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買房還是村裡蓋房?老問題該有新答案

“媽,咱回村把老宅子翻新一下吧?”

“誰住?”

“咱都回去住”

“回去吃啥?”

“種地、買糧啊”

“出來打拼這麼多年,不說好好上班,非要回去種地,想啥呢?”

“這是趨勢!”

“別胡鬧了,讓村裡人笑話死”

偶然翻出2016年和母親的聊天記錄,哭笑不得。

不能怪老人家,不然我娶不到老婆。

縣城買房還是村裡蓋房?老問題該有新答案

農村孩子結婚,除了彩禮,縣城有房也成了“硬指標”

昨天冬至,又把這個問題拋給母親。

“你會啥?你知道咋種地嗎?”

她知道我又要提返鄉創業的事了。

“沒有工資,你拿啥還貸款?老婆孩子跟著你受罪?”

我想說我可以申請退伍軍人創業貸款,

但我知道這話一說,那邊絕對會這樣回答

“還要貸款?不過了?”

你信不信,反正我信。

這是現實。

縣城買房還是村裡蓋房?老問題該有新答案

“農轉非”曾經是很多山裡娃的夢想

“面朝黃土背朝天”被很多人用來形容鄉村生活的苦。

“城裡做小買賣”不管幹啥,只要離開村子,人們都覺得了不起。

很喜歡“山鄉鉅變”這個詞。

除了一個“變”字帶來的敞亮,我好奇變化的整個過程。

這個過程的背後,是決心、更是勇氣。

旱澇保收的穩定工作,

一年下來,5萬左右的收入,兩口子一年掙10萬,

老人貼補一點,

不能說不幸福。

但這份幸福的背後,

是一種淒涼。

縣城買房還是村裡蓋房?老問題該有新答案

城鎮化

不僅僅是“回去幹什麼”這麼簡單。

孩子上學、老人看病,還有很多很多。

這樣的現狀,讓很多人不得不掂量一下自己的膽量。

除了“農村電商”、“三農自媒體”這些熱詞,最近出現的“新三農”我非常感興趣。

“三農”我們很瞭解,農業、農村、農民。

加上一個“新”有點不好懂

起碼這個“新”字應該是指當下有志向的年輕人。

不一定多麼懂種養殖,因為村裡人懂,

一定要懂創作、懂營銷,因為這是安身立命之本。

縣城買房還是村裡蓋房?老問題該有新答案

機械化、智能化是趨勢

看到這些詞以後,很多人又會想到“致富帶頭人”、“新型職業農民”這些熱詞,

“我要不要回去試試?”

讀到這裡的人,絕對會從心裡問問自己上面的問題。

提出這個問題,標題之問便遠沒有字面那麼簡單。

問題應該是這樣的

“城裡混日子,還是回家種地?”

縣城買房還是村裡蓋房?老問題該有新答案

2013年,返鄉創業大學生侯磊接受採訪

兩年裡,通過西瓜視頻我開始關注@農民王小@林區大雷@型男行走鄉村@農村阿凱

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一種精神,

踏實、認真、勤學,

這種精神正是解答標題之問的最好答案。

關於這個問題的第二篇思考寫到這裡,會不會還需要第三篇不好說,

懂的人應該知道我在糾結什麼,

無論鼓勵還是潑冷水,都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