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如此繁荣,为何没有发生科技革命?

中国古代科技冠绝于世,这个观点并非中国人自吹自擂。虽然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确有“天朝上国”的傲慢,但却少有人关注古代科技领域。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是从一个外国人开始的,也就是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传统的史学研究里,主要关注的方向是总结政治得失,奇淫技巧向来不是主流。就像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一样。中国古代没有科技这一说,也不重视科技发展,虽然“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读书的内容是《四书五经》的道德修炼,而读书的目的则是“学而优则仕”。但到了近代,科技落后造成的中国经济文化全方位的落后,才使得中国人逐渐重视科技来。

李约瑟在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中对中国古代科技推崇备至,这也极大地满足了中国人一贯的虚荣心。但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也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问:“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中国古代科技如此繁荣,为何没有发生科技革命?

我们可以为祖宗的荣耀喝彩,也可以因曾经的巨大成就而自豪,但同时也要切记近代的落后,为之反思。

关于“李约瑟之问”的观点有很多,都有几分道理。而这里,我重点聊聊个人以为最重要的三个原因!

第一,语言的局限性

这一点个人认为是非常根本性的因素,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它直接地影响了其使用者的思维形式。虽然我不认同分析哲学认为的“哲学即语言”,但我也非常认可语言对于思维的重要性。

汉语是表意文字,是一种“自然文字”,它的创造逻辑来源于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总结,是直接描述。但实际上客观世界的复杂性是极难用笔画体现的,更重要的是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抽象名词,其笔画创造就显得极为艰难。与此对应,表音文字是完全的“人造文字”,没有客观物体的外形作为参考,必须具备一套严密逻辑作为创造的基础。这个天然的逻辑基础促进了使用者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是数学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自然科学之母。而中国人逻辑思维的短板,限制了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进步和系统化,导致中国古代只有发明,却终究不能形成系统性的科学。

中国古代科技如此繁荣,为何没有发生科技革命?


另一方面,表意的汉字由于学习难度太大,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言白分离的现象。口语是即时性的,是底层劳动人民的交流工具。而文字是可以传承的,是士大夫的专属工具。人类的知识本质上需要文字进行传承,这就造成了劳动人民的经验不能体现在文字上,进而变成知识。而士大夫的知识不能被劳动人民所认识,并在实践中论证。这种现象就是文化隔离。


第二,制度铸造高墙

中国古代能长时期保持繁荣得益于制度,当一个人找到了一个有效的方式时,就很难打破自己的惯性思维,去冒险寻找其他方式。所谓“穷则思变”,“穷”常常表现为变革的充分条件。中国古代能保持文明不间断,能持续性地产生大帝国,能保持大疆域下的中央集权,这都是其他文明系统里未曾办到的事。可以说,中国古代历史里,是土地生产文明的巅峰。

在所有的制度里,最突出的就是“科举”。科举制度帮助中国人打破了统治半径的制约,在辽阔的疆域里、在低效率的信息传播下,依然能形成高度的中央集权。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稳定的统治秩序,使得“唐宋元明清”这样的大帝国持续性产生。在这种辉煌成就下,整个东亚都以中国为中心,实现了“万邦来朝”的繁荣局面。但另一方面,这也成为了中国人的“历史包袱”,直至今日我们依然习惯于谈论“复兴”,而不是“开创”。卓有成效的中央集权政府和统治秩序,使得中国人不可能放弃原有的社会组织方式,不可能越过固有的高墙。

中国古代科技如此繁荣,为何没有发生科技革命?


第三,重“方法论”轻“世界观”

通俗一点说,中国核心文化思维里,更倾向于解决问题的“功利主义”,而轻视没有具体效用的理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学,它的理论本身几乎全部是一套方法论体系,旨在解决社会领域的问题。至于自然世界是如何构成的,为何会表现出诸多现象,都不在其考虑之列。所以大多数中国人常常秉持着这样的思维习惯:有些问题即使弄清楚了又能如何?对于实际生活有什么帮助?这种固有观点也弱化了中国人的探索积极性,使其缺乏创造力,更倾向于固定的生活模式。包括读书这件事情,我们的目的一直是功利性的,而不是探索性的。知识对于我们而言是获取权力和财富的通道,而不是本能求知的欲望。

儒学的方法论体系主要是“修齐治平”的范式,这一套理论是道德修炼之路。一门道德学说里,它的关注对象永远是人类社会,因为自然世界是不讲“道德”的。但是宗教思维不同,宗教思维的根本是“世界观”(世界是从“神”的手上被创造而来)。所以说,宗教思维下的人,会天然地思考世界从何而来这种“无用”的问题。当然,宗教的世界观是直觉的,倡导的方法论是局限的。但当西欧重新发掘出古希腊哲学的时候,他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完成了全新的塑造。

中国古代科技如此繁荣,为何没有发生科技革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