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人生小站》

人生小站

散文《人生小站》


散文《人生小站》


散文《人生小站》


閒雲2020年5月1日


唉,想一想又可憐,評一評又可笑。這幾天,腦袋裡咣噹咣噹響了好幾天的念頭,有關寫篇關於太極圖及三教(儒、佛、道)的文章。也不知道是那根筋搭錯了,這玄之又玄,深奧得不可理喻的東西,平時也沒什麼興趣和研究,現在卻一下子自己撞了上去,簡直是自討苦吃。躊躇了幾天,一天不把這個念頭寫出來,渾身覺得難受。早上8點開始,本想慢慢寫,自己應付自己,寫不下去了再拉倒了事。只沒想到,東拉西扯的,一直寫到11點了,好象還沒盡興,也不知講沒講到點子上。

文字這東西,好奇怪。記得以前,如果幹活和寫文章兩者讓我選,我肯定選幹活,哪怕揮揮鐵鍬之類的體力活。現在好了,一寫起文章來,象在扯賴婆娘的裹腳布,越扯越長,說不定還帶著味呢。以前很怕老師交待我們作文,每次寫時,得搜腸刮肚半天,磨磨唧唧便秘似地去湊規定的字數,內容不用說幹不拉嘰的,面目可憎的很。我的文學之路,從二年前開始的。因為偶然的次,受了大哥愛寫塗鴉詩的影響,而一不小心撞進了詩歌之網,一發不可收,從此著了魔一般寫詩入行。起初,從寫打油詩,敘事詩開始練手,到後來讓行內人指點了兩句,才正兒八經奔向標準的格律詩、詞。內容更是是五花八門,順手牽詩。先七言到五言,再到八言六言四言三言,可謂無言不出。體裁也從舊體詩到現代詩,從詞到散文,以至對聯,各種各樣。興之所至,胡言亂語一番。文學的路上越走越遠,收穫自然也不少。粗步歸納了一下,目前自己已經完成了《謝建東詩文集一》116首,《詩文二》119首,巜詩文3》200首,《詩文4》也己收錄到第66首,另有獨立的《謝家史記一亂彈琴》敘事詩18首,以及替謝家兒女們收錄的詩集《冬日雜想》64首。總計作品己超過500餘篇。

最近,看到因疫情引發的網絡輿論戰,我忍不住也提筆上場,東成西就地參戰一番。寫多了,想得自然更多了,文學的大海,不但深不可測,弄不好會引火燒身。還好,我膽小的很,而且自己不是一個多事的人,有的是簡單的生活,所以寫的,基本上是種豆腐塊式的文章。長篇大論,尤其不適合我這種懶漢般的作者。儘管如此,我有時也還會犯傻,寫一些不合時宜,或稍帶有爭論之嫌的東西,如前段時間的《讓子彈飛》,《莫名的讚歌》,《輿論戰之我所見》,《媚娘》等種種文章。直抒胸臆,對社會抱善向上,沒有心機,是我的出發點。當然,對漢奸及敵對勢力之流我是極力挖苦,訊刺有加。有時,連我哥也誤以為,我還是個網絡上的愣頭噴子呢。

一列火車,都有一個個沿途小站,加加水,歇歇腳,然後轟隆轟隆接著往下站開。人生也一樣,每個人應該有自個兒的站臺,加加油,喘喘氣,或停下來只為看看那風景。可怕的是,人生的列車,咣噹咣噹一直開到底,除了兜了一路的風,其它什麼也撈不了,你說虧不虧!或許是上輩子修來的福,令我這生從來順風順水,基本沒遇什麼大挫折。在單位工作,和同事相處,都相當不錯。也曾經辦過的家庭作坊,在老婆的打理下,做到了後顧無憂。不過,時代變了,我的人生列車,也只能隨遇而安了,變成如今的晃晃悠悠,想停即停,想開即開的狀態。幸運的是,雖然人閒了,有了網絡,可以足不出戶,卻能一覽天下,放飛自己的思想。因為網絡,我的思維飛呀旋個不停,這不,旋到哲學的渦中去了。這就上文中說的想寫關於太極圖及三教文章,這麼冷門的東西,感興趣的人肯定不多。即使我寫完了,估計自覺自願順當當去看完的人,很可能一個也沒有。這真是一件吃力又不討好的事情,沒有稿費不說,無人問津的文章,我還樂之不疲去寫出來,想想我都自己想打自己一嘴巴呢!

我們現在所處的,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為此我曾專門寫過好幾篇詩歌呢。如《網臺》《悠哉?憂哉!》等等,反映了網絡給我們大家帶來的極大便利和各種衝擊,以至對生活的顛覆。按說,我們這時代,讓我們擺脫了忍飢受寒的威脅,生存餬口應該不是問題。理應,人們應該是歌舞昇平才對。但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其實也帶來了大多的威脅私不穩。我們雖然物質慾望獲得了極大的滿足,但技術的進步,知識、思想、崗位等等正遭受快速淘汰衝擊,進而引來人的思想上的困惑不安,心情倍受煎熬,前途只有更迷茫,地位最可能朝不保夕。必定發生的事實是,人的知識提升速度,完全跟不上技術的進步和時代的要求。淘汰是必然的,淘汰在意想不到之時,淘汰在萬分不情願中的。人人自危,是遲早的事。不妨設想一下,好不容易掌握的技術知識,或是養成的習慣,你一下子面臨被迫的放棄,重新開局,很快又要再次更新,人啊,感情的動物,習慣沿襲成性。一路的變更,年輕人尚可,新事物接受的快,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但讓那些上了年紀,思維接受退化了的人,情何以堪呀!按著這個思路,其實很容易看懂了外面的世界。比如香港臺灣,乃至西方,為什麼他們的還熱衷於使用信用卡,或沿用現金支付,而沒有去緊跟現代技術更新的步伐,生活的人性、人情的慣性原因啊!

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個文學工作者,雖然詩歌發表了不少,有紙刊印的,也有電子刊物,但到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拿到過一分的稿費。在當今視頻滿天飛,免費小說大行其道的今天,刊物報紙已難覓往日的榮光了,連生存都成了問題。我不知道,現在的文學作家依靠什麼收入。現在萬分慶幸自己,還好以前的我和文學絕體無緣,要不然,以自己的性格,文學的道路,清貧一點倒不怕,到如今的只怕連生存都會有問題的。看到網絡上原創的小說原創,得靠打賞才有收入,這可能連乞丐的收入都不如,想想我都心寒!

思想的孤獨者,靈魂的寂寞者,感情的寄放者,或許這是文字創作者的通病,我現在也有所體味。大凡優秀的文學作品,都是通過生活的坩鍋中煎熬出來的。對於詩人來說,可能還得再多一份抑鬱敏感的神經,這我也心領神會了的。如今,我分不清是詩造就了我的敏銳,還是我的敏感成就我的詩意。說到這兒,我得感謝我的家人,以及我身邊的親朋好友,是你們為我,為我詩歌的天地提供了絕好的種子和土壤。

我自感有太多的缺點,最首肯的是我最有自知之明,平時怕麻煩和唯恐打擾了別人。今天早上寫的《從太極圖論開去》這篇文章,雖然寫了很多,一時半會可能寫不完,乾脆以後再說。自我坦白,這將是我人生中最有深度的一篇文章,也許見解獨到,也許是:狗屁不通。

文學的大海,我這般的小船,大概只適合在穩水區淺灘旁晃晃悠悠;一如我的人生列車,晃晃悠悠,一路小站小憩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