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街舞3》積分搶位戰:不是每一次拼盡全力,都能贏

本期《這!就是街舞3》積分搶位戰裡,最感慨的還是Battle戰。其中, 小明(張焯銘)連續幾次做後背砸地動作,卻沒能為團隊拿下1分,最後還被淘汰了。

《這就是街舞3》積分搶位戰:不是每一次拼盡全力,都能贏

一直以來,我們都在試圖縮短“努力”和“拼盡全力”的差距。各種雞湯都在告訴我們,只要拼盡全力就沒有什麼不可以。

但小明這一場的淘汰給了我們新的思考:拼盡全力並非是萬能的。


一、先尋找並建立自己的亮點,拼盡全力應當是下一步的事情


來,我們看晉級的都是些什麼人?

《這就是街舞3》積分搶位戰:不是每一次拼盡全力,都能贏

這些人概括起來有三點特徵:懂的舞種夠多、極具個人特色、battle能力強。很顯然,小明在這三點上都無法做到拔尖,淘汰幾乎是遲早的事。

不能說這是街舞3的賽制決定的。放在社會里,什麼都懂一點、在集體裡閃閃發光得讓人無法不留意、在跟別人PK的時候不是被人說“哇,這人拼了”而是“哇,這也太特別了”的人總能得到更好的資源,站到更高的位置。

相較拼盡全力,命運似乎更寵幸與眾不同。

《這就是街舞3》積分搶位戰:不是每一次拼盡全力,都能贏

鍾漢良在後採裡解釋了自己選擇的理由


二、拼盡全力不在於持續性,更在於帶著經驗負重前行


拼盡全力不是一條路走到黑。小明就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範例——

《這就是街舞3》積分搶位戰:不是每一次拼盡全力,都能贏

拼盡全力的“力”不只是持續發力,更是每一次發力都精準而狠厲。要做到後者,就得不時停下來。無論這種停下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人總需要停下來去總結去歸納去調整。

從這個意義上,停下是為了更好地前進,淘汰是為了更早了解自己的不足以及比別人更早地作出調整。

生存的質量並非成績、數字和名次之類固定的東西,而是包含於行為中的流動性的東西。——村上春樹


《這就是街舞3》積分搶位戰:不是每一次拼盡全力,都能贏

三、所有人都會被淘汰,拼盡全力的人卻會被永遠銘記和respect


小明在這一期的後採裡說的一句話相當真相↓↓↓

《這就是街舞3》積分搶位戰:不是每一次拼盡全力,都能贏

這裡的“所有人”就很值得玩味。哪怕是街舞3最終的冠軍,也只是在某些對手間在某些特定評審前在某一階段站到了塔尖。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裡的冠軍在某朝某日也定會被打敗,淘汰在更腥風血雨的競爭裡。

所以,贏不贏其實不重要,淘汰不淘汰也沒那麼重要。因為人總會輸,也總會面臨淘汰。

所有人都無法倖免。

所有人都無法成為永遠的贏家。

但我們永遠可以成為被記住的人被respect的人。

《這就是街舞3》積分搶位戰:不是每一次拼盡全力,都能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