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癱都一樣嗎?有哪些區別?如何治療?醫生告訴你答案

腦癱在臨床上可以分為幾種常見的類型:

一、痙攣型

痙攣型腦癱是發病率最高的類型,有60-70%的腦癱都是痙攣型腦癱。痙攣性腦癱主要是肌張力高,以錐體系受損為主。表現有上肢背伸、內收、內旋,拇指內收,軀幹前屈,下肢內收、內旋、交叉、膝關節屈曲、剪刀步、尖足、足內外翻,拱背坐,腱反射亢進、踝陣攣、折刀徵和錐體束徵等。

腦癱都一樣嗎?有哪些區別?如何治療?醫生告訴你答案

痙攣型腦癱可分為痙攣型四肢癱、痙攣型雙癱、和痙攣型偏癱。

痙攣型雙癱的主要表現為下肢症狀,下肢的症狀比較嚴重一些。智力和語言水平還是不錯的。

痙攣型偏癱是一側肢體功能出現問題,另一側是正常的。

痙攣型四肢癱是運動障礙基本對稱發生在兩側肢體和軀幹,四肢受累程度相似。

二、不隨意運動型

以椎體外系受損為主,包括手足徐動型和肌張力障礙。

腦癱都一樣嗎?有哪些區別?如何治療?醫生告訴你答案

通常表現為頭部和四肢不停的晃動,難以自我控制,表情奇特,擠眉弄眼。頸部不穩定,流口水,吃東西困難,在嬰兒時期通常是肌張力低下。長大後會出現語言方面的障礙,出現發音不清楚的情況。這種類型治療比較困難,他是肌張力不穩定,比如緊張時肌張力非常高,放鬆下來,肌張力又會鬆軟下來。

三、共濟失調型

以小腦受損為主,主要特點是由於運動感覺和平衡感覺障礙,造成的不協調運動。兩腳左右分離較遠,步態蹣跚,方向性差。運動笨拙、不協調,可有意向性震顫及眼球震顫,平衡障礙、站立時重心在足跟部、基底寬、醉漢步態、身體僵硬。肌張力可偏低、運動速度慢、頭部活動少、分離動作差。走路來回晃,不能走直線等等。智力也會受損。

腦癱都一樣嗎?有哪些區別?如何治療?醫生告訴你答案

四、混合型

具有兩型以上的特點就是混合型。

正規的康復訓練是治療腦癱的主要方法,所有類型的腦癱都需要持續的康復治療,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做手術,希望能一勞永逸。手術雖然能更好的改善患兒的肢體形態,為康復創造更好的條件,但是康復訓練也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幾種手術的治療:

1、選擇性脊神經後跟切斷術:

全面調整患者的肌張力,適用於痙攣雙癱或者四肢癱的患者。

腦癱都一樣嗎?有哪些區別?如何治療?醫生告訴你答案

2、周圍神經縮窄術:

適用於局部的痙攣,將周圍神經部分切斷後,降低肌張力,對單群肌肉痙攣效果確切,可以精確到支配肌肉收縮的每一束神經,而對正常肌肉的肌力無影響,適用於痙攣症比較單一,局部痙攣的患者。

腦癱都一樣嗎?有哪些區別?如何治療?醫生告訴你答案

3頸動脈外膜剝脫術:,通過改善腦供血,降低交感興奮性來扭轉痙攣,能改善因腦發育不良導致的流口水、斜視、言語不清等症狀。適用於難治的混合型腦癱和手足徐動型腦癱患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