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把握好說話的技巧,才是和人溝通的關鍵

真正的說話技巧不只是會說,還要會聽

大家都知道,說話的目的是表達個人的思想和意念。大部分人都有想要表現自己,說出自己主張的強烈慾望,倘若有人能滿足他的自我表現慾望,聽說者對說話的人而言,必將其視為朋友而大受歡迎。

打一個比方,假如你是一個做生意的人,若接到了一個客戶的投訴時,該怎麼辦呢?首先你得站在客戶的立場,耐心且冷靜的傾聽,知道對方把話說完。有些訓練有素的推銷員說過:“處理客戶的投訴時,80%的時間要用來聽話,20%的時間用來說話。”任何一個顧客來投訴,無論多大的脾氣,只要我們耐心的聽,鼓勵他把心中的不滿全都發洩出來,那麼他的脾氣就會越來越小,只有恢復了理智,才能慢慢的調理接下來的問題。因為衝動而失去理智顧客,在慢慢冷靜下來時,會多少有點後悔,這比我們當頭批評要好的多。

心理學:把握好說話的技巧,才是和人溝通的關鍵

但傾聽和聽見並不是一回事。聽見只是聽覺系統收到了聲音,很多人都能聽見聲音,但他們不能“傾聽”,也就是聽見並理解。比如,當你在看書的時候,會聽到很多聲音,

但你未必會注意這件事,有時當人們聽到聲音,並且“看起來”像是在傾聽,但實際上他們只是對內在的聲音產生興趣,這種現象就是“假聽”。交談中必須要交換意見,才能順利進行。應在坦誠交談後,才陳述自己的意見,倘若不遵守原則,可能會造成各自說各自的情形,最後導致話不投機,損害了人際關係。然而我們經常由於熱衷談話,而忘卻了這個原則,雖然沒有惡意,但是還是打斷了別人講話的情形。比方說,對方正在提問題時,你打岔說:“其實我早就想到這一點了”或者對方反問之時,你連忙否認:“不!不!”像這種談話方式,很容易引起他人的不滿,應該等待他人說完,在去指出其不足之處,或提出自己的意見。在工作上普遍受歡迎的人,就是了解了如何去傾聽。總之,說話時人與人之間的思想傳遞,交流感情的基礎方式,但是真正的說話技巧不止是說,還要會聽。

心理學:把握好說話的技巧,才是和人溝通的關鍵

閉上嘴巴,獲得威望

在研究說話這門藝術時,第一要先學會“少說話”。也許有人會反駁:“既然人人都要少說話,那麼還要研究說話幹什麼?”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少說話是美德,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只能少說,而不能不說。既要說話,還要說的少,更要說的好。這才是好口才。

大家都明白言多必失這個道理,說的越多,就顯得越平庸,說出蠢話的幾率就越大。其次,不止內情,就不要去胡言亂語。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不要隨便說人家短處,揭秘他人隱私。首先你要知道,你所知道關於他人的事情並不可靠,也會有許多你不知道的苦衷,當你不分黑白的把這個事情說出去,事後你瞭解了真相,還能更正嗎?一句在適當時機,適當對象面前所說的好話,都是靠積累出來的經驗。只要不斷磨練,說話的能力才能高人一等。所以大家在說話前要三思,謹言慎行,這才是關鍵。

心理學:把握好說話的技巧,才是和人溝通的關鍵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說話比做文章還難,做文章,還能再三修正,讀文章,可以細細體味,慢慢研究。而說話則不一樣,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所以在與人對話時,應該刻意留神。要說的話,事先想好,說話時,要一定神,邊說邊注意他的反應是贊成還是不以為然,隨時調整你的說法。如果他是一幅神情不屑,不願傾聽的樣子的時候,那麼你就要想辦法收尾了。如果發覺他樂於接受,你就直接單刀直入,不要再繞什麼圈子,如果他要插眼,就讓他發表意見。再如,他說“好的,以後再談吧”,這是不肯接受;“好的,就按照這個吧”這是完全接受。

對人表示態度,也要有個分寸,你以為可以辦到的,回他一聲“我去試試,但不能保證成功”;你以為辦不到的,回他一聲“這個事情太難,恐怕辦不到”,總之,話說的不要太肯定,太肯定的回答會容易造成不歡而散的後果。一切回答,要有迴旋的餘地,即使做不到也不會造成有害的後果。

心理學:把握好說話的技巧,才是和人溝通的關鍵

人與人之間的好感很難得,惡感很簡單,與人對話,必須謹慎說話的方式要符合對方的個性,才會產生作用。

如果大家還有什麼想法的,歡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