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賀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太陰星君聖誕

恭賀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太陰星君聖誕
恭賀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太陰星君聖誕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太陰星君聖誕,中國道教神話中的月神,俗稱太陰娘娘、月姑等。全稱為“上清月府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皇君“(見《道法會元》)、”“月宮黃華素曜元精聖後太陰元君”(見《道門定製》),或稱“太陰元君孝道明王靈寶淨明黃素天尊”(見《太上靈寶淨明飛仙度人經法》)。

中國人民對月亮的崇拜習俗,最早見於史料記載的是《尚書·堯典》,文稱:日、月、星辰為天宗,岱、河、海為地宗;天宗,地宗合為六宗。王逸注《楚辭·九章·惜誦》時雲:“六神,謂六宗之神也。”可見月亮在此之前早就被人們視為神 而加以崇拜了。其實中國人民祭祀月亮時,往往是輔助於太陽而行的。且祭日於東,祭月於西,以別內外,以端其位。足以見古代“祭日為主,祭月為輔”的現象。

太陰星君:又叫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等。崇拜太陰星君,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這是源於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中國民間一些傳說中,有時也把太陰星君與恆娥仙子合併為一個神,認為其是一位絕色美人,所以人人都欣賞她,也因為這個緣故,八月十五日的太陰星君誕辰祭,都在入夜以後,面對當空的皓月家家戶外圍院,排設香案點上一對紅燭,供上四色鮮果,焚香膜拜,氣氛十分虔誠,而又帶有幾分閒情逸致之感。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中國民間傳說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因射九日,得罪了天帝,把他們貶在人間,後來,后羿得了西王母的長生不老藥,嫦娥服藥後昇天而去,住於廣寒宮,就成了月宮中的一位女神。《歸藏》、《搜神記》等古籍中都記有此事。

恭賀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太陰星君聖誕

太陰星君就較普遍地為中國民間供奉。中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太陰星君。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太陰星君祈求團圓。元代大戲劇家關漢卿就寫過一出《拜月亭》。《西廂記》裡的崔鶯鶯也虔誠地對太陰星君傾訴希望遇到意中人的情懷。清人丁耀亢所著的《續金瓶梅》第十八回中,一對痴男怨女鄭玉卿和銀瓶私嘗禁果後,推開窗戶,雙雙跪倒,對著月亮說:“就兩人有一人負心的,就死於千刀萬劍之下。”有趣的是,有些單相思的男女也要請太陰星君評理,或訴衷腸。

我國有許多少數民族也盛行拜月的風俗。如苗族就有“跳月”的活動,青年男女在“跳月”中,尋求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永結同心。關於月亮的神話由來已久。

記載據《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月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文中說帝俊之妻常羲生下了十二個月亮。其實更多的則是關於嫦娥(恆娥)、蟾蜍、白兔、吳剛、桂樹的傳說。《歸藏》曰:昔恆我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淮南子·覽冥訓》曰:“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姮娥(羿妻)竊之奔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又據《五經通義》說:“月中有兔與蟾蜍何?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並,明陰繫於陽也。”除了蟾蜍外,又有一兔。據《擬天問》曰:“月中何有?白兔搗藥。”可見月中月兔已為當時人們達成共識。後來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把酒問月》中就曾吟道:“白兔搗藥秋復春,妲娥孤棲與誰鄰?”說妲娥與玉兔共棲於月中。到了唐代,又有吳剛伐桂之說。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咫》曰:“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於是月亮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為神仙境界,中有雄偉的月宮,美麗的嫦娥,可愛的白兔,高大的桂樹,砍樹的吳剛 。後來道教吸收了這些信仰,另創造出一位月神,將月亮與太陽、金星、木星、火星、土星等併為“十一曜”,稱其神為“十一太曜星君”。稱其號為“月府素曜太陰皇君”,俗稱“太陰星君”。

中秋節的來歷,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成為我國主要的民俗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中秋節的主要活動是圍繞“月”進行的,又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也”。

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表示閤家團圓。

在民間,至今仍保存了八月十五(中秋節)拜月的風俗。貢品一般以月餅、瓜果、豆腐作為供品,一些地方在祭拜時還要念《太陰經》和《寶誥》,以祈禱月神保佑全家興旺平安。

恭賀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太陰星君聖誕

一、道教拜月方式

中秋與道教信仰有關的信俗活動主要有拜月和祭土地神。

在古代道教很多宮觀或各地百姓人家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作為中秋節俗的拜月活動大體形成於唐代,但秋夕禮月則是古之有之。秋夕禮月即是在秋分的晚上祭月。民間信仰以月為月神,稱月神、月姑、月亮姑娘。道教尊稱月神為“太陰星君”,其聖號全稱為“月府結磷皇君妙果素月天尊”,其宮闕為垣下、素曜大宮。農曆八月十五為太陰聖誕。是月夜月升時,道教宮觀要設壇祭月。

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桃子、葡萄等供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狀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或者排位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

崇拜太陰星君,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這是源於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在 太陰星君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傳說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因射九日,得罪了天帝,把他們貶在人間,後來,后羿得了西王母的長生不老藥,嫦娥偷吃後昇天而去,住於月宮,就成了月神娘娘。《山海經》、《搜神記》等古籍中都記有此事。

此後,太陰星君就較普遍地為民間供奉。我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太陰星君。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太陰星君祈求團圓。

我國有許多少數民族也盛行拜月的風俗,如苗族就有“跳月”的活動,青年男女在“跳月”中,尋求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永結同心。關於月亮的神話由來已久。

據《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月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文中說帝俊之妻常羲生下了十二個月亮。其實更多的則是關於嫦娥(妲娥)、蟾蜍、白兔、吳剛、桂樹的傳說。《歸藏》曰: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淮南子·覽冥訓》曰:“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妲娥(羿妻)竊之奔月,是為蟾蜍,而為月精。”

又據《五經通義》說:“月中有兔與蟾蜍何?月,陰也;蟾蜍陽也,而與兔並,明陰繫於陽也。”除了蟾蜍外,又有一兔。據《擬天問》曰:“月中何有?白兔搗藥。”可見月中月兔已為當時人們達成共識。後來唐代大詩人李白在《把酒問月》中就曾吟道:“白兔搗藥秋復春,妲娥孤棲與誰鄰?”說妲娥與玉兔共棲於月中。

到了唐代,又有吳剛伐桂之說。段成式《酉陽雜俎·天咫》曰:“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樹創隨合。人姓吳剛,西河人,學仙有過,謫令伐樹。”於是月亮在人們的心目中已為神仙境界,中有雄偉的月宮,美麗的嫦娥,可愛的白兔,高大的桂樹,英俊的吳剛 。後來道教吸收了這一信仰,將其與太陽、金星、木星、火星、土星等併為“十一曜”,稱其神為"十一太曜星君" 。封月神為“月府素曜太陰皇君”,俗稱“太陰星君”。

在中國民間,至今仍保存了八月十五(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一般以月餅、瓜果、豆腐作為供品,一些地方在祭拜時還要念《太陰經》和《太陽經》,以祈禱月神保佑全家興旺平安。

民間拜月的方式很多,或者向月亮跪拜,或供月光神榪,還有以木雕月姑為偶像者,但都是把神像供(或掛)在月出的方向,設供案、擺供品,拜祭之。《帝京景物略》、《帝京歲時紀勝》、《夢粱錄》等古籍均有拜月風俗的記載。至清代,拜月仍是一項國家祀典。

除祭拜月神信仰風俗外,還有祭祀土地神之舉。土地,古稱“社神”,為中國舊時信仰的村社守護神,即管理有限地面的神。《孝經緯》曰:“社者,土地之神。土地闊不可盡祭,故封土為社,以報功也”。《禮記·郊犧牲》亦曰:“地載萬物,天垂萬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故教民美報焉”。春秋時即有祭祀土地神的儀式。祭祀土地神日期,稱為“社日”。秦漢以後,社日一般分為春社和秋社。道教形成後,吸收民間信仰,列土地神於神仙譜系之中。其經書中,亦稱太社神、土翁神、土母神等。而八月十五,正好是秋收之後,為謝神恩便祭祀土地之神,成為中秋節的活動內容之一。

恭賀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太陰星君聖誕

二、中秋拜月神的十種功德

太陰星君,又叫月光娘娘、太陰星主、月姑等,崇拜太陰星君,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這是源於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

民間也把太陰星君看成嫦蛾,認為太陰星君是一位絕色美人,所以非常喜歡人人都欣賞她,也因為這個緣故,八月十五日的太陰星君誕辰祭,都在入夜以後,面對當空的皓月家家戶外圍院,排設香案點上一對紅燭,供上四色鮮果,焚香膜拜,氣氛十分虔誠,而又帶有幾分閒情逸致之感。在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又會使人產生許多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

傳說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因射九日,得罪了天帝,把他們貶在人間,後來,后羿得了西王母的長生不老藥,嫦娥偷吃後昇天而去,住於月宮,就成了月神娘娘。《山海經》、《搜神記》等古籍中都記有此事。

此後,太陰星君就較普遍地為民間供奉。我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太陰星君。有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太陰星君祈求團圓。

恭賀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太陰星君聖誕

道教認為太陰星君同太陽星君等為上清天輪宮主照三界的十一位大星君之一,聖號全稱為:月府太陰結璘皇君,寶光幽照如來,妙果素月天尊。道教認為太陰星君司掌水府,明分晝夜,校籍眾生,掌人魂魄,賜福消災。太陰同太陽、天罡同為無上天心妙道三光真炁之一,能撫育眾生,除穢蕩邪清涼三界,化解災難。

淨明道派經典《靈寶淨明黃素書》奉為:“高上月宮太陰元君孝道仙王”。所以月府太陰星君還主管教化眾生奉行孝道。

恭賀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太陰星君聖誕

祭月十種功德

1國土清平

據《元始天尊說十一曜大消災神咒經》雲:“或自持念《十一曜大消災神呪經》,一七日,二七日,或三七日,修齋行道,禮念懺悔,即得上消天災,保鎮帝土。”唸誦太陰神咒和其他七政四餘星曜的神咒就能保佑國家國土無戰爭干戈社稷安寧。

2長壽健康

相傳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不死藥之後,他的妻子嫦娥偷服靈藥,因而飛昇奔月,永居廣寒宮。所謂月府有長生之靈藥實際上是嫦娥保管青春不老的靈藥,常修煉太陰凝形之術可以青春常駐,容顏不老。太陰星君能除眾生疾病,凡拜月神,並得長年。

3祛病延壽

相傳月府有玉兔搗藥,可為人們送來健康,傳說有三位神仙,化身為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濟老人,但只有兔子沒有,後來兔子告訴老人:“你們吃我吧。”就往烈火中跳了進去,神仙們考驗玉兔後,於是將兔子送到了廣寒宮成了玉兔,後來,玉兔發願就在廣寒宮裡和嫦娥相伴,並搗制長生不老藥,為眾生救苦,救治眾生之病。

4雨水充沛

拜月可祈求雨水充沛,太陰主管金秋萬物豐收,保護農田不受乾涸。

5團圓美滿

拜月可得太陰星君保佑全家團圓,婚姻幸福美滿!

6增添福祿

太陰主管人之命份魂魄,可以增福添祿,保佑善人財物豐盈。

7智慧增廣

太陰星君秉金水之氣,而水為智慧,太陰又代表本心自性,圓滿光華,故能增廣智慧!

8護佑女性

太陰星君化身為女性,能護佑女人平安,女人常拜月,可得身心清涼,消除煩惱,體健身清。並能多子嗣,如不孕者可得子。

9普行孝悌

太陰星君曾化身孝道明王傳蘭公、諶姆淨明忠孝道法,後傳道教四大天師之一的許真君,所以拜月奉行忠孝之道,可得家庭和睦。

10改變運氣

按八字星命學術“太陰星”為流年命宮星辰之一,凡是命宮裡有此星者,適宜拜太陰星君可以改運,增添命中福氣,得貴人護持。

恭賀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太陰星君聖誕

太陰星君寶誥

至心皈命禮。

大羅天上,七寶苑中,秉金水之精華,姿容綽約本坤儀之柔順,瑞相端嚴,開玉燭之神光,家沾清澤,煉紫房之靈藥,人錫長年,雖朓朒而真體罔虧,任滿盈而明輝不溢,考核諸仙之升降,秉正無私,主持司祿之權衡,錫恩靡忒命玉妃而滋甘露,催開萬谷春容,諮青女而降玄霜,收斂千倉秋實,恩敷三界,化被天人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月府太陰,結璘皇君,寶光幽照妙果素月天尊。

至心皈命禮。

廣寒至聖,紫光上真,主北極之陰關,掌人身之魄體。明分長短,致吉凶有缺有圓。顯示災祥,降禍福無差無忒。巡遊不住,月碧亙古常明。輝耀無邊,素魂普施大化。凡承運照,實荷生成,大悲大願,大聖大慈,月宮太陰皇君普照大天尊。

太陰星君神咒

月府太陰,照澈光明,玄玄幽顯,浩浩育陰,吾取真氣,異之傍星,生之者吉,念之者昌,太陰帝君律令敕,願降真氣,助吾真人!月光朗朗普照乾坤,法界眾生蒙恩佑,一輪映大千,性海澄清,道心永圓明!

至心稱念,寶光幽照妙果素月天尊 ,不可思議功德。

願四海道子,同沐月府星恩,增福添壽,闔家團圓!福生無量天尊!

《太上洞真五星秘授經》

太陰真君,主肅靜八荒,明明輝盛,如世人運炁逢遇,多有慘慘之憂,宜弘善以迎之。其真君,戴星冠,躡朱履,衣素紗之衣,手執玉簡,懸七星金劍,垂白玉環佩。宜圖形供養,以異花珍果,浄水名香,燈燭清醴,虔心瞻敬,至心而咒曰:

太陰真君,常弘正道。陰德不愆,福我億兆。

《洞淵集卷七》

月者,太陰之精,皇后大臣之象。月中帝君、仙官、神吏,萬眾皆修結璘奔月之道。月為廣寒洞陰之宮,自然化生,青華紫桂之林,亦曰絳林。枝葉紅蘭,神仙採食華實,壽同日月,升入玉清。魄精之黑,化生玉兔。一月一周天,月宮太陰帝君,下管五嶽、四瀆、五湖、四海、十二溪水府,並鄧都羅山。百司常以三元日,冥官僚佐皆謁月宮,校定世人生死罪福之目,呈進上帝,謂之陰宮死籍。月魄常泛十華之彩,光瑩萬國,月名結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