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以下的嬰兒為什麼不能吃鹽?

盧豔


這是因為一歲前寶寶對於鹽的需求量是非常小的。寶寶每天攝入的奶粉或者是母乳以及天然食物中的鹽分已經能夠滿足寶寶本身的需求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加鹽的話,可能會對於寶寶的腎臟造成一定的損害,因為這種時候的寶寶他的腎臟沒有發育完全,對於鹽分的代謝能力是比較差的,所以如果攝入鹽分過多就會導致血液中的這個鈉很難被吸收。而且加重腎臟的負擔。也會影響孩子體內對鈣,鋅和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

嬰兒平時需要的鈉可以從普通配方奶和補充食品中獲得,不需要額外的鹽。如果嬰兒覺得食物無味。你可以在輔助食品中加入幾滴醬油或蝦來調味。





夾心兒生活日常


常聽老人們說“不吃鹽,就沒力氣”!

但那是古時候,不是現在。古代“一兩食鹽一兩金”,食鹽稀缺就非常珍貴。體力勞動者大量出汗導致鈉離子大量丟失,所以沒有力氣幹活,這話沒毛病。

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NaCI,主要以鈉離子的形式被人體吸收。鈉的吸收主要在小腸,鈉主要通過排汗和尿液的形式丟失(汗和尿液都是鹹的),所以人每天都需要食鹽或者補鈉。

一克食鹽等於400mg的鈉,6個月以內的小孩子每天需要170mg鈉,孩子7個月到一歲每天需要350mg鈉(不到一克食鹽)。

但是100ml母乳含鈉23mg,100ml配方奶含鈉量為17mg,寶寶輔食中也含有大量天然的鈉成分。

比如說:(以100g食物為單位)

豬肉含57.5mg、雞蛋含95mg,豬肝含68.9mg、胡蘿蔔含62.7mg、菠菜含82mg、南瓜含145mg、饅頭含165mg、掛麵含185mg、海魚含150~300mg不等。

孩子一歲以內每天需要食鹽不到一克(400mg鈉),喝奶加上輔食完全滿足寶寶每天對食鹽的需要量,因此孩子一歲內就不用加鹽。

不建議一歲以下嬰兒吃鹽的其它原因:

⑴.鈉與鈣有競爭關係。孩子過早吃鹽會導致鈣的流失。孩子缺鈣就會影響骨骼發育和生長,從而影響孩子身高。

⑵.鹽吃多了孩子吸收不了細胞會脫水,就要通過喝水達到水鈉平衡。鈉的排出通過腎臟,所以吃鹽早了加重孩子腎臟負擔。

⑶.孩子一歲以內吃鹽,會養成孩子偏食挑食不愛吃飯的壞習慣。零食含鈉量高,所以很多孩子不愛吃飯總想吃零食,這可能與過早吃食鹽有關。

⑷.孩子吃鹽太早,成年之後患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大提高。所以讓孩子多嚐嚐食物本來的味道,更有利於孩子身體健康!

⑸.孩子6個月進入味覺敏感期,即使食物不加鹽,寶寶也能嚐出食物中天然的味道。過早吃鹽會加速孩子味蕾退化,從而影響孩子食慾。

總之:孩子一歲以內不要加鹽。通常飯量好的孩子,小時候吃鹽都比較少。這一點值得所有家長學習!


爸爸不講理


一歲以下嬰兒是不能吃鹽的因為:

孩子出生以後,胃腸道,腎臟功能的代謝能力不完善,特別是腎臟,鹽的代謝要通過腎臟排洩鈉離子,如果吃過多的鹽,會增加腎臟負擔。

一歲以後,腎功能逐漸完善,可以少加點鹽。寶寶在吃的輔食中也會含有一些鈉離子,不會缺乏鹽。

7~24月齡的寶寶,主食應以乳類為主,逐漸過渡到以穀類為主食。

1歲前不應攝入鹽。

1~2歲,鹽不超過1.5克。

7個月後,每天一個蛋黃。

蔬菜、水果、肉類、逐漸由泥狀過渡到塊狀,由少增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