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惠州市現代農業騰飛

科技助力惠州市現代農業騰飛

惠州市越來越多的農業企業實現機械化作業。

科技助力惠州市現代農業騰飛

2012年11月,袁隆平(中)來惠瞭解現代農業發展情況。

以“為農、興農、富農”為理念,依託良好的區位、生態和資源優勢,經過精心耕耘、用心澆灌,惠州現代農業實現蓬勃發展。

惠州市先後打造了梅菜、甜玉米、馬鈴薯等12大特色農產品,建成現代農牧業示範基地180個,培育各級農業龍頭企業250家,發展省市名優農產品130個,全市農業科技貢獻率61%,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71%,成為全國最大的冬種馬鈴薯生產基地、鮮食甜玉米種植基地和重要的農產品供港基地,獲“中國梅菜之鄉”、“中國年桔之鄉”等美譽。

去年,全市實現農業增加值142.79億元,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4364元,連續8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全市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4.7∶56.6∶38.7,城鄉居民收入比收窄到1.9∶1。

關鍵詞 有智慧

足不出戶千畝稻田盡收眼底

“在電腦上就可以看到菜地,真方便!”在博羅縣東部現代農業示範基地,農作物病蟲害遠程監控系統讓大家嘖嘖稱讚。

據瞭解,該遠程監控系統集成了網絡、視頻技術,利用基地內裝備的高分辨率、可旋轉的監控視頻攝像機採集信號,通過採集終端處理後轉發至監控中心,從而實現遠程實時監控。

在汕尾市海豐縣海納有機米種植基地,農戶正在盤整土地準備插秧。這不是記者在現場看到的場景,而是在惠州市海納糧油食品公司遠程監控室看到的。

“現在大家都在說智慧農業,但真正運用的不多。”海納公司董事長鍾振芳指著田間監控設備告訴記者,為讓大家看到整個種植過程,該公司在稻田裡安裝了多個可360度旋轉的網絡攝像機,1000畝稻田盡收眼底。

對不少家庭主婦來說,前往市場、超市買菜是每天的 “必修課”,而早在兩年前,旨在提供網上買菜、送貨到家的“集送智慧菜籃子”這一新型電子商務平臺就在我市興起。市民只需輕點鼠標,就能享受送菜上門的服務。

“集送智慧菜籃子”是由惠州市農業局與惠州集送電子商務公司合作,惠州市農業局提供優質農產品資源,該公司將其包裝上線。如今,每天訂單近300單。

網購併非城裡人的專利,如今電子商務也走進了農村。今年9月份,惠州市首家阿里巴巴農村淘寶服務中心在龍門縣正式開業。“農村淘寶”這種在家門口即可購買到心儀的商品,並且有物流配送上門的購物方式,正在逐漸改變廣大農民的消費習慣。

阿里巴巴集團農村淘寶項目龍門負責人戈勝告訴記者,龍門縣是惠州市首個與阿里巴巴集團合作推進“千縣萬村”農村淘寶計劃的試點縣。阿里巴巴集團將通過在該縣建立1個縣級服務中心和156個村級服務站,解決農村買難、賣難問題,實現“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

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臺即將開通

為加大力度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加快信息進村入戶進程,從2013年起,惠州市政府每年安排200萬元專項經費用於農業信息化建設。

在智慧農業建設方面,近年來惠州市著力推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例如,今年年初,組織福田菜心、龍門大米與“惠貨網上行”、“惠州集送網”對接,實現了福田菜心和龍門大米網上銷售和同城配送;積極推動龍門、惠東、惠州市博羅三縣“農村淘寶”項目,目前龍門、惠東縣級服務中心已開業運營,兩縣共建立村級服務站50個。

惠州市農業局開發出了“惠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追溯平臺”,該平臺將在惠州市第四屆農博會上正式開通。

關鍵詞 重生態

養豬基地搞環保變廢為“寶”

180畝的養豬基地竟聞不到一點臭味,這是惠州市興牧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養豬場。

“公司長期從事生豬養殖,積累了豐富的豬場汙水處理經驗,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豬場環保處理方案。”該公司總經理葉新泉介紹,公司以大型HDPE膜沼氣池為主導,採用大型硝化與反硝化池除氨氮磷工藝,結合人工溼地進行深度處理,使豬場汙水達到國標排放標準。

“目前我們公司存欄豬1.2萬頭,日產沼氣2000多立方米,可發電3000度,整個豬場不用網上一度電。”葉新泉說,經過科學化的工藝處理,沼渣作為有機肥,實現廢棄物的循環利用。

目前,該公司先後獲得國家32項發明專利授權,相關技術已在全國多個養豬場建立了數十項示範工程;每年減少汙水排放456萬噸,促進了惠州市畜牧業的轉型升級,提高了我市養豬業的競爭力。

20個養豬場沼氣發電佔全省半數以上

近年來,惠州市大力推廣生態養殖模式,促進全市生態與健康養殖發展。其中,以15家國家畜禽標準化示範場、23家省重點生豬養殖場、13家省重點家禽養殖場和44家畜禽無公害認證生產基地為示範,大力推廣沼氣綜合利用、合理配方喂料、科學飼養管理、適度規模飼養和人工授精等生態環保型畜牧業生產技術和健康生態養殖模式。

截至2014年年底,全市累計建成各類實用沼氣池8685個,其中大中型沼氣池1169個,總池容29萬立方米,年產沼氣2582萬立方米。建成管網式集中供氣工程580個,惠及農戶3862戶。

“有20個養豬場實行沼氣發電,佔全省沼氣發電場的50%以上。”惠州市農業局副局長李冠源介紹,農村沼氣建設的推進,有效減少了養殖汙水汙物排放和保護農村環境,並能節省能源和增加效益,促進了循環農業和生態農業發展。

同時,惠州市積極開展畜禽養殖綜合整治,促進畜牧業與環境保護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據統計,今年以來,全市共清拆或搬遷禁養區畜禽養殖場1678家,搬遷生豬38.9萬頭,家禽32.1萬隻。

此外,惠州市積極落實世界銀行貸款廣東農業面源汙染治理項目,有效推進農業面染汙染治理。惠州市世行項目2014年工作任務圓滿完成,經省考核通報,我市以及博羅縣分別獲得全省市、縣級唯一優秀等級,惠城區和惠陽區獲得良好等級,汙染治理成效明顯。

關鍵詞 勇創新

歷時11年培育出惠州市首個國家級畜禽新品種

從選育第一隻金種麻黃雞到年產金種麻黃雞商品苗6000萬隻,歷時11年研發、培育、發展,金種麻黃雞走出了一條科技化、規模化的創新養殖之路。

金種麻黃雞配套系列也成為我市首個通過農業部認定的國家級畜禽新品種。走進惠州市金種家禽發展有限公司,麻黃雞住在偌大的雞舍中,雞舍旁是喬木灌木高低搭配的綠化環境。

從2002年起,該公司聘請了2名國家級專家顧問,組織由育種博士等組成的研發團隊,採用現代分子生物學、數量遺傳學等方法,結合現場育種技術,致力選育金種麻黃雞。“我們的生產區不僅綠化好,還實行了標準化、現代化、全自動化的種雞生產管理。”該公司董事長蘇耀輝說。

“除了麻黃雞,我們致力於做好惠陽鬍鬚雞的保種工作。”蘇耀輝說,惠陽鬍鬚雞是列入國家保護的地方品種之一,該公司建立了國家級“惠陽鬍鬚雞”保種基地。

惠州市堅持以科技進步為支撐,突出企業的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積極推進種業“育繁推”一體化,自主創新能力大力提高。其中,科技型種業企業逐漸增多並呈現良好的發展前景,如水稻分子育種企業——— 惠州世紀五豐公司為我省第一家在天交所上市的農業種業企業;優質雞育種研究企業——— 惠州金種家禽發展有限公司建立了國家級 “惠陽鬍鬚雞”保種場並在天交所上市。

自主培育農業新品種近30個

在新品種選育方面,惠州市自主培育農業新品種近30個。其中,國家級新品種1個,多個品種曾列入我省的農業主導品種。這些品種在惠州市得到了大面積推廣應用,併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去年11月,惠州市舉辦了農作物新品種暨航天品種展示會,展示推介農作物優新品種1100多個,得到省、惠州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和農民群眾的一致好評。

此外,惠州市農業部門積極實施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戰略。始終把成果轉化作為科技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農業特色主導產業,集成技術水平高,產業化前景好的農業科技專項進行示範推廣,在提升農業產業科技競爭力、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80多項農業科技成果及其推廣應用獲得省市農業科技推廣獎勵。

同時,惠州市將科技創新與品牌農業建設有機結合,堅持以科技創品牌,提升品牌科技含量,提升了農產品市場競爭力,共培育出廣東省名牌產品64個。

惠州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始終保持較高水平

蔬果農殘檢測合格率超96%

近年來,惠州市高度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範圍不斷擴大,監管能力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始終保持較高水平。其中,蔬果農殘和生豬“瘦肉精”檢測合格率均保持在96%以上。

安全防線

建成四級農產品質量安全防線

“目前,惠州市通過抓體系、促誠信、掃盲區工作,基本實現了從生產源頭至市場前的全程監管。”惠州市農業局副局長戴思寧介紹,市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中心建設不斷完善,縣(區)級農產品質檢中心、鎮級農殘檢測站實現全覆蓋,52個規模生產基地建有農殘檢測室,建成市、縣、鎮、生產基地四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測網絡。

據統計,目前,市縣(區)兩級均建有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69個有農業的鎮街均建有農殘檢測站,全市建制鎮以上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超市、銷售店和農貿市場基本實現食用農產品掛牌標識經營。近年來,全市每年抽檢農產品樣品近30萬個,總體合格率在96%以上。

誠信建設

搭建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管理平臺

近年來,惠州市積極探索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新

思路、新舉措,以信用管理為重點,以依法監管為原則,以信息化平臺為載體,著力構建公平公開、分類監管的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

惠州市依託惠州農業信息網搭建了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管理平臺,全面收錄包括基本信息、質量安全信息等的企業信用信息。目前,已將1024家企業納入平臺管理,實現常態化、動態化、信息化監管。

在建設信用監管平臺的同時,惠州市出臺《惠州市農產品生產質量安全信用評級制度》及實施辦法,對在惠州註冊且主要生產基地設在惠州的食用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實行信用評級管理。

“通過對企業進行重點監管,改變過去‘蜻蜓點水’和‘靠投訴舉報’的監管方式,變被動監管為主動監管,監管效能明顯提高。”戴思寧告訴記者,由於將政策資金扶持與企業信用掛鉤,惠州市農業企業質量安全意識顯著提高,誠信經營、規範生產的自覺性明顯增強。

第四屆惠州農博會展會活動豐富亮點紛呈

590多家企業展銷萬種農產品

舉辦第四屆惠州農博會是展示惠州市現代農業發展成果,打造惠州農產品品牌,加強對外交流合作,促進我市農業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手段。

本屆農博會除了具有傳統農博會的基本特徵外,還呈現出五大特點:展會規模再創新高。展會總面積2.6萬平方米,面積比上屆增加一倍。設現代農業綜合展示館、縣(區)及市直部門綜合展示館、農機展示區和本市產品展銷區、周邊地區產品展銷區,新增美食長廊。

展會亮點精彩紛呈。在品牌農業方面,主要突出惠州特色農業產業及品牌農產品。在智慧農業方面,主要突出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智慧菜籃子、物聯網、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與溯源平臺、農產品電子商務等內容。在生態農業方面,主要突出現代農業生態循環種養模式、生態觀光農業以及植物微景觀等內容。在創意農業方面,主要突出農耕文化、龍門農民畫及衍生產品、農產品雕刻藝術、手工編織藝術等內容,同時設現場表演區,展示作畫、雕刻、編織等。

對外合作更加深入。參加本屆農博會的除了省和12個兄弟市的領導嘉賓、省內知名農業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嘉賓外,還有陝西咸陽市、四川省甘孜州,臺灣以及以色列的農業界人士。阿里巴巴集團除派出精英團隊主講“互聯網+現代農業”發展論壇外,還在綜合展示館展示農村電商發展等方面的精品。

經貿活動更加活躍。本屆農博會設立了惠州農業龍頭企業特裝展銷館、惠州農業企業標準展銷館和周邊地區品牌農產品展銷館,並向本市和周邊地區招商招展。據統計,目前參加展示展銷和經貿洽談的企業有590多家,展示展銷農產品1萬多個品種,農機具12大類1300多臺(套)。

系列活動豐富多彩。除了歷屆均有的活動項目外,還舉辦了“我最喜愛的惠州品牌農產品”評選、惠州品牌農產品包裝設計大賽、現代農業攝影大賽、惠州鬥茶大賽暨茶王挑戰賽和體現舌尖上惠州的“美食長廊”等一系列特色鮮明的活動。

◎知多點

數說現代農業發展成效

●基礎設施

大力推進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連續兩年獲得省政府1250畝用地指標獎勵。積極打造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基地,累計建成連片500畝以上的現代農業(種植業類)示範基地120多個,其中連片1萬畝以上的11個,0.5~1萬畝的30個。2015年,惠州市惠城區獲評“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特色產業

打造了甜玉米、馬鈴薯、梅菜、荔枝、龍門年桔、石灣韭黃、特色蔬菜、花卉、優質番薯、大頂苦瓜、淮山粉葛、優質紫紅茄等12大特色農產品,形成了7個相對連片5萬畝的特色農業產業帶。

2014年特色農產品種植面積214.5萬畝,總產值79.7億元,帶動農民人均增收4500多元。

●科技支撐

擁有1所農業中專學校,1所農幹校,4家市級農業科研所,2個省級農業院士工作站,28個農業科技創新中心。設立現代農業人才培訓基地、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基地。近年來每年開展各種形式的農業科技下鄉活動900多場次,培訓農民2萬多人次。

每年引進、試驗、示範、推廣農作物新品種600多個,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250多萬畝次、秸稈還田技術120多萬畝次、農田節水技術100多萬畝次,推廣綠色防控以及統防統治技術60多萬畝次。2014年全市農業科技貢獻率61%。

●經營機制

各級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250家,年經營收入90億元,帶動農戶25萬戶,戶均年增收5800元;農民專業合作社總數達到1709家,成員6.5萬戶,輻射帶動農戶19.3萬戶,發展市級示範家庭農場32家。

●外向出口

全市現有出口菜場24個、出口畜禽養殖基地30個、畜禽出口加工企業7家,供港蔬菜、生豬、家禽和水產品在香港市場佔有較大份額,是內地最大的供港蔬菜基地。

2014年供港蔬菜4.63萬噸,生豬17萬頭,家禽247萬隻。先後成功舉辦三屆惠州農博會,簽訂合同金額183億元。2014年組織農業企業參加各級農博會、農交會及產銷對接會,簽訂合同金額2億多元。

●金融扶持

每年兌現落實種糧補貼和農機購置補貼約1.7億元,惠及農戶22萬戶。在全省率先實現水稻、馬鈴薯、甜玉米三種糧食作物免費全參保,為農業生產提供託底保障。

大力推進金融支農,僅2014年獲郵儲銀行支農貸款11.97億元,66家農業企業和2679戶農戶受益;引導農業企業拓展融資市場,惠州市東進農牧、金種農牧等公司分別在新三板和天交所成功掛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