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辭職被上司各種挽留,怎麼辦?

提離職被老闆加薪挽留,該怎麼辦?新公司比較有名氣,但是老闆給出的加薪條件和新公司開的工資差不多,是留下來還是離開?
 

提出離職後,老闆答應三個月後給予職位晉升,是應該接受這份“盛情”,留在公司繼續服務,還是禮貌拒絕,繼續選擇自己的路呢?

提出離職後,直屬領導不批辭職報告,各種情感挽留,平時和領導關係不錯,不想因為離職而傷和氣,怎麼辦?

提出辭職被上司各種挽留,怎麼辦?

上海即沃獵頭:最佳人力資源服務商

遇上這種事,對獵頭來說,真的是太常見了。只要候選人還有價值,原企業的HR和領導就會想到各種方法進行挽留。這時,候選人心理往往都很糾結,搖擺不定。

今天我們來聊聊:員工提出辭職被各種挽留該怎麼辦?

一、離開,要有離開的果斷

提出辭職被上司各種挽留,怎麼辦?

上海即沃獵頭:最佳人力資源服務商

很多人認為被挽留說明了自己在公司的重要性,認為領導在自己離開的時候意識到了這一點,如果能夠留下來,在未來肯定能得到領導的重視和關注。

如果是抱著這個觀點,那還是建議大家認清現實吧,離職被挽留,從最初級的角度考慮是更換一個深入瞭解工作的人,重新招聘和培養的過程少到2個月,多到半年,在這個時候,不僅直屬上司會花費大量的精力在招聘、培訓,還會花費額外的時間在這個空崗所負責的區域上。

所以,挽留下屬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是認識到下屬的不可替代性,而是:怕麻煩。

當大家在提離職的那一刻起,即便是最後選擇繼續留在了公司,其實在領導的心裡,總會留下你曾經想要離開的心理陰影。帶著這份陰影,你想要獲得和以往一樣的信任,基本也是不大可能了。在中國的文化裡,對於忠誠還是挺看重的,據不完全統計,提出過離職,又被留下的候選人,最終在公司生存超過半年的,不超過1/4。

在職場裡面,越往上走,信任越重要。這也是為什麼很多高管,在選擇下屬的時候,會選擇“自己人”的原因。一旦申請離職,離開基本上就應該是塵埃落定的事。

二、留人,要有留人的誠意

提出辭職被上司各種挽留,怎麼辦?

上海即沃獵頭:最佳人力資源服務商

很多人離職的時候,往往是被直屬領導挽留的真情“感動”,但是權衡去留的永遠不是感性的語言,而是理性的判斷和分析。

直屬領導的挽留常使用的理由不外乎以下幾種:

1. 表明過去的忽視和未來對人才的重視

對於這樣的說法,可以直接忽略了,單純語言的技巧和實質的收穫比起來,真的是微不足道。

2. 更換更核心(或良性)的區域

有些人離職是因為自己目前所在的區域銷量無法達成。這裡的無法達成,和能力關係不大,比如項目周邊規劃不好、當地政策不好、公司支持力度小等等,這些都是一些客觀的因素。如果團隊人員滿編的情況下,幾乎不會有所變動,畢竟你不想要的區域,領導丟給誰也不合適。至於很多人被承諾的,一旦有崗位空缺,第一時間幫你調換區域就更是無稽之談了,哪有領導盼著目前沒有離職的員工提出離職,而偏向於目前已經決定要離開的員工的。

3. 年底加薪的的經濟誘惑

如果繼續留在原來的公司,只是薪資有了提升,但其他影響你工作和情緒的因素還是沒有改變,你的辭職動機還是存在的,只是被暫時隱藏了而已。而且,你一旦提了離職,即使當時加薪把你留下來了,公司可能還是會對你產生一些不信任感,慢慢就會讓你邊緣化,不予重用,甚至後面要獵頭或者hr去招可以替代你的人。這個還是挺常見的一種做法。所以在你提離職的時候就一定要想清楚,自己離職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如果你只是單純的想要漲工資,那麼直接提漲薪,而不要以提離職的方式來威脅公司,這不是一個好的專業的做法。

4. 承諾職業的發展和晉升

高薪高位是不是“空頭支票”?當員工提出辭職時,領導都喜歡給員工“畫大餅”,建立美好願景。這時,我們自己心裡要清楚,所謂的高薪高位是不是“鏡花水月”。

如果是副經理升經理,區域經理升高級區域經理,這樣的承諾也意義不大,因為大家跳槽的時候,拿到Offer的公司也能滿足這一點。

如果是說承諾經理晉升總監,或者地區經理晉升大區經理,這樣的承諾首先可能性比較小,因為能給這樣承諾的基本上是自己的兩級經理,直屬領導最多給到的承諾是可以年底把你放在“高潛人才庫”裡,這時候大家自己去根據實際情況判斷真實性和可行性。這裡的可行性,指的是大家所在公司的“高潛人才庫”是實際有用的,還只是說說而已,緩兵之計,升職的時候基本上也不會做參考。

三、合理預期,理智思考

很多人到最後的猶豫,不僅僅是由於被挽留,而是在這個過程中,對未來充滿的不確定性有多擔憂。

未來的區域達不成指標怎麼辦?未來的領導不合拍怎麼辦?未來這個領域如果發展不好怎麼辦?……

遇到可能會存在的問題,應該想的是如何解決問題,而不是逃避問題。

提出辭職被上司各種挽留,怎麼辦?

上海即沃獵頭:最佳人力資源服務商

比如說,很多人擔心未來的區域如果達不成指標怎麼辦,問自己這個問題之前應該同時問自己另一個問題,現在的市場能保證一直達成嗎?

每個市場都有大小年,也隨時都有可能達不成的時候,銷售的工作職責本來就是達成銷售指標,在任何地方都一樣。

至於擔心未來某些領域發展不好怎麼辦?從開發商轉到裝配式建築的,由於出於對應領域不瞭解,所以存有這樣的困惑很正常。解決方案也從來不是去證明這個領域的潛力,畢竟未來的事情,誰說的準?就像求職就一定面臨風險一樣,待在目前的公司未必就沒有風險——安逸,不代表沒有風險,只是代表無視風險。

跳槽一定會存在不可避免的風險,在接到新企業的邀請後,原單位的一些 甜言蜜語或口頭承諾就讓你興奮不已,亂了分寸,這其實並不理智。“慎選所愛,甚愛所選”,跳槽亦是如此。沒有哪一份工作是非你不可的,所以在打算換工作之前,可以用“決策平衡單”等工具來輔助進行判斷,做決策的過程是需要理性分析的,但是最後真正來決定一件事的時候,往往是靠感性的來決斷的。

THE END

最後回到我們這個問題,拿了Offer,提了離職,如果沒有在未來可以獲取的可視的實質承諾,禮貌道別,果斷離開,做好交接,往往才是對目前公司和未來僱主最大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