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飄獨白:來深六年,最終還是要選擇回到惠州買房定居!

近日,小野在“家在深圳”論壇,看到這樣一個貼子:


深飄獨白:來深六年,最終還是要選擇回到惠州買房定居!


來源:家在深圳論壇


樓主在貼子裡寫到,畢業後就去深圳工作,六年時間,深圳給了他很多的美好,但終究,因為高不可及的房價,他選擇了回惠州老家。

其實,這樣的故事,並不少見。光是小野身邊,就有很多類似的朋友。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那些生活與工作分開的人們,都是如何生活的(為了保護主人公隱私,下列人名均為化名)

小A與小C

5年5+2,路上的距離相當於繞地球1.5圈。

提起與惠州以及深圳的淵源,對比過的人,也許就能感覺到傷害。

小C是一個北方人。畢業後惠州工作7年,當事業遇到瓶頸期的時候,從原公司辭職後自己創業,折騰不到一年時間,失敗,於是選擇前往深圳尋找更多的機會。也因為這樣的原因,與妻子小A從此過上深惠雙城5+2的生活。

週一早上不到7點就起床,9:30到達科技園,開始一週的工作,週五7點半準時踏上回惠州的路,如果不賭車的話,9:30就能到惠城的家。這些年跑的最熟悉的路就是從科技園到家的方向。

這樣的生活,小C已經過了五年。從惠州的家到深圳上班的地方,單程約105公里,一個禮拜就是210公里,一年就是10920公里,加上平時孩子生病之類的,一年光來往於深惠路上的距離,大概約相當於12000公里至少,這個距離,一年就相當於跑出了一個地球的直徑。5年,相當於繞地球赤道跑了1.5倍。

辛苦嗎?辛苦。但後悔去深圳嗎?後悔去的太晚了。

小C說,在深圳,帶來的工作機會與金錢上的回報,實在是比惠州好太多了。這樣的機會,在惠州根本沒有辦法找到 。

而目前深惠兩地的生活,主要是考慮到孩子的教育問題。深圳的房價太貴了。惠州相比很適合生活,而且不用為了將來孩子的學位等等問題去發愁,但是,這只是暫時的,只能先這樣過渡著,深圳的高房價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未來也許會選擇深圳生活,也許就回到惠州了,現在誰也說不準,但至少目前這種狀態下,這是自己能想到的可以兼顧最多的一種方法。

小B與小D

觀望了五年,終於在惠陽買了


小D是一個北方人。2008年畢業後,與男朋友一起去了深圳從事教育行業。從2010年就開始觀望惠州的房子,惠陽房價6000多的時候,曾經對秋長的一個樓盤心動過。後面考慮後,沒買,2016年開始,惠陽房價開始瘋狂上漲,沒能戰勝房價帶來的心理壓力,最終還是在惠陽淡水一個樓盤買了,買的時候是10000多。現在,惠陽的房價在我們買的時候小漲了一些。

以後就把惠陽的房子裝了,讓老人,或者孩子過來住著,自己繼續在深圳奮鬥。買了房以後,整個人的心態都不一樣了。好歹總算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個家。

類似這樣的置業案例,其實還有很多。

深圳工作,臨深生活,選擇惠州,雖然是無奈之下的權宜之計,卻也是一種兩全選擇。深圳成就夢想,惠州成全生活。

就如上面的兩個例子一樣,很多人最終選擇惠州,原因都是因為子女教育、養老、結婚等等原因。惠州,真的是一個適合生活的地方。

本文來源:樓小野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資料來源:家在深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