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那麼聰明,為何不輔佐扶蘇,反而幫助紈絝子弟胡亥把自己害死

李斯在中國歷史上,在整個秦帝國裡,絕對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

秦朝沒有文學,唯一的一篇就是李斯的《諫逐客書》,一篇文章,就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嶧山刻石》《會稽刻石》等書法石刻,名垂千古。

最了不起的是他的政治才幹。他不但在秦朝統一過程中,派間諜去各國離間六國君臣的關係,以實現各個擊破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李斯在秦朝統一後,做了幾件卓有成效造福千古的事情: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統一車軌,實施郡縣制。

如果沒有統一文字和度量衡,那中國就會出現數種語言文字,只要文字語言還是各用各的,那就相當於還是不同的國家,就像當下的歐洲一樣。就算強迫把疆域統一在一起,國家遲早也要分裂。

如果沒有統一的車軌,勢必給出行帶來很大的麻煩。大家都知道,要致富,先修路。車輪軌道不一樣,明顯是限制發展的。

李斯那麼聰明,為何不輔佐扶蘇,反而幫助紈絝子弟胡亥把自己害死

實施郡縣制。這一條尤其值得稱道。李斯的眼光是超前的,他能夠做到這一點,絕對是一個穿越性的人物。項羽建立西楚後,廢除了郡縣制,又改為分封制。很快,項羽就嚐到了苦果,國家分崩離析。劉邦建立漢朝以後,一半分封一般郡縣,但分封最後釀出七國之亂,直到漢武帝推恩令,才多少解除了苦果。

但是李斯的幾件惡行,卻又是非常明顯的。第一件是殺韓非。韓非本來是他的同學,其才華絲毫不亞於他,只不過情商沒有他高。結果他慫恿秦始皇,以間諜罪把韓非殺掉。

第二件是焚書。作為一個大知識分子,自然知道書籍對於國家對民族的重要,他卻還建議秦始皇這樣做。不管他焚燒的是什麼書?但那都是一件貽害千古的事情。

李斯那麼聰明,為何不輔佐扶蘇,反而幫助紈絝子弟胡亥把自己害死

第三件,篡改聖旨。很顯然,他是明白秦始皇把一腔希望都寄託在扶蘇身上,派扶蘇去邊關鍛鍊,最後臨死前遺詔立扶蘇為皇位繼承人。但是他卻和趙高合謀,篡改聖旨,立紈絝子弟胡亥為皇帝,矯詔殺了扶蘇。

李斯為什麼會幹這三件惡行?說白了,他不外乎一個“私”字。

因為怕韓非取代他的位置,不惜把黑手伸向自己的同學。

他怕天下人提建議,改變他的那一套,才鼓動秦始皇對天下儒生方士下毒手。

他怕扶蘇當皇帝后,自己不再被信任,所以才想扶持一個傀儡人物起來。

但是,李斯在用他的私心的時候,沒想到趙高的私心比他更重,惡毒比他更徹底,最後趙高用他對付韓非的辦法,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搞死了他。

李斯的情商比韓非高,在趙高面前就差遠了。

李斯是一個悲劇,他所作所為,值得後世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