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 仗 从 容

大清乾隆皇帝八旬寿诞之时,曾有大臣给皇帝做寿联云:

鸠杖做朋春宴饫;

莺衣呈舞嘏词新。

那么什么是鸠杖呢?找寻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我们看到鸠杖是一种鸠鸽形的青铜杖首,下端嵌接木杖,用以手持。例如2000年出土于忠县宣公墓的这件汉代铜鸠杖首,长14.3厘米,宽4.5厘米,高9.6厘米(图一)。鸠首长弯嘴,双目凸出,勾喙紧闭,长尾平伸,遍体饰羽毛,细腻传神。整体画面感极强,神态优美。

鸠 仗 从 容

图一

关于鸠杖的起源,大致认为鸠乃“不噎之鸟”,汉朝时皇帝将鸠杖赐予古稀之年的老人,防其食呃、免其赋税、怯病强身、延年益寿。后世演化为桃木手杖,成为了寿星手中的吉祥物。

然而出土的鸠形杖首中,绝大多数都是青铜质地,间或有陶制、木制等,玉质的鸠杖首就十分罕见。传世散见的玉鸠杖首,亦多为元明之际的仿古之器,唐宋即珍,遑论两汉?可谓是寥寥无几。

不过因缘巧合,笔者于2018年的秋季,从台湾藏家手中购得了一件青黄玉质的鸠杖首(图二),长8.7厘米、宽2.0厘米、高4.5厘米,鸠鸟圆首长身,双睁圆目,短喙紧闭,头部光滑莹润,身修长,生双翼,间饰鳞纹及长羽纹,翼尖并拢,尾长而下垂,整体神态从容,静穆可观。鸟身斑斑沁色,黄褐间杂,右翅前端又似有火燎之痕迹,沁入肌理。整体包浆浓厚,显见传世之久矣。

鸠 仗 从 容

图二

笔者初时不以为意,只当做明代仿古之作,惟黄玉种难得,可取其优。忽然有一日翻检资料,发现苏州文物商店已退休的杨震华老师编著了一本《古玉发微》,封面一件“神鹰擒兔立件”颇有几分眼熟(图三),细细品味,愈发觉得相似,尤其神鹰圆润光滑的头部以及双目圆睁、短喙紧闭的雕刻特点,与笔者的这件玉鸠几无二致!神鹰擒兔立件原为苏州博物馆旧藏,书中断代为六朝时期,并且杨老师写下了如下的鉴定要点:

一,包浆凝厚温润,黑褐色沁渗入肌理,且层次过渡自然,可见时代久远。

二,此件借鉴和吸收六朝石刻风格及技法,其造型丰满神秘,雕琢洗练细腻,动态神形刻画精妙,与汉代石雕古朴稚拙的风格不同,亦区别于隋唐玉器以写实为主的风格。

鸠 仗 从 容

图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72年旧金山艺术博物馆曾出版过一本著名古董商埃弗里·布伦戴奇珍藏的中国玉器,书中第62页,收录了两件汉代玉鸠杖首(图四)。笔者收藏的这件与之相比,确实从容有余而灵动不足——虽然五官神态都十分相似。故而定为六朝时期,还是较为妥当的。

鸠 仗 从 容

图四

六朝时期是中华文明史上的大动荡大融合时期,也是中国玉器史上的大低谷时期,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实物少之又少,几无可资参考之处。笔者这件无意间所得的六朝玉鸠杖首,恐怕还能够为这段特殊时期的玉器资料略做补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