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瘦栽松柏 家貧子讀書

“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 ”是流傳莆田民間的一句千年古訓,也是莆田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瘦栽松柏 家貧子讀書

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福建興化(莆田)一批舉子離鄉前往京城趕考,經過會試,殿試,中進士居然有14人,其中,狀元黃公度,榜眼陳俊卿皆為莆田人,當時皇帝高宗就很奇怪了,莆田地處閩中沿海,怎麼就有14人躍登龍門呢。就拉來狀元和榜眼就問。“何故興化軍,扮榆未五里,魁亞兩雙標?”狀元答:“披錦黃雀美,通印子魚肥”,榜眼陳俊卿答:“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 。”高宗聽後評價,公度不如卿。果然,陳俊卿後來官至宰相。

地瘦栽松柏 家貧子讀書

很明顯,陳俊卿的這句“地瘦栽松柏,家貧子讀書。”恰如其分的回答了高宗的疑慮,展現了莆田學子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其意蘊深刻,一時傳為佳話,從此成了莆田學子勤奮求學,勵志上進的座右銘。

地瘦栽松柏 家貧子讀書

莆田玉湖陳氏子孫不僅把勤奮讀書作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而且把松柏的堅貞不屈作為立身處世的精神支柱。史記記載,陳氏八代,代代位高權重,而且各個忠君愛民,尤其是八代世祖陳文龍。

地瘦栽松柏 家貧子讀書

如今,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莆田,文化燦爛,人才濟濟,地狹而人物盛。必將令海內外刮目相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