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打破國外長期壟斷,一項技術每年為中國患者節省12億元醫療費!

他創造了多個心臟病診治上的 "全國首例"和"上海第一",讓醫院成為患者放心託付的地方,為中國醫學的進步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彰顯"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崇高精神。他說:"不計得失,不懈進取,是身為醫者不變的追求。"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的心臟病學專家、青島大學醫療專業1984屆校友——葛均波。

他打破國外長期壟斷,一項技術每年為中國患者節省12億元醫療費!

葛均波,青島大學醫療專業1984屆校友。心血管病學家,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國際上首次發現心肌橋特異性超聲影像學診斷指標"半月現象"和"指尖現象";主持研製了我國首例可降解塗層新型冠脈支架;作為首位國內學者在美國TCT會議上首創"逆行鋼絲對吻技術";成功實施國內首例經皮主動脈瓣置入術、經皮二尖瓣修復術及經皮肺動脈成形術。

毅然回國,傾盡所學造福國人

1962年,葛均波出生在山東五蓮縣中至鎮的一個小山村。他的醫者夢想源自小時候的一次手臂骨折,父母帶著他四處求醫,最後在臨縣的一箇中醫門診治好,從此他年少的心中就有了一個醫學夢:他夢想自己能成為一名出色的醫生,為患病的人帶去陽光,解除病痛。

在當時考大學也不是容易事,葛均波所在中學每年可以考上大學的學子是鳳毛麟角。1979年,他考入青島醫學院(現青島大學)。1988年又考入當時的上海醫科大學,1990年又被公派德國美因茲大學醫學院學習。赴德一年,他的血管內超聲研究論文就出現在了國外學術期刊上。1993年,他又跟隨導師艾伯爾教授來到杜伊斯堡-埃森大學醫學院繼續博士後研究。

1997年,葛均波為國際醫學界獻上了一份厚禮——他在心肌橋的研究中發現了"半月現象"。這一發現立即引起了全世界心血管醫學領域的矚目,世界前沿醫學領域因此再次寫上了中國人的名字。那一年,他年僅35歲。事業如日中天,他不但被聘為德國杜伊斯堡-埃森大學醫學院心內科血管內超聲室主任,還當選為美國、歐洲心臟病學會專家會員。

兩年後,葛均波毅然回國,理由很簡單:他想用自己掌握的冠心病手術技術造福中國的百姓。

醫術精湛,創造多個 "全國首例"

葛均波成功實施了多項革新技術的"首例":2005年他首創"逆向導絲技術",2010年完成國內首例經皮主動脈瓣膜置入術,2012年他完成亞洲首例經導管二尖瓣夾合術,2013年完成國內首例經皮肺動脈瓣置入術,2014年完成華東首例左心耳封堵術,2015年完成世界首例深低溫冷凍消融去腎動脈交感神經術等,2018年完成了世界首例、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經心尖二尖瓣夾合術,2019年完成亞洲首例異位三尖瓣植入術……

同時,經葛均波研製國內首個可降解塗層新型冠脈支架,打破了國外支架的長期壟斷,每年為中國患者節省了12億元的醫療費用。目前該支架已出口俄羅斯、印度、新加坡等多國,成果獲2011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之後,他又研製出我國首個完全可降解冠脈支架"Xinsorb",引領了我國"冠脈介入治療的第四次革命"。

葛均波說:"個人醫術再精湛、能力再巨大,救治的病人依然有限,而把創新理念和創新成果推廣給整個行業,則可以推動行業的進步,可以讓更多的患者獲益。因此,我希望能多做點工作激活醫生、尤其是年輕醫生的創新潛能,搭建醫生創新平臺,帶動並推動整個行業的創新進步。"

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2016年3月31日,葛均波乘坐從上海浦東飛往美國芝加哥的UA836航班參加學術會議。正當他在飛機上休息時,廣播緊急呼喚尋求醫生幫助,他即刻來到該名乘客身邊。經瞭解,該乘客1年前因房顫接受過心臟電覆律治療,在起飛4小時左右出現胸悶、出冷汗等症狀。在聽診器沒有振動膜,血壓計也無法使用的情況下,他憑著多年豐富的臨床經驗採取了積極評估救治。他讓該乘客吸氧,並利用飛機上僅有的硝酸甘油酯類藥物擴張其血管,同時協調乘務人員將患者從經濟艙移至商務艙,以便平臥增加回心血量。經過緊急診治,他認為該乘客病情暫緩,不需要飛機迫降或飛回。

他打破國外長期壟斷,一項技術每年為中國患者節省12億元醫療費!

在接下來的十個小時飛行中,葛均波每隔一段時間即檢查評估該患病乘客的病情。旅途中,這位美國乘客的症狀有所好轉,最終順利抵達目的地。美國乘務員們事後得知救人者竟是中國著名的心臟病專家,他們對同行的人說:"It was so nice to have him on the plane.We really appreciate it.It's awesome."(幸好他在飛機上,我們真的很感激,他的醫術太精湛、太棒了。)葛均波對此則表示:"應該做的,因為我們是醫生"。

2019年12月,在世界心血管創新大會上,中國心血管醫生創新俱樂部(CCI)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榮獲心血管創新終身成就獎

通過中國醫生,看到正在崛起的中國

庚子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爭中,一個個挺身而出、敢於擔當的白衣天使不計報酬、不論生死,為我們築起一道安全的"長城"。

他打破國外長期壟斷,一項技術每年為中國患者節省12億元醫療費!

他打破國外長期壟斷,一項技術每年為中國患者節省12億元醫療費!

"同學們這次新冠病毒疫情還沒有看到控制的跡象,老師報名了第二批援鄂醫療隊,沒有被批准。昨晚我又報名第三批醫療隊出征,等待批准。在這次戰役中,沒有旁觀者!" 葛均波的"寫給全體學生一封信"在朋友圈內傳開,也因此他被人們稱為請戰院士。他熱切地表示:"作為醫生,國家有難,我有責任有義務挺身而出。"他的手稿被上海圖書館中國文化名人手稿館的收藏。

根據武漢前線的經驗,葛均波針對"炎症瀑布"等問題,開始讓臨床一線醫生同時應用手掌式超聲,搶救患者之時關注呼吸、心功能變化,瞭解心臟大體情況、瓣膜情況,準確評估患者心臟水平,以期找到更多治療思路和線索。

他打破國外長期壟斷,一項技術每年為中國患者節省12億元醫療費!

他打破國外長期壟斷,一項技術每年為中國患者節省12億元醫療費!

2月17日,葛均波團隊聯合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IgM 抗體檢測試劑盒(膠體金免疫層析法)" 在江蘇省醫療器械檢驗所完成全性能項目檢驗,符合產品技術要求,成為首批通過法定檢測機構檢定合格的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檢測試劑之一。

3月29日下午,第二屆新冠肺炎多學科論壇舉辦,李蘭娟、張文宏、葛均波等與會專家圍繞全球各國抗疫策略、重症新冠肺炎診治進展、中國經驗對全球抗疫啟示、COVID-19疫苗前景展望等話題展開探討。

他打破國外長期壟斷,一項技術每年為中國患者節省12億元醫療費!

葛均波曾說:"日益強大的祖國,讓我們時刻感受著蓬勃向上的朝氣和自信自強的力量,激勵著我們立足自己的崗位,不斷創新,努力在國際專業領域發出'中國聲音',讓世界能夠通過我們這些'中國醫生',看到正在崛起的中華!"

關注"青島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獲取關於青島大學最新精彩資訊!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青島大學官微、中國科學院學部、澎湃新聞、復旦大學官微、CCTV節目官網、新華網、文匯報、新華網上海頻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