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最近胖嬸家的回訪,似乎引起公憤,從青山周平改造後的驚豔到恢復到如今的髒亂,吃瓜群眾們都對胖嬸家持以批判的態度。

"人的體型和他的性格秉性是幾乎百分百成正比的,看胖嬸一家的體型,就知道都很懶不愛收拾,他們就喜歡隨意舒服的日子,粗不粗糙無所謂,最重要自己舒服。"

"房屋設計已經升級,是不是生活方式也要升級一下,才配上這麼好的房子?"

甚至有說得更狠一點的。“如果你願意充當生活的配角,就算給你龍袍加身,你照樣還是死跑龍套的,還侮辱了星爺。”

總之,網上都是口誅筆伐。

而青山在採訪中回覆:“在設計的時候就已經想到這個問題了,不管怎樣,我尊重並且理解胖嬸一家的生活。”

1

首先來回顧下事件經過。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相信大家對《夢想改造家》有一期的節目印象頗深——南鑼古巷的胖大嬸家改造,一來是改造項目難度確實較大,一個僅僅35平米的空間,住了心寬體胖的胖大嬸家五口人;二來是因為設計師是一位來自日本的帥氣小夥,又吸引了一大批女觀眾。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其實看到改造前胖大嬸家的那一刻,很多人心裡是絕望的。廁所和廚房連在一塊,看著就心塞,家裡的東西又奇多無比,稍有不慎就有物品砸落下來,大人還好,砸著小孩子了怎麼辦?至於隱私這種事情,在屋子裡想都不要想。

面對這樣的高難度改造,青山絞盡腦汁。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改造後的房子,完全看不到以前的痕跡。大胖嬸和老伴有了舒適的大床,女兒女婿在二樓有了獨立的空間,小外孫女有了自己的娛樂休閒區,能在其中學習和玩耍。

看起來,這是一個無比美好的“故事”。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回訪時胖大嬸家的廚房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榻榻米變沙發的客廳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兒童娛樂休閒區已經變雜物間

然而,最近看到的胖大嬸家,讓大多數人心理不平衡了。尤其是青山周平自節目後成為熾手可熱的網紅設計師,收割了一大批少女粉絲後,她們便為青山叫不平了。

兒童的娛樂休閒區變成雜物間,胖大嬸和老伴的多功能榻榻米被沙發取代,家裡亂糟糟的樣子讓大多數人生出錯覺,這是當初改造過的那個房子麼?

說句不好聽的,這是大多數中國普通家庭的現狀。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沒房的時候整天扒網上的家居美圖看,做夢的時候都在留著口水,夢想著哪一天有了自己的房子,一定裝得比那些ins網紅款好!剛裝房子的時候,也都信誓旦旦,恨不得每天發朋友圈秀秀自己家多美,結果一個月、二個月,半年,家裡照樣雜物一大堆,早就把什麼奉為圭臬的“斷舍離”拋到天際去了。

2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僅僅為設計而存在,生活才是關鍵。

說說開放式廚房吧,美則美矣,看起來大氣很多,空間感好,但就是一舶來品,就不適合中國人,且不說面積小,中國人做飯,光菜系就有四大菜系、八大菜系、十大菜系之說,要是粵菜,浙菜,蘇菜、閩菜等清淡的可能稍好,要是整一川菜、湘菜、魯菜等重口味的,蔥姜、爆蒜、麻辣、魚香、酸辣、椒麻、醋椒······輪番上陣,一屋子煙熏火燎,身邊的人安裝過後的有幾個不後悔的?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看看地板,絕對粘膩油乎,尤其做味兒重的菜,好幾天沙發靠墊上都是那菜味兒.......你說你喜歡口味清淡,也喜歡煮啊沙拉啊,但是!你讓中國人不吃炒菜!不吃紅燒牛肉?不吃魚香肉絲?水煮肉片?R U kidding me?一大幫人去趟國外都帶著老乾媽~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同事就是一個典型的並血淋淋的例子,看到那些美炸天的開放式廚房,裝修時死活不聽勸裝了開放式,結果後來發現自己更需要一扇玻璃門,而且,他還是一成都土著,想想,房子裡每天飄著一股火鍋的味兒,大半夜的那叫一個酸爽。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再比如說淺色窗簾,多麼文藝清新,沒事兒早晨起來拍拍照,發朋友圈讓人點個贊,想想也挺不錯。可是,某一天晚上嗨多了,清晨你想睡會懶覺時,那耀眼的陽光刺得怎麼也睡不著,你就默默淚奔去吧!

那些別人眼裡有儀式感的生活確實令人嚮往,但我們憑什麼不尊重那些所謂“無儀式感”的生活?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精緻,抑或是斷舍離,尤其是中國這個環境,絕大多數人過的就是東西堆積的生活。

別人過的生活高端是別人的事兒,過得邋遢實際也是別人的事,我們都沒必要過於批評別人的生活,先把自個家該扔的扔掉再說。

3

好的設計並不一定宜居。

密斯·凡德羅,20世紀最著名的四大建築師之一,被譽為“玻璃幕牆的締造者”,只要對設計略懂皮毛就知道的名言“少即是多”,即出自他口。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1945年,密斯為單身女醫生範思沃斯設計的度假別墅,範思沃斯住宅(Farnsworth House),據說這座第一個用玻璃作幕牆的住宅,建成後顯得晶瑩奪目、豔麗非凡,還被稱為“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卻讓人意想不到地吃了官司。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整個住宅的造型類似於一個架空的四邊透明的盒子,本質上只有一間房,交給建築商精雕細琢半年,撐死一年也就齊活了。但,大師就是大師,密斯直到接活的第二年,才把基本格局擺弄得自以為滿意,工程一干就是四年多,1951年才竣工,整出一件世紀傑作。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可惜,這種玻璃牆透明有餘隔熱不行,夏天太陽曬得女醫生熱汗淋漓,冬天的時候,寒氣又透過玻璃凍得她直打寒顫,而且這樣透明的房子又叫獨身女子確感不便,造價又大大超過了預算。

最後範思沃斯大夫一紙訴狀把密斯告上法庭,造成轟動一時,極富戲劇性的一場官司。

範思沃斯住宅留給後人的,是走向極端的,孤芳自賞的一間建築傑作,這樣脫離實際需求的設計,你願意住嗎?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設計師不是要做一個獨立的個人設計,完全沉浸在自己世界裡,而是要對更多的實際建築有借鑑意義,並且能滿足居住者的實際需求。譬如青山,他沒有固定自己的設計風格,一直在摸索自己的設計理念,他的目的不是成為“明星”,而是希望讓居住者能感到房屋的意義,擁有一個真正的居住空間,而不是可望不可即的擺飾。

4

《夢想改造家》,觸動最深的是,其他人設計的是酒店,只想著設計如何看起來牛逼,唯獨青山周平,設計的是一個家。

他去過亞洲、非洲、中東地區、歐洲、俄羅斯等很多國家,看了很多大師級建築,在這些地方看到了一種“很邏輯”的關係:因為自然環境是那樣,所以人會選擇這樣去生活。因為人們選擇那樣去生活,所以房子就變成這樣的風格。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人性、簡約、帶著淡淡的溫暖,他將自己對生活細微的觀察和其他人的關心,都體現在作品中。古樹掩映下的Lost&Found 店就是青山的作品,每一個角落,每一個細節都傳達著對生活、對細節濃濃的愛。

關於北京胡同,青山周平曾說:互通的生活和街道每天都充滿著濃厚有趣的發現,在互通的空間裡,人們在街邊下象棋和打牌,或者午睡,或者跟孩子玩耍,那感覺好像是在城市當中的客廳。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B.L.U.E工作室

青山周平喜歡城市“客廳”,在北京生活了12年的他,一直與妻子住在南鑼鼓巷,有煙火氣的熱鬧的衚衕生活讓他痴迷。在這期間,青山的設計也慢慢趨向於更自然、更放鬆的、並能融入到周圍環境的狀態。

《夢想改造家》現狀回訪:當斷舍離的設計遇到真實的生活

也正因為如此,青山周平在胖嬸家的設計看起來那麼和諧。“重要的不是房子,而是生活,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感情。”

青山一貫的態度,自然而然。即便看到他在胖嬸家精心改造的佈局完全打亂,他依然很平靜地回覆,他想表達的更多是一種生活的味道。

最後,想說一句,人家青山正主都發話了,胖嬸家過得也挺好,看客們沒事整理整理自己家,別瞎摻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