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抗性薊馬、蚜蟲、粉蝨等害蟲,殺蟲殺卵,一蟲不留

近年來由於農藥市場的混亂與終端的不合理使用,抗性小蟲災害頻繁爆發,已經成為我國果蔬種植中的頭號難題!


隨著春季到來,溫度回升,溼度加大,各種作物由幼苗逐漸進入生長期,以薊馬、蚜蟲、飛蝨、跳甲、青蟲、吊絲蟲等為代表的小蟲難防問題最為突出,成為種植戶的“心病”。 由於其具有個體微小、繁殖速度快、活動隱蔽、寄主植物廣等特點,其對作物的危害程度更大且用常規的防治方法難以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防治抗性薊馬、蚜蟲、粉蝨等害蟲,殺蟲殺卵,一蟲不留


這些小蟲危害作物達260種,主要危害黃瓜、西葫蘆、南瓜、甜瓜、茄子、番茄、辣椒、甘藍、蘿蔔、菜豆、扁豆、馬鈴薯等多種瓜類與蔬菜作物。其中薊馬繁殖快,一頭雌蟲一次產卵22~35粒,從卵到成蟲僅需14天,世代更替快,產卵多,容易氾濫成災,防治難度大。以成蟲和若蟲銼吸植株幼嫩組織(枝梢、葉片、花、果實等)汁液,被害的嫩葉、嫩梢變硬捲曲枯萎,植株生長緩慢,節間縮短。

防治抗性薊馬、蚜蟲、粉蝨等害蟲,殺蟲殺卵,一蟲不留


薊馬危害的最顯著特徵就是新梢枝葉扭曲,葉片變小,葉尖乾枯,看上去像是被煙火燻烤過一樣,同時葉片會變得硬而發脆。嚴重時,整個枝條會變成光桿,嚴重影響長勢。被薊馬危害過的花苞開花畸形,或根本就無法開花,直接就枯乾在枝頭。幼嫩果實(如茄子、黃瓜、西瓜等)被害後會硬化,嚴重時造成落果,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防治抗性薊馬、蚜蟲、粉蝨等害蟲,殺蟲殺卵,一蟲不留


生活習性及發生規律

薊馬個體較小,具有較強的隱蔽性,常隱蔽在花器內為害,不易被發現;其繁殖能力極強,世代重疊嚴重;成蟲爬行迅速,擅長跳躍,薊馬主要有四個生育期,卵-若蟲-蛹-成蟲,危害植株的主要以若蟲和成蟲為主。一般殺蟲劑難以接觸蟲體,同時薊馬容易產生抗藥性,同一種藥劑不能完全根治。因為薊馬怕光,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性。隨著光照強度的增強,在葉片上危害的薊馬就會躲到花中或土壤縫隙中,不會再繼續危害蔬菜。薊馬遠距離擴散主要依靠人為因素,種苗、花卉及其它農產品的調運。另外該害蟲很容易隨風傳播,易隨衣服,運輸工具等攜帶傳播。薊馬喜歡溫暖、乾旱的天氣,其適溫為23℃-28℃,適宜空氣溼度為40%-70,.溼度過大不能存活,當溼度達到100%,溫度達31℃時,若蟲全部死亡繁殖較快,一隻雌蟲可產卵30粒左右。並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每年可發生10—15代。發生高峰期在11-12月份,3-5月份則是第二個高峰期。


防治抗性薊馬、蚜蟲、粉蝨等害蟲,殺蟲殺卵,一蟲不留


防治難點

薊馬一年發生10餘代,在露地不能越冬,以各種蟲態在溫室蔬菜上越冬。由於溫室大棚不便移動,加上我們種植作物品種的單一性,造成連年重茬,使作物的病蟲害發生種類多,病程短,來勢猛,在加上溫室大棚環境多變,使侵染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同時發生,形成併發症。隨著全國經濟作物面積逐年增加特別是大棚面積的急速擴張,導致作物病蟲害抗性急劇上升,我國蔬菜、水果等病蟲害種類和發生危害程度在經濟作物中名列前茅,其中,病蟲害危害對蔬菜造成的損失一般可達20%~30%,嚴重的可達50%以上。對於病蟲害的防治要突出一個“早”字。即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也就要根據作物生長的不同時期及天氣情況,以及生長環境,提前預測有可能發生的病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