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尊友:預防疫情最重要的是讓社區門診發揮作用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11月25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寧迪)在今天開幕的《財經》年會2021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首席流行病學專家吳尊友在談到今冬如何防範新冠肺炎疫情時強調,從業人員在勞動的時候應做好防護,定期進行核酸檢測,重點行業人員應每週進行核酸檢測。同時,預防新疫情最重要的是讓社區門診和小診所發揮作用。

這個冬天是一場大考,天津、上海、內蒙古多地出現新冠肺炎疫情,讓人感覺病毒在不斷“敲打”國門。吳尊友表示,病毒不是突然從天而降,它是有源頭的。從過去這幾個月看,國外入境的人和物都是病毒的載體,尤其到了冬季,隨著氣溫降低到零度以下,所有空運海運陸運都是冷鏈,不僅是冷凍產品外包裝成為了病毒載體,集裝箱也成為了病毒載體,“病毒載體的物質多了,防範的難度也就大了。”

圖片

吳尊友指出,要防止冬季疫情的到來,既要防外面的人把病毒帶進來,還要防外面的物把病毒帶進來。

“海關封堵(病毒)是重要的措施之一,但海關只能堵住一部分。”吳尊友指出,現在更重要的是對從業人員的管理,從業人員在勞動的時候要做好防護,要定期進行核酸檢測,對於高風險的人群一定要進行核酸檢測和疫苗應急接種。

吳尊友認為,眼下的問題是能不能早點發現被感染者,“一個人感染病毒到發病是自然規律。他發病以後來不來就診,就診的時候能不能發現他,那是醫務人員的意識和能力。”

在他看來,北京6月份的疫情控制得好,除了專業能力外,運氣也發揮著很大作用,這個運氣就是早期的病人去了醫院就診,如果早期的病人很多都是輕症、無症狀的就很麻煩。

吳尊友指出,在對新疆喀什的調查中發現,一個最早的病例從10月11日就開始發病,13日到一家個體診所去就診,但就診時沒有被發現。如果發現了,整個病例的數量就會減少。

如何利用好社區門診、小診所,讓它們儘早發現病例,發揮更重要的作用?這是預防新疫情出現的關鍵點。

“不能把路堵死,小診所不能因為沒有條件就不去給病人看病。”吳尊友指出,現在老百姓還是以方便第一,政府可以考慮用資金獎勵等方式鼓勵社區醫院、小診所儘早能發現病例。

除此之外,還要對重點行業人員每週進行核酸檢測,“只要一出現感染,就能把疫情控制在萌芽當中。等到疫苗大規模應用的時候,我們就不會再擔心新冠疫情對社會經濟、對老百姓生活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