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觀對孩子是一劑 "毒藥 ",父母樂觀的“解釋風格”是最好的解藥

悲觀對孩子是一劑

小東成績一直很好,但就是不自信,喜歡抱怨遇到事就認為是自己的錯。久而久之,一遇到數學考試成績很糟糕,回家後沮喪地說:“我永遠學不好數學了!我是我們班最笨的人!”小東的成績也越來越差。

悲觀對孩子是一劑

小明則相反,成績中上等,但是很自信,遇到事不抱怨,喜歡從客觀因素上找原因,如果遇到哪科沒有考好,小明一般會分析出自己是因為哪些知識點沒有搞明白或者粗心等造成的,並認為下次一定會考好,慢慢地,小明的成績越來越好。

小東和小明是悲觀和樂觀的兩個代表,他們的消極和積極帶來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解釋風格。

什麼是解釋風格呢?

塞利格曼把人格分成“樂觀型解釋風格”和“悲觀型解釋風格”。他認為面對同樣一件事情,不同人格特徵的人會有不同的歸因,這不同的歸因就決定了人是樂觀還是悲觀。

樂觀型解釋風格的人面臨成功和成就時,他們會認為這是自我的內在原因所致,而且是長期的,並會泛化到自己的其他活動去。如果面臨失敗和挫折時,他們會認為這些是暫時的,是由外部原因引起的,而且只限於此時此地。 小明就是樂觀型的典型代表,我們也會發現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朋友,有時會感染和帶動自己。

悲觀型解釋風格的人則不然。他們面臨成功和成就時,會認為這是外在的原因(是運氣好),是一張暫時的現象(就這一次)。他們面臨失敗和挫折時,會歸咎於長期的或永久的原因(會一直持續下去),具有普遍性(會影響到每一件事),是自己內在原因引起的。

小東就是悲觀型的代表,實際上孩子的一次數學考試成績很糟糕,並不等於成績永遠糟糕,更不等於他就是最笨的人。

可見悲觀對孩子來說是一劑 " 毒藥 ",樂觀對孩子來說是一劑“良藥”。既然樂觀如此重要,如何讓孩子保持樂觀呢?

" 積極心理學 " 之父馬丁 · 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通過對悲觀和樂觀的長期研究指出,對事物的解釋風格是影響孩子樂觀和悲觀性格形成的關鍵因素。而樂觀養成的基礎,就是改進孩子遇到問題時的 " 解釋風格 " 。

在塞利格曼教授看來,能否形成樂觀的“積極思維”的關鍵是解釋風格。解釋風格從童年開始發展,如果未經干預,就會持續一輩子。

消極的解釋風格有三個維度:永久性、普遍化與個人化。

永久性——事情的起因會始終存在;普遍性——起因影響許多情況;個人化——起因就是我,而不是其他人或其他情況。

實際上,許多消極的解釋既不利於孩子成長,也不符合客觀事實。

舉個例子,孩子的一次數學考試成績很糟糕,並不等於成績永遠糟糕,更不等於他就是最笨的人。

怎樣做才是積極的解釋風格呢?根據塞利格曼的歸納,我們繼續上面的例子:

孩子某次數學考試成績很糟糕,情緒很沮喪。

父母開導說:“孩子,你能學好數學,你以前的數學成績不是很好嗎?”

偶爾幾次沒有考好試正常的,只要堅持努力就一定能考好。”

“你這次沒考好不是腦子笨,而是沒有好好複習準備。”

這就是積極的解釋風格,即把

孩子碰到的挫折解釋為暫時的、特殊的原因,並向孩子指出這是可以改變的因素。

不適當的批評方式,會讓孩子變得悲觀。當孩子犯錯時,父母要減少無畏地指責。

孩子淘氣的時候,媽媽會說:“你總是那麼煩!”孩子搗亂的時候,媽媽總會說:“你總是闖禍!”孩子考試成績差的時候,媽媽總會說:“你成績那麼差,我看是好不了啦,以後搬磚算了,成不了什麼大氣候。”那麼孩子從從這些批評中得到的評價是:我很笨,我很煩人,我總是闖禍,我沒有本事。

久而久之,媽媽悲觀的解釋風格,也就是以悲觀的心態看待事件發生的原因,讓孩子直接從媽媽的身上習得了悲觀:我是個笨孩子,我沒有價值。要知道,孩子不僅吸收父母說的話,更會吸收父母說話和做事的方式。

很多父母,批評孩子的方式跟小東媽媽很像,批評不講方式,親子關係一直很緊張。這些父母沒有意識到,在批評孩子或者當著孩子的面批評自己和其他人時,必須十分謹慎,因為這些批評方式塑造了孩子悲觀的解釋風格。

悲觀對孩子是一劑


按照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的觀點,父母批評孩子的時候要遵循三個原則。

  • 一是批評要準確要詳細,孩子做錯了什麼就說什麼,不要擴大化,比如孩子打翻了東西,不要說他總闖禍,孩子成績差,不要說他笨,讓孩子感覺到沒有價值,所以批評的內容要準確細緻,不要無謂的擴大化。
  • 二是批評的方式要講究方式方法,家長的語言一定不要強制指責的語氣,而是用平等溝通的語氣,讓孩子能接受,俗話說得好,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孩子願意和你做朋友才能接納你所傳遞的觀點,從而也樂於改變他所犯的錯。
  • 三是要用樂觀的解釋風格來影響孩子,在實際情況允許的條件下,應該以樂觀的解釋風格來影響孩子,比如孩子這次成績差,家長可以告訴孩子,這次差是因為沒有複習好或者知識點沒有掌握住,你看你上次考試準備充分的時候就考得很好。也告訴孩子成績差是短暫的偶爾的一次,孩子這次考不好,不意味著永遠考不好。這樣,孩子會在父母樂觀的解釋風格下,不把錯誤歸因成自己,歸因成持續性的因素,漫漫地從一次失利或者錯誤中走出來,成為樂觀的人。

馬丁 · 塞利格曼認為樂觀養成的基礎是樂觀的解釋風格

孩子的悲觀並非與生俱來,和現實生活環境也並非有直接聯繫,比如許多人生活在較差的環境裡(貧窮、疾病等),但是他們仍然能保持樂觀。更多的時候,孩子受父母的影響更大,可以說:孩子不快樂,父母有責任。

樂觀是一種積極的性格特徵,也是一種生活態度。樂觀的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會保持良好的心態,都會堅信:壞事總會過去,陽光總會再來。

提到蟑螂,不少人會想到臺灣歌手呂建忠的那首歌曲《蟑螂小強》,歌中有這樣一段話:“因為我有某種的不平凡,像在角落等待機會的小強,我們是一隻打不死的蟑螂。”

上面送給大家一隻樂觀的、打不死的“小強”,也許給家長一些啟發。

悲觀對孩子來說是一劑 " 毒藥 "。當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時,家長要特別注意。

悲觀對孩子是一劑

  • 永遠沒有人會和我做朋友。
  • 我的媽媽是世界上脾氣最壞的媽媽。
  • 小樂討厭我,他再也不會和我一起玩。

如果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如何讓孩子對自己的悲觀解釋風格進行轉變呢?可以試試這樣的解釋。

  • 剛轉學,沒有朋友很自然,過段時間就會有新朋友了
  • 我的媽媽從來沒有這樣壞脾氣過,她可能心情特別不好
  • 今天我可能讓小樂生氣了,他不肯和我玩

對同樣事件的不同解釋,對孩子的身心健康影響截然不同,影響也是深遠的。

美國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說過,父母是樂觀的或是悲觀的,對孩子人格形成影響巨大,父母對自己生活的解釋風格會影響孩子解釋風格的形成,父母對孩子發展的解釋更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自我判斷與評價,因為

“孩子就像海綿,他們不但吸收你所講的話,也吸收你講話的方式。所以幫助孩子的方法之一就是父母自己先獲得拒絕悲觀的技能。

可能你恰巧是那個“悲觀解釋風格”的人、“命中註定不快活”的人,但是這種現狀一定不能改變嗎?

當然不是這樣,“悲觀解釋風格”也可以向“樂觀解釋風格”轉變,樂觀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是可以通過學習獲得的。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阿倫·特姆金·貝克是認知療法的創立者,他認為多數人的抑鬱都是由當事人不正當的信念引起的,只有改變了這種信念,對自己不合理的信念(思維方式)進行辯駁,一個人的抑鬱狀態才能得到改善。於是貝克就和臨床心理學家艾利斯一起創造了認知療法模式,這就是情緒ABC理論。

而馬丁·塞利格曼於霍隆和弗里曼兩位認知心理治療大師將ABC理論轉化成一種適合普通人使用的心理訓練項目——ABCDE理論,幫助人們在面對不愉快的事情時,通過樂觀解釋風格的方式,將自己習慣性的負面思考轉為正面思考。

ABCDE理論如下:

A:當人們面對不愉快的事情adversity時,會習慣性地感到無助,覺得自己不行、做不到、很笨,這時負面情緒開始產生和蔓延。

B:人們開始認為自己無法改變現狀,於是形成了負面思考的信念belief,隨之會感到沮喪、無奈,面對現狀,覺得自己無可奈何,心情糟糕至極,負面情緒繼續升級。

C:接著會自動認為,無論自己遇見什麼事情,最終都會有不好的結果consequence,於是開始全盤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情緒變得更加糟糕,完全被負面情緒包圍。

D:要改變現狀,最好的工具是反駁disputation,進行多渠道和多角度的反駁,讓自己建立積極信念和正面思考的習慣,讓積極信念成為主導,讓積極情緒替代消極情緒。

E:當自己擺脫悲觀消極的信念時,再通過激勵energizing,給自己加油鼓勵,強化自己的正面思考,將負面信念轉為正面思考,讓自己全面沉浸在積極情緒之中。

生活中的不順利、不如意經常會出現。叔本華曾經說過:“事物的本身並不影響人,人們只受對事物看法的影響。”

遇見困難時,自然會產生消極悲觀的情緒,這並不能證明我們就是遭遇了不幸,關鍵在於我們如何去看待和解釋眼前的不幸。

悲觀對孩子是一劑

樂觀解釋風格,可以幫助我們和孩子學會最佳的解決方法,幫助我們創造最棒的生活狀態和陽光心態,使我們在面對困難和不幸時,有能力正確處理。讓我們一起和孩子生活在樂觀的國度,做一隻打不死的“小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