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镇中心学校:坚持研校联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随着疫情阴霾散去,复学复课逐步启动。为了明晰全镇教学教研导向,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开学后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完成各项教学教研任务,4月8日上午,上集镇中心学校邀请县教研室王明录副主任、教研员张国伟同志来校深入解读《淅川县义务教育小学阶段2020年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讨论稿)》及解疑答惑。全镇各完小校长和中心学校业务组工作人员参加会议,认真听取讲解,提出意见和建议。大家推心置腹,积极探讨,就加强小学教学质量评估达成共识。


上集镇中心学校:坚持研校联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县教研室领导深入解读《淅川县义务教育小学阶段2020年教学质量评估方案(讨论稿)》

一、明确方向,抓好过程评估督导。坚持“明方向、抓环节、促落实”,抓实抓细“备、研、讲、复、批、考、评、补”等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确保抓出实效。一是创新教案设计。按照县教研室提倡的“一课一研、一课多磨”教研模式,坚持与时俱进,废除手写教案,运用信息及计算机技术,建立电子教案,并根据教师自己的学识水平、自身经历加以补充、完善,形成个性教案。二是力推一课一研。镇中、镇小独立开展教研活动,其他17所大小学校编成5个集中教研点,打破校际界限,整合各校班子成员及教师力量,领导带班,参与教研。教师分年级、学科轮流备课、主持和记录,主备课人拿出备好的教学简案进行主发言,其他参与人员补充发言、批注完善教案,形成终稿指导教学。三是完善评价机制。县教研室应该对教师论文、优质课、课题的比分权重设置上限,缩小在评估中的比重,扩大参与指标,提高参与率和参与度。教研室本身以“导”和“研”为主,可以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手段的教学大比武代替过程性督导的“杂”和“乱”,真正让教师们心服口服。


上集镇中心学校:坚持研校联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与会校长就教学质量评估方案逐个发表意见建议

二、聚焦重点,抓好考试评价体系建设。现阶段,建设科学完善的考试评价体系,对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明确考试科目。考试应以语文、数学、英语为主,其他学科作为普及性科目,学生们了解掌握即可,要适当降低难度,学生们的得分提高了,积极性也有了,对学校管理和学生个性发展都是好事,有利无弊。二是确定评估权重。以语数英学科为主,削弱其他学科的分值,不能等量齐观,平均使力。三是公开参评人数。考试参评人数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应该以秋期开学初两免一补人数和实际学籍人数相结合的办法,包括智障学生的剔除,公示公开,相互监督,弄虚作假一票否决,真正去除杂音。四是提前告知考试时间。既然是考试,既然要评比,就应该提前告知,大家早作准备,真刀真枪,实考实评。


上集镇中心学校:坚持研校联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与会人员推心置腹,积极探讨,为稳步提升教学质量达成共识

三、提升能力,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时代在变,知识在不断更新。教师唯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才能胜任工作任务要求。一是加强教材培训。坚持与时俱进,让教师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跟上时代步伐。特别是文科作为工具性学科,在教材培训过程中,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大政史教学观,切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全面提升素质。

二是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加大投入,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进行计算机、多媒体培训,让所有教师都能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三是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实事求是讲,“国培”“省培”等远程培训,占用大量资源,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应加大教师走出去的力度,教师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长见识、增学识,才能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

(供稿:淅川县上集镇中心学校 刘军伟 胡冠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