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老舊城區停車難問題咋解決?這些地方出招了→

“這裡原本只能停放30來輛車,但是現在可以停放138輛。”近日,站在海口市國貿路北京大廈後面的一座智能立體停車庫前,深圳怡豐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歐陽華介紹,該車庫啟用後,讓北京大廈這座商業寫字樓不再為停車發愁。

海口老舊城區停車難問題咋解決?這些地方出招了→

海南一室外停車場。海南日報記者李英挺攝

海口汽車保有量在逐年上升,停車難問題越來越突出。除了一些新興商圈在規劃之初,足額配建了停車位外,在海口老商業圈、老城區、醫院、老舊小區等地方,停車位難求已是不爭的事實。如何破解這些停車難題?相關專家表示,借鑑其他城市經驗,在地面上下空間、閒置土地上做文章。

老舊城區車難停

近日的一個週末,家住鳳翔路的市民吳帝興帶著家人開車前往府城福地美食街。讓他掃興的是,由於當晚到美食街的人太多,他開著車在府城三角池公園周邊轉了近20分鐘還是沒有找到一個空車位。不得已,吳帝興只好將車開到大園路上停。

不僅是府城地區停車難,在海口國貿片區,停車同樣難。“沒事我一般不去國貿,就是因為停車難。”市民陳林家住海甸島,儘管離國貿路不遠,但是他約朋友吃飯、逛街要麼約在國興大道上的海航日月廣場,甚至願意前往位於西海岸的遠大購物廣場。

不僅是老商業區停車難,在海口,醫院、老舊小區內停車問題更加突出。位於國興大道附近的海口婦幼保健院,由於院內停車位不夠,院前路邊常常因停放車輛太多而堵車。

“由於規劃建設等原因,海口停車難題主要集中在老城區內。”海口市交警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幾年,海口城市不斷往外擴張,得益於前期的規劃設計,海口新興的商業綜合體、新建住宅小區周邊停車難題並不突出。而在海口老舊小區、部分老城區、老商業區裡,有相當一部分並未建設地下車庫,且樓宇之間空間太狹小,不僅導致道路無法擴建,而且根本找不到合適地方擴建停車場。

立體車庫破難題

在北京大廈智能立體停車庫的監控室內的一個顯示屏上,車庫內停車數量、搬運傳送帶運轉狀況一覽無餘。而在該車庫建成之前,北京大廈內原本僅有100多個停車位,停車位嚴重不足。如今增加至200多個,停車位增加一倍後,完全可以滿足該大廈內辦公人員停車需求。

而在其不遠處的新達商務大廈,一座智能立體車庫也在2017年建成。新增的100多個車位不僅能滿足內部人員使用,而且常能“救濟”其他商業樓宇停車需求。而夾在龍昆南路和紅城湖路這兩條主幹道之間的海南省婦幼保健醫院,也曾停車位難求。如今,隨著一座10層的智能立體車庫的啟用,該院停車難問題基本得到緩解。

通過向上要空間建停車位的,並非只有智能立體車庫,立體停車樓更是解決這一難題的有力幫手。在2017年之前,海口美蘭機場儘管擁有數萬平方米的平面停車場,但是依舊無法滿足該機場日益增長的旅客停車需求。2017年年初,美蘭機場航空旅遊城內一座單層面積10741平方米、高10層的立體停車樓投入使用,讓該機場停車位一夜之間增加了近3000個。

在海口,除了在美蘭機場建設有立體停車樓,在海秀路上的萬國大都會商場、南亞廣場等地均建有大型的立體車庫。這些停車樓的誕生,也有效地緩解這些地方停車難。

“隨著城市的發展,地價的攀升,在有限土地資源裡‘上下求索’找空間建車庫,在國內外已經很流行了。”歐陽華稱,包括智能立體車庫和停車樓在內,均是通過向上或者向下發展求空間。以智能立體車庫為例,一個停車位一般需要9平方米空間。在地面建設有100個車位的平面停車場,需用地近千平方米。但是如果採用智能立體車庫,則僅需100平方米。

呼喚更多解決方案

解決海口停車難問題,其實除了建設立體車庫外,還可以通過利用閒置資源“造”車位。早在2015年,海口取締355個違規停車泊位的同時,在23條街道施劃了1000個免費臨時停車泊位。這一舉措,不僅當時受到市民的點贊,至今還在為海口市民提供便利。

2018年,瓊海市政府投入750萬元,在嘉積城區建設11處共享停車場,為當地市民提供近千個免費停車位。這些停車場的用地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公共閒置用地。

早在2018年全省兩會上,曾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被稱為海口“最美交警”的海口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龍華大隊七中隊中隊長蔡家就建議,海口可根據商業區和老住宅小區的實際情況,分類佈置自行式多層停車樓和機械式多層停車樓、獨立停車樓和綜合停車樓。

省政協委員符仁認為,運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創造立體停車空間是解決“停車難”問題的重要途徑之一。符仁還建議採取多種形式的投資模式來解決“停車難”問題。

來源:海南日報

記者:張期望

值班主任:張傑

值班總監:袁鋒

責任編輯:張運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