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科幻大片”更難的是“價值觀大片”

比“科幻大片”更難的是“價值觀大片”

1839年7月,一艘從古巴出發的西班牙雙桅帆船Le Amistad 號飄到了美國紐約附近的海灘。船上沒有成堆的金銀幣,也沒有古巴特產-蔗糖,卻載滿了幾周前海上暴動成功的黑人以及兩個被俘的西班牙“業主”。

這些黑人被負責美國海岸警衛的美國海軍俘獲後,就在紐約被關押和審判,法庭交鋒從地方法院一直幹到最高法院。爭論的焦點在於這些黑人是自由人還是奴隸,他們的反抗是或否合法。

一個簡單的事實是:這些人最初是在西非被非法綁架,進而非法進入古巴奴隸交易市場(當時西班牙、英國、美國都已立法禁止海外奴隸交易,但國內奴隸交易還是合法的),只要證明他們來自非洲,並非生而為奴或因債務原因自願為奴,他們就能獲得自由。

而與此同時,西班牙“貨主”的利益以及南方蓄奴州的理念就會受到相當的挑戰。

在律師、廢奴主義者和剛卸任的美國總統John Quincy Adams(昆西亞當斯,美國國父之一約翰亞當斯的兒子)等一干人的共同努力下,官司艱難的打贏了。

然而,此案卻成為了美國南北戰爭的導火索之一。

以上,來自於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在1997年根據真實歷史事件導演的一部電影《Amistad》,(中文譯名”勇者無懼”或”斷鎖怒潮” ,豆瓣評分8.2,主演:摩根弗里曼,安東尼霍普金斯,馬修麥康納…)

比“科幻大片”更難的是“價值觀大片”

全片的高潮是最高法庭辯論時前總統亞當斯的長段發言

比“科幻大片”更難的是“價值觀大片”

而其中最震撼的一段,我認為是:

“Yet,if the South is right, what are we to do with that embarrassing, annoying document: "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What of its conceits?"All men...created equal," "inalienable rights," "life," "liberty," and so on and so forth? What on earth are we to do with this?

......

We desperately need your strength and wisdom to triumph over our fears, our prejudices, our-selfness. Give us the courage to do what is right.

And if it means civil war, then let it come. And when it does, may it be, finally, the last battle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如果,南方是對的,那我們在獨立宣言裡面說的人人生而平等,人權,自由 這些理念…我們如何去面對??

......

先賢們請給我們勇氣去面對這一切,如果這意味著內戰,那就來吧,希望這是美國革命的最後一戰)

瞭解美國曆史的人可能知道,早在獨立戰爭的年代,美國南北方的經濟結構和社會狀況就是不同的,佐治亞州,南卡羅萊納州這些更靠近加勒比地區的南部州歷來是蓄奴的,而北方州的清教徒們從一開始對此就嚴重無法認同,這違背了他們的宗教理念。

當年,起草獨立宣言的時候,如何看待奴隸問題就是獨立宣言的爭論焦點,十三州聯盟抗英一度因為這個問題談不下去。

然而,當時“大敵”當前。

在面對英國人的徵稅和不公平貿易待遇,和追求殖民地獨立權等更迫切的問題時,急需要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的美國開國先賢們對這個問題策略性地選擇了“不爭論”

開國以後,繼續“不爭論”的妥協方式是:“一國兩制”,南方蓄奴,北方自由人。

然而,定時炸彈總是要爆炸的,更何況這個問題是面對立國合法性的靈魂拷問。

眾所周知,80年後,南北戰爭。

對美國來說,這是一場比開國之戰更慘烈的價值觀之戰。

可以說,至此美國才完成了它作為一個國家的精神獨立和思想統一,以及以此為基礎奠定未來國家更長久更迅猛發展的人文土壤。

獨立戰爭以後,美國經濟一路狂奔,不再糾結!

這部片子告訴我們

1)定時炸彈無法迴避

2)一國兩制行不通

3)誰說價值觀不重要!

這是一部“價值觀大片”,背景是更為恢弘的歷史選擇和代價。

我覺得拍一部“價值觀大片”比拍一部“科幻大片”要難的多!

《流浪地球》拷問過技術和想象力以後....我們的電影什麼時候才能有資格拷問價值觀??

比“科幻大片”更難的是“價值觀大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