貨、更換或修理損壞或丟失的貨品、為航班取消的旅客安排食宿、因晚付款而支付出的利息或失去的折扣、因使用中的問題而對顧客提供的現場協助、因性能不足或延誤交付而向客戶提供的補償和優惠。糾正改善外部不良成本的努力通常關注重獲顧客的信息或丟失的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