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導 語

“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隨著我國城市管理對精細化與人性化要求的不斷提升,學生通學、居民生活區域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已成為熱門話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在提升通學路與生活區道路安全性方面做出了很多有益探索,並編著了彙集優秀案例的對策集。交通言究社邀請到同濟大學交通工程博士、日本京都大學外國人共同研究者江澤浩為大家帶來該對策集的翻譯與講解

目前,日本城市交通發展方向已經由“增量建設”向“存量提升”變化,且由於目前面臨“少子老齡化”的嚴峻挑戰,使其高度重視學生通學與居民生活區域的交通安全問題。平成31年1月(公元2019年1月),日本國土交通省道路局彙集了全日本的優秀案例,編著出臺了《為了確保通學路·生活道路的安全,交通管理者的對策實施例》,並面向政、產、學等社會各界公開。該《對策實施例》在形式上主要採用了“改善前後對比(before and after)”,圖文並茂,便於直觀理解;在內容上主要涉及速度的抑制、交通量的抑制、步行空間等的確保、提升駕駛人的視認性和與利益相關者協作等五個方面,且較為系統地蒐集了交叉口和路段的相關案例。

為了解日本在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相關經驗,同時為理解我國相關規範提供輔助資料,我們翻譯了該《對策實施例》。表1涵蓋了《對策實施例》裡的全部對策措施及實際事例,按照路段與交叉口的不同,從速度、步行空間、交通量、駕駛人、利益相關者五個方面進行列舉。由於篇幅較長,我們將以系列的形式向大家分別介紹相關措施及對應事例

表1:《對策實施例》內容一覽

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對策實施例》中對於路段處實施速度抑制的措施及相應事例(見表1紅色部分),具體如下:

路段速度抑制措施一

安裝隆起

一般來說,在經常有學生通行的道路和生活區道路上,若車輛通行速度較高、路段較為平順,可以採取安裝隆起帶的措施來抑制車速。該措施可以起到如下效果:當車輛以較快的速度通過隆起帶時,駕駛人會感到不舒適,從而迫使其在通過隆起帶之前就減速;此外,通過隆起帶的連續設置,可以實現對整個區域的速度控制。根據路段情況的不同,隆起帶的具體設置也會有所不同。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日本的隆起帶極少採用國內常用的鑄鋼減速帶或橡膠減速帶

(規格通常為寬30cm×高5cm),而是普遍採用所謂的“平順隆起帶(smooth hump或hump table)”,主要是因為鑄鋼減速帶和橡膠減速帶會造成較為明顯的不適、噪音和急剎車,甚至對非機動車產生危險。

☛在車輛通行速度高的生活道路上設置隆起帶。圖1為沖繩縣浦添市的具體做法。

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圖1:設置隆起帶後的道路

☛在車輛通行速度高的生活道路安裝了包含路側帶的隆起帶。圖2為佐賀縣佐賀市的做法,該市主要考慮到路段有自行車通行,因此留出可供自行車平順騎行的通道。

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圖2:設置隆起帶前後的路段情況對比(左:對策前,右:對策後)

☛在沒有步道的生活道路內設置隆起帶。如圖3所示,廣島縣福山市在沒有步道的生活道路內,根據車道寬度設置隆起帶,以便留出足夠的行人步行的空間。

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圖3:廣島縣福山市的隆起帶設置

☛在車輛通行速度高的車道內進行隆起帶設置試驗。如圖4所示,鹿兒島縣鹿兒島市該項實驗的具體內容為:在相鄰的兩條車道中的一條設置隆起帶,另一條不設置隆起帶,經過一段時間後對兩條車道上的車輛速度進行比較,結果表明隆起帶對車速有較為明顯的抑制作用。

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圖4:鹿兒島縣鹿兒島市的隆起帶設置實驗

☛將隆起帶與人行橫道合併設置(見圖5)這樣設置的好處是,一方面可以在車道內利用隆起帶來降低機動車的通行速度,另一方面使得道路兩側的步道與人行橫道之間的高度差減小,步道與人行橫道之間的通行變得更加順暢。

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圖5:隆起帶人行橫道圖解及實拍(來源:琦玉大學交通規劃組)

路段速度抑制措施二

縮窄改造

在車輛通行速度較高的路段,也可以採取“縮窄”的方法來改造路段,實現對車輛速度的抑制。

所謂縮窄,指的就是通過物理的或者視覺的手段,將機動車通過路段的寬度縮窄,機動車駕駛人因此會降低速度。需注意的是,其抑制速度的效果不如隆起帶。

☛在通行速度高的路段兩側進行縮窄改造。如圖6所示,愛知縣稻澤市生活區車道的標準寬度為3.0m,但是出於抑制車速的考慮,在通行速度高的路段兩側不僅進行了標線縮窄,並且設置了橡膠杆進行物理縮窄。

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圖6:愛知縣稻澤市採用縮窄後的路段

☛在通行速度高的路段的人行橫道處用路緣石加以突出並縮窄機動車道(見圖7)。該措施的目的在於:一是為了強調人行橫道的存在,即過街行人與車輛駕駛人更容易觀察到彼此;二是為了抑制人行橫道附近的車速。

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圖7:東京都文京區人行橫道附近的縮窄

路段抑制速度措施三

設置雙急轉彎

在車輛通行速度較高的路段,還可以採用安裝雙急轉彎的方法來抑制路段通行車速。雙急轉彎一般包括曲柄型(クランク,crank)和障礙滑雪型(スラローム,slalom,國內也譯為“蛇行”)兩種(見圖8):曲柄型是通過線形的直線變化使機動車道曲折,障礙滑雪型是用曲線變化使機動車道蛇行。此外,通過安裝短柱(ボラード,bollard)或者植栽花壇形成的雙急轉彎,其造價會相對更低些。

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圖8:曲柄型(左)和障礙滑雪型(右)雙急轉彎圖示

雙急轉彎能夠增加車輛通行時左右擺動的寬度,從而降低駕駛人開車通行時的速度。根據路段具體情況的不同,雙急轉彎的安裝也會有所區別。

☛將障礙滑雪型的雙急轉彎安裝在通行速度高的區間。以愛媛縣為例,在未對圖9中的車輛通行速度高的路段進行改造前,由於行人多、機動車流量大,加上人行道寬度較小,道路安全性較低。有鑑於此,愛媛縣將該處道路改造為單行道,並設置了障礙滑雪型的雙急轉彎,同時採取了“無電柱化”(即移除電線杆或建設電線共同溝)的方法拓寬了人行道。

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圖9:改造前後的道路對比圖(左:改造前,右:改造後)

☛將曲柄型的雙急轉彎安裝在事故多發的區間。如圖10所示,愛知縣名古屋市通過在道路兩側改造人行道、設置曲柄型的雙急轉彎,並對交叉口進行彩色鋪裝,從而達到抑制車輛速度的目的。

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圖10:改造前後的道路對比圖(左:改造前,右:改造後)

路段抑制措施四

鋪裝彈石路面

除了上述三種措施以外,鋪裝彈石路面也是一項抑制路段通行車輛速度的有效措施。根據路段情況的差異,彈石路面的鋪裝範圍也有所不同。

☛在人行道與機動車道均鋪裝上彈石路面(見圖11)。長野縣飯田市藉助該對策實現了對車輛速度的抑制,並防止車輛侵入。

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圖11:鋪裝上彈石路面的人行道和機動車道(注:此為單向出口道)

☛為了抑制狹窄道路的速度,鋪裝彈石路面。如圖12所示,東京都杉並區在行人較多的狹窄道路上鋪裝彈石路面,以此來達到抑制速度的目的。

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圖12:在行人較多的狹窄道路上鋪裝彈石路面

路段抑制速度措施五

設置路面標示

☛將車輛通過速度較高路段的道路中央分隔標線擦除,重新分配道路空間。圖13為和歌山縣和歌山市的具體做法:實施該措施前,該路段上有很多超速行駛的車輛;實施該措施後,由於中央分隔標線的擦除,減小了機動車行駛空間,並使路肩得到擴幅。

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圖13:擦除道路中央分隔線實現速度抑制(左:對策前,右:對策後)

路段抑制速度措施六

設置警戒標誌

☛在通學路區間設置告知標識。圖14左為北海道的一處通學路,未曾設置諸如標有”通學路“字樣的警戒標誌來告知駕駛人;如圖14右所示,為保障通學路安全,北海道開發局旭川開發建設部在該路段設置警戒標誌,告知駕駛人通學路區間的存在。

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圖14:在通學路設置警戒標誌(左:對策前,右:對策後)

路段抑制速度措施七

設置速度檢查傳感器

☛在路段設置速度檢查傳感器和可變表示器。韓國首爾市在這方面的措施較為典型,圖15即為韓國首爾市的具體做法:當車輛超速時,駕駛人可以通過傳感器及時獲取超速信息並調整車速。

如何有效抑制路段車速 保障通學、生活道路安全?

圖15:速度檢查傳感器的設置

(注:由於文中主要內容由日語翻譯而來,為了儘可能體現原著意圖而採用了“直譯”手法。如將日文片假名“スラローム”譯為“障礙滑雪型”,原因是“スラローム”即為英語單詞“slalom(障礙滑雪)”的日文音譯。當然,國內似乎翻譯為“蛇行”的更多。本系列中此種情況很多,但相信並不影響讀者的理解,因此恕不一一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