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廣記》卷五十二神仙記陳復休等

神仙五十二

《太平廣記》卷五十二神仙記陳復休等


陳復休

陳復休,號陳七子。貞元年間,來到褒城居住。耕地打柴,與平常人沒有什麼不同。他像五十多歲的人,有很多變化的法術。褒城有喜歡多事的青年人,奉承陳復休的有五六人,他們常常為陳復休安排酒食,以求學到他的法術,總是很殷勤。陳復休與他們約定說:“我出西郊,走路能趕上我的人,我就把法術教給他。”陳復休慢慢走,一群年輕人奔跑著追趕他,始終沒能趕上,就停止了,所以沒有學到他的法術的人。後來陳復休進入街市,眾人又不停地討好他,陳復休與他們一起走到郊外,坐在大樹下。道術還沒傳完畢,陳復休忽然暴死,一會兒的工夫就發臭變壞了。大家都嚇跑了,沒有人敢回去看他。從此眾位年輕人都不敢求他。他還常常在市中飲得狂醉。褒帥李讜發怒把他關押在獄中,想要治他的罪。陳復休被刑具鎖得很嚴密,忽然不吃東西而死去,不久就臭爛了,蟲蛆隨膿血流出,就被棄於郊外。但不久陳復休又回到家裡,又在市中。李讜時時以特殊禮節相待,為他在褒城江南岸修築房屋,送給他很多東西,陳復休一點也不收受。河東柳仲郢、相國崔墀、燕國公高駢,指揮三州,都有很高的威望,而對他深加禮敬,不斷給他寫信送禮,陳復休也是什麼也不接受。只接受了鶴氅布袍卻把它放在那裡,也不曾穿著。昌明縣令胡仿平常以師侍事奉他,將赴任,留下五千錢,為陳復休買酒。陳復休笑而不取,他說:“我的金玉很多,遺憾的是不能用。”把鋤頭交給胡仿讓他刨地,不到二三寸,金玉錢貨就隨著鋤頭刨出。他說:“人間的東西,本來就像這樣遍地都有,只是世人天賦本分有一定,不該多取。如果我用錢財,難道有限度約束嗎?”胡仿去昌明,陳復休在仙流江上為他餞行。陳復休手指沙中,讓胡仿取酒器。胡仿抓沙有幾寸深,找到五六件器皿。喝完酒,又把器皿埋在沙中。又戲謔地說:“我在沙中曾經藏著果子,現在也應當還在。”又讓胡仿取果子,都得到了。蜀相燕公派人送書信到褒城住所召請他,陳復休和使者同一天離開褒城,但使者十多天以後才到,陳復休當天已經到了成都,而又拿出一個陳復休與使者一起走,不曾相舍。燕公盤問使者,更加以奇人對待陳復休。陳復休曾在巴南太守筵席中被酒妓所侮,陳復休笑著看酒妓的臉,不一會兒,酒妓的臉上就長出數尺長的鬍子。酒妓向太守哭訴,太守替酒妓道歉求情,陳復休拿來一杯酒唸了咒語,讓酒妓喝下去,很久,酒妓顏面如舊。又有一丸藥,投到水中,沉浮旋轉,任憑人們指揮呼叫,或隱或顯隨意變化。類似的法術極多,不能全記載下來。中和五年,皇帝回京,陳復休也來到京城。晉公田軍容問京國有幾年安寧,他說:“二十。”果然從問話後二十天,皇帝再次出行陳倉。後來在路途中,陳復休給田晉公寄詩說:“夜坐空庭月色微,一樹寒梅發兩枝。”等到皇帝到梁洋,邠帥朱玫立襄王監國,寒梅兩枝應驗了。自從護衛皇帝到都城,多半在西縣三泉褒斜附近駐紮。陳復休的法術,一向為人所傳說。後來陳復休被人把手釘在柱子上,馬上就有人把釘子拔掉救他,竟沒有傷痕。一年以後,陳復休死在家裡,葬於江南山下。過了幾個月,好事的人掘開他的墓,什麼也沒有。有人看見陳復休在長安。皇帝車駕駐在華州,陳復休也到興德府了。

殷天祥

殷七七,名叫天祥,又名叫道筌,曾經自稱七七,俗人多數叫他七七,不知是哪裡人。他在全國到處走,有人說很久前見過他,估計不出他的年齡。他臉白有光,好像四十多歲的人。他每到一處有時更換姓名沒有一定。曾經在涇州賣藥,當時靈臺蕃漢瘟疫盛行,得到藥的人,藥入口病就好,都把殷七七稱作神聖,殷七七得到錢卻把它施捨給別人。又曾經醉於城市間。周寶過去在長安就認識他。不久,周寶作了涇原節度使,以重禮筵請殷七七,想學到他的道術房中之事。等到周寶奉調鎮守浙西,幾年後,殷七七忽然來到,還是賣藥。周寶聽說殷七七來到又驚又喜,召他前去,以師禮尊敬得更加隆重。殷七七每天醉了就唱道:“彈琴碧玉調,藥煉白硃砂。解醞頃刻酒,能開非時花。”周寶常讓他試驗,全都有靈驗。殷七七又請求種瓜釣魚,好像葛仙翁似的。鶴林寺的杜鵑樹,高一丈多,每到春末花開爛漫。寺裡的和尚互相傳說:貞元年間,有個外國和尚從天台來,盂缽中用藥養著杜鵑花根來種它,自那以後遮蔽掩飾,花院上鎖緊閉。當時有人窺見三個女子,紅裳豔麗,一起在樹下漫步。有擅自採花折枝的人,一定被女子作怪致禍。俗人傳說女子是花神,所以人們共同像愛惜寶貝一樣愛惜杜鵑,因此繁盛超過普通花卉。杜鵑花要開時,周寶就派人探報分數,節度使衙門中的賓客幕僚和官屬,就連日觀賞。其後全城男女以及四方之人,無不載酒以縱情漫遊為樂。連春入夏,從早到晚,里巷之間,近於荒廢正業。有一天,周寶對殷七七說:“鶴林寺的杜鵑花,天下奇絕。常聽您說能使不到時令的花開,這杜鵑花能開嗎?”殷七七說:“可以。”周寶說:“現在重九(九月初九)將近,能符合這一天嗎?”殷七七就提前兩天前往鶴林寺,住在那裡。中夜,有女子來對殷七七說:“道者要讓這杜鵑花開嗎?”殷七七就問女子是什麼人,深夜到這裡來,女子說:“我被上天所命,下界管理此花。然而此花在人間已超過百年,不久就讓它回閬苑去。現在為有道者使它開花,不是有道者沒有誰能來感動我。”於是女子一瞬間就不見了。來日早晨起來,寺裡的和尚們一下子被花蕊初綻驚呆了。到初九那天,花開得爛漫如春。於是把這件事報告了周寶,周寶與全城官民都感到驚異,遊賞又如春天期間。幾天以後,花一下子都不見了,也沒有落花在地上。後來殷七七偶然到一官僚家,正趕上會聚賓客,主人和客人都跑來簇擁他。有勸酒的歌妓,對殷七七很輕視侮慢。殷七七就對主人說:“想要用兩個栗子作為酒令,可以嗎?”大家都很歡喜,認為一定有好玩的法術,有助於歡樂。於是用栗子傳巡,接到栗子的人都聞到異香而驚歎,唯有勸酒時譏笑殷七七的兩個人,接到栗子後,變作石子粘在鼻子上,拉扯不掉,只說汙穢的氣味不可忍受。兩個人一同起來狂舞,花鈿首飾掉落地上,相次悲啼,臉上的胭粉顏料紛紛淌下來,正當優伶們一時亂舞,鼓樂都自動發聲,還很合乎節奏,曲子終了而舞仍舊不停,整個入席的人都笑得絕倒。過了一會兒,主人向殷七七道歉祈求。又過一會兒,石子從歌妓鼻子上掉落,又變為栗子,嗅之有奇異的香味,至於花鈿首飾和粉黛又全都像原來那樣,毫無缺損,大家全都恭恭敬敬地侍奉他。殷七七又斟水變酒,削木變脯,讓人退著走,指船船就停,呼鳥鳥自墜,唾魚魚就活。撮土畫地,描繪出山川形勢,折茅聚蟻,變為城市。人們有曾經去過的地方,見到殷七七的畫變成的城市,覺得歷歷在目全都很像,只不過稍微狹小罷了。所有各種法術不可勝記。以後二十年,薛明、劉浩作亂,周寶向南奔到杭州,而周寶總管軍務和政務,用刑殺死無罪的人。前任上饒州牧陳全裕經過周寶轄區,就羅網罪名殺害了他,把陳全裕全家老小全部殺光。周寶八十三歲時,筋力還很健壯,妻妾上百,他把殷七七的法術全學到了。後來因為無辜而死的人以及陳全裕作祟,有一天周寶突然死了。殷七七在劉浩軍變的時候,在甘露寺被推落北崖,掉到江中死了。其後,有人看見他在江西十餘年賣藥,入蜀以後,沒有人知道他到哪裡去了。鶴林寺犯兵火被燒掉,杜鵑樹也失去了根株,真回閬苑了。

閭丘子

有個滎陽人鄭又玄,是名門家子弟,住在長安城中,從小和鄰舍閭丘氏的兒子一起在師氏那裡讀書。又玄性情驕傲,大抵因為自己門第聲望清高尊貴,而閭丘氏貧寒低賤的緣故,往往戲耍而且嘲罵閭丘子說:“閭丘氏不是我的同類,而我和你一起向老師學習,我即便不說,你難道心裡不慚愧嗎?”閭丘子默然流露出慚愧的神色。過後幾年,閭丘子病死。過了幾年,鄭又玄以明經科考得中,其後調補到唐安郡任參軍。到官以後,郡守命他代理唐興縣尉。同舍有個仇生,是大商人兒子,年紀剛夠二十,他家的資產數用萬計。每天與又玄見面,又玄累次接受他贈送的金錢財物,常與他聚飲出遊。然而仇生不是士族子弟,所以鄭又玄也不曾禮貌與仇生交往。曾經有一天,又玄設酒席聚會高朋,而仇生沒得到邀請。等酒喝盡興,有人對又玄說:“仇生和您一起住一起宴會,而仇生沒能參與這次聚會,難道你沒有過失嗎?”又玄覺得慚愧,就去召仇生。仇生來了,又玄用大杯斟酒給仇生喝,仇生推辭說不能全飲,堅持辭謝。又玄發怒罵道:“你是個市井之民,只知錐子和刀罷了,為什麼超越本分住在官舍呢?況且,我和你為伍,實在是你的幸運,又怎麼敢辭酒呢?”於是振衣而起,仇生羞愧得很,低著頭退出去,立刻辭去官職關起門來,不與人往來,經過幾個月就病死了。第二年,鄭又玄罷了官,在濛陽郡的佛寺僑居。鄭又玄平素喜好黃老之道。當時有個吳道士,憑道藝出名,住在蜀門山。又玄認為吳道士風格高尚,就騎馬跑去拜見,希望做吳道士的門下弟子。吳道士說:“您既然敬慕神仙,應當在山林里居住,不要在塵俗之中做偽詐之事。”又玄高高興興地拜謝說:“先生真是有道之人,我願在您左右作差使,那可以嗎?”道士答應了,就把他留下來。前後十五年,又玄學道的志向漸漸鬆懈下來。吳道士說:“你不能堅定學道之心,白白地住在山林之中,沒有什麼補益了。”又玄就告辭離去。在濛陽郡嬉遊很久,其後向東走去長安,途經褒城,住在旅館裡,遇到一個十多歲的小童,相貌很清秀。又玄跟小童說話,那個小童很有智慧和辯才,千轉萬化,又玄自己認為不能趕上他。不久,小童對又玄說:“我和您是多年的老朋友了,您記得我嗎?”又玄說:“忘了。”小童說:“我曾經生於閭丘氏門中,住在長安,與您一起跟老師學習,您因為我貧寒低賤,就說‘不是我的同類’,後來,我又作仇家的兒子,在唐興縣作縣尉,與您住在同舍。您接受我金錢財物很多,然而您不曾以禮貌待我,罵我是市井之民。為什麼您驕傲得如此過分呢?”又玄很驚訝,於是拜了兩拜道歉說:“這實在是我的罪過啊。然而您不是聖人,哪能知道三輩子的事情呢?”小童說:“我是太清真人。上帝因為你有道氣,特意派我降生到人間,與你作朋友,將要傳授真仙的訣竅,但是你因為性情驕傲,總不能得其道。唉,可悲呀!”說完話,小童忽然不見了。又玄明白了那些事以後,很慚愧怨恨自己,終於因為憂愁而死。

張卓

張卓是蜀州人,唐朝開元年間以明經科考取進士,回蜀探親。他只有一頭驢,衣服和書籍都放在驢背上,沒有空閒可騎,只得趕著走。取便道從斜谷中走了幾天,將要到洋州,驢忽然狂奔進入竹林深處,找不到它。這時天色將晚,又沒有人家,張卓想睡在林子裡,又怕虎狼。這天夜晚月光明亮,大約走了幾十裡,找到了大路。再走三二里,看見一個大宅院,紅色的大門朝西開。天亮以後,有個小童從大宅出來,張卓就去討水喝。童子回去,一會兒,看見一個人戴著紅色帽子穿著高底鞋,拄著手杖出來。張卓快步上前向他行禮,大仙說:“我看你是塵世中的人,為什麼到這裡來?”張卓就詳細地向他敘述了一遍經過。大仙說:“這是有緣啊!”就讓他坐下,給他一杯水。這水香滑清冷,張卓喝了,覺得身體輕健。又擺設美味讓他吃完,到西院去沐浴,拿一箱衣服讓他穿。大仙說:“你的仙骨沒有成,按緣分應當留在這裡。我有個女兒,打算把她許給你。”張卓起身拜謝,這天夜裡完成婚禮。過了幾天,張卓忽然想起家來。仙人給張卓兩道朱符兩道黑符:“一道黑符可以貼到頭上,進入人家能夠隱形;一道黑符可以貼在左臂上,千里以內的東西,可以伸手把它取來;一道朱符可以放在舌頭上,如果有不能打退的人,就張開口給他看;另一道朱符可貼在左足上,就能縮地脈以及抵拒不同尋常的人。但是不要依仗靈符,自己就顛狂起來呀!”張卓來到京城,看見一個大宅院,人馬駢盛。張卓進入大宅,經過好幾道門,到了廳堂,看見鋪陳羅列,滿堂賓客。又在帳子裡看到一個盛裝打扮的女郎,年紀約有十五六歲。張卓就領著她,潛藏在中門以內。這時,聽見整個宅子都嘈雜喧譁,說是相公丟失了小娘子,把這件事奏報皇帝,皇帝下令讓羅公遠、葉法善二位天師到宅尋找。葉天師踏步唸咒,噴水化成一條黑氣,直到張卓面前,看見一個年輕人拉著女郎的衣襟。相公一見大怒已極,命人上前捉拿他。張卓就舉起左臂,捉他的人好像被牆壁隔擋,始終不能靠近他。人們急忙用狗馬的血去潑他,又用刀劍去擊刺他。張卓就張開口,刀鋒劍刃被折斷。接著皇帝又命使者傳宣旨意,說要將人頭進獻皇上。張卓聽到就害怕了,於是脫下左腳上的鞋,伸出腳去推他們。相公以及羅葉二位天師,連同宣詔的使者,都仰面倒在地上。葉天師說:“剛才來時我一進門,就見到一股不同尋常之氣,等到他張開口,果然有太乙真人的使者。相公只要找到愛女,何必苦苦害他。”張卓就放開女郎。皇上派衛兵把他送回原來的那座山。仙人曳杖在途中說:“張郎不聽我的話,馬上就遭受羅網了。”侍衛的兵士還跟著他,仙人就用拄著的柺杖在地上一畫,變成一條大江,波濤浩淼,有二三里地寬。張卓的妻子把霞帔搭在水上,片刻之間,就變成一座飛橋,在半天空上。仙人在前邊走,張卓跟著,他的妻子在後面,三個人登橋而過。空中飛橋隨著他們的腳步,走過之處馬上就收回。只見蒼莽群山從四處圍合,萬重峭壁刀削一般,人們都遠遠地給他們行禮。衛士回去奏報唐玄宗,不久,唐玄宗打發使者到山裡祭祀他們。於是人們把這座山叫作隔仙山,在洋州西六十里,現在還在那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