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殺嬪妃,選立幼主,下手狠辣的閻氏皇后,卻敗給了十九個宦官

公元126年,曾經母儀天下,權傾一時的閻氏女,眼望著離宮的門口,戰戰兢兢,惶惶不可終日。盼著來人,又怕了來人,她不知道,漢順帝劉保會如何發落她。

  • 毒殺順帝親孃;羅織罪名,廢了順帝太子位,每一條,都能要了她的命。

閻氏皇后,漢安帝老婆,實在算得一個狠人。按說到了這樣的品級,也算女人的事業做到頭了,可是,她卻不是能輕易滿足的人,早早的,就另有想法。去世不久的太后,鄧綏,也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在民間頗有好評的的鄧太后,是她的偶像,鄧太后的地位,才是她努力的方向。不過,說是偶像,也不大確切。閻氏女可沒有鄧綏的耐心,風物長宜放眼量,一切按著計劃,設好套,備好繩,讓對手自己入甕,太慢了,太費腦子了,她這人簡單,手段直接粗暴,用現在的時興話來講,就是“幹就完了”,哪裡用得著酸文假醋,虛頭巴腦的。

毒殺嬪妃,選立幼主,下手狠辣的閻氏皇后,卻敗給了十九個宦官

我們看她的第一個狠辣手段:毒殺李氏女。

  • 要說李氏女的被害,真算一個人倫悲劇。她和皇后的地位,差得有點多,實在沒機會得罪閻氏,可是,一朝雨露,她竟然懷上了,安安然然的,生下了一個龍種,安帝唯一的兒子,劉保,這成了李氏最大的、不可饒恕的罪過。
  • 在皇宮中,有了兒子,那就有了傲驕的底氣,再底層的宮女也能翻身,甚至攀到雲端,所以,對皇后、貴妃而言,其他妃嬪懷了龍種,或者誕下龍子,不是好事,而是重大的威脅。厲害的後宮女主人,日常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緊盯著皇上在宮內的行蹤,對寵幸過的妃嬪,提起十二分警惕。一旦哪個妃嬪有了喜訊,那就是埋伏的地雷,不但要嚴防死守,妃子也好,皇子也罷,最好是連根拔掉。當然,也有善心的皇后,後座安穩的,不太計較。
  • 也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心比天高的閻氏皇后,肚皮卻偏偏不爭氣,貴為一國之母,卻拿生孩子這事兒無可奈何(呵呵,也稍微能安慰一下眾位草民之心)。自己不好,別人也不能好:李氏,你個什麼玩意,竟然能生下皇子。看我不弄死你!
  • 皇后弄死個妃子,法子不多的是嗎。尤其像閻氏這樣心狠手辣的人,要李氏的命,就給捏死個螞蟻一樣,眼睛都不帶眨一下的。

說閻氏簡單,也真的是簡單。李氏被她毒死了,留下個兒子,如果把他過繼為嫡子,其實也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兒。相似的事情,歷史上發生過不少。無論親孃死與不死,孩子給了皇后,那就是皇后的孩子,親孃不能認孩子,孩子也不能認親孃。養育之恩,一樣的深重,但是閻氏懶得這樣做,她做不出來。她要的,只是到頂的權力。其他的,都是虛情假意。

於是,她做下了第二件狠辣的事:廢掉劉保的太子位。

  • 廢立太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不過,這願望,還真讓閻氏給達成了。只是,首功還不能算到閻氏身上,獎章的獲得者,是影響了東漢國運的一小撮人,他們的名聲,現在不大好聽,但在當時,那可是威風赫赫,氣焰熏天,他們,就是皇宮中的畸形人,宦官,也就是太監。
  • 太子劉保自小沒有孃親,和奶孃王男,廚師邴吉,算得相濡以沫,有特別的感情。安帝乳母王聖、大長秋江京、中常侍樊豐卻見不得他們的親密感情,找個罪名,把劉保這倆親人給殺了。至於為什麼要殺,一可能是看不過眼:憑什麼你們那麼受太子寵幸,以後太子登基做了皇上,還有我們什麼事兒。二個,也是最大的可能,來自閻氏皇后的授意。劉保雖然還只十歲,霸佔著太子位,看著就礙眼,長大了就是個禍害,怎麼的都得他從太子位上踹下去。要廢掉太子,當然首先得剷除掉他身邊的人。
  • 不管什麼原因給殺的,人沒了,劉保非常傷心。想想也難怪,那麼小的孩子,沒有親孃,雖然是安帝唯一的男丁,但是,在安帝心裡,閻氏應該更重要。她是安帝最愛的女人,枕邊風一吹,由不得你不暈頭轉向,所以,安帝對孩子的關愛,多半細緻不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奶孃和廚師,就是他的最親的人。肯定有看官覺得小的這話,說得過分了。如果有個三男四女的,對劉保不大滿意,還說得過去,就一個兒子,整個帝國的江山,得靠他弘揚光大,難道安帝腦子進水,神經錯亂,連自己獨生兒子都不顧了?於人之常情,說不過去啊!看官,暫且別急,下文自有證據。
  • 奶孃,廚師一旦被害,劉保想起過去種種,說是太子,卻連自己最親近的人都保護不了,那種痛苦,無奈,傷心,真的無以言表,難怪他時常掩涕嘆息。江京、樊豐知道了,相當害怕,讓太子懷恨在心,說不定以後就是滅族之罪。他們幾個就和閻氏商量,一不幹二不休,扳倒葫蘆撒了油,得想法子,儘快把劉保從太子位上給弄下來,以除後患。
  • 要廢掉太子,其他辦法沒有,只有一條,激怒安帝,果然,這法子簡單有效,不知道閻氏給劉保羅織了什麼罪名,安帝對這兒子惱怒非常,痛下決心,要廢除他。看官注意,他要把唯一的兒子從太子位上給搡下來,你說說,這合常理嗎?可是,這就真實的發生在安帝的大事記上。那罪名到底是什麼,到現在也沒有人考古出來。一個十歲的太子,能犯了什麼滔天大罪,讓安帝下了這樣大的決心,要廢了他太子位。按小的理解,那就是閻氏的媚力無窮,讓安帝無法阻擋!
  • 為了掩人口舌,安帝也在朝堂上和眾大臣商議了太子的廢立之事。皇帝心裡早決定了的,什麼商討,辯論,也就走過過場而已。有十幾個大臣,不明就裡,以為安帝是頭腦發熱,忽然神經,事情總有轉圜的餘地,堵住宮門口,為太子鳴冤叫屈,力證太子無罪,弄得安帝十分被動,撕下臉皮:還再鬧,交給有司,大刑伺候,這才把一群儒生給嚇住。這樣,10歲的太子,被貶為濟陰王,僻居於德陽殿西側。當然,從這裡看出來,安帝對兒子,還是多少有些放不下,沒有下狠手,留著餘地。也許,我們可以猜想,安帝應該還是想把兒子當儲君的,不然,還封個濟陰王,留在身邊?只是安帝沒想到自己走得有點快,自己的兒子沒顧得上,遺囑也沒來得及立,就撒手了。

一年之後,安帝在去宛視察的路上突然發病,駕崩,年僅三十二歲。對安帝,對劉保,自然是命運不濟,上天沒開眼,但是,對閻氏來說,那是天大的好事,從此以後,她就是太后了,她可以向鄧綏看齊,攀上權力的巔峰了。可喜可賀啊!

毒殺嬪妃,選立幼主,下手狠辣的閻氏皇后,卻敗給了十九個宦官

  • 既然要做大,就要選立一個好拿捏的當個門面,劉保自然要棄置若敝屣,哪個最好拿捏,嗯,年紀越小就好了,於是,安帝堂弟北鄉侯劉懿,天上掉餡餅,得個大便宜,撿了個現成的皇帝當。這個皇上,只是個幌子,自此以後,“太后臨朝。以顯為車騎將軍、儀同三司。”閻太后終於實現了人生理想,牢牢把握了朝廷大權,閻氏大哥閻顯官居高位,保駕護航,一切都按著閻氏計劃的路線發展著,形勢大好。

人算不如天算,這劉懿卻福薄命短,即位第二年就撒丫子去見了西天佛。新的變故發生,閻氏等並沒有當多大事兒,不就死一個小孩嗎,再選立一個就行了。江京和閻顯等一商量,還是參照安帝死時的做法,封鎖消息,關閉宮門,等選好繼位人選,再來個突然發佈,讓人猝不及防,無可措手。

但是,正所謂小偷能堵,家賊難防,閻氏一黨看似嚴絲合縫的對策,卻漏算了江京的同類項,其他的宦官們。

  • 其中一個叫孫程的,雖然是個半截的男人,卻有些膽略,搖唇鼓舌,勃發正義之聲,指手畫腳,痛叱不義之人,拉同盟,結死士,暗地裡佈置下一張天羅地網。
毒殺嬪妃,選立幼主,下手狠辣的閻氏皇后,卻敗給了十九個宦官

  • 當然,最得力的,還是他的好同事們。十九個中常侍,扯衣盟誓,生死與共。在德陽殿擁立劉保,然後殺入禁宮,將閻氏智囊,江京,一刀結果了性命,其他主犯,惟留下李閏一人作為號召,收服人心。要說,這閻氏一族,真的是少了謀略,江京也智慧有限,以為有了閻氏大旗,高枕無憂,沒有收買人心,沒有顧及民意,也沒有對劉保,這個前太子有足夠的防範之心,三下五除二,閻氏一黨,一下就給收拾了,

閻氏的“武后”春夢來得快,也醒得快,白白害了她孃家兄弟,還苦得她在離宮索索發抖,再不能為自己的命運做主。

不好久,閻氏在惶恐中去世,劉保還算良心,追為安思皇后,與漢安帝合葬恭陵。

劉保即位,也就是漢順帝,翻身做主人,自然欣喜異常,大封功臣,有擁立之功的十九個宦官,個個封侯,時稱“十九侯”。從此,東漢政權就與宦官們,禍福相依,成了獨特的歷史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