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沒有絕望,活著就是希望

上個月讀完了餘華的小說《活著》。

原本想著讀完第二遍或者第三遍的時候再寫,這一放下竟然過去了一個月。這期間有空或多或少的翻了一下,中間也經常回憶和思考這本作品裡面的內容,但終究沒有完整的讀完第二遍。

今天終於鼓足勇氣來寫一下自己讀完之後的所得,不再害怕寫不好而不敢下筆,因為懷左老師曾經說過:先完成,再完美。

今天就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解讀一下這部作品。

創作背景

當時餘華生活在從國民黨統治後期到建國初期的一段歷史,先後經歷過國共內戰、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等社會的變革。

此時他感覺很無力,但又無法改變現實,所以沉湎於想象之中,但又被現實的枷鎖困的無法自拔,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一位憤怒和冷漠的作家,一直以敵對的態度來抗拒整個時代。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經歷的更多,內心的開始沉澱,開始昇華,開始意識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應該去尋找的真理:

作家的使命不是發洩,不是控訴或者揭露,他應該向人們展示高尚。這裡所說的高尚不是那種單純的美好,而是對一切事物理解之後的超然,對善和惡一視同仁,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

餘華正是由於對現實的態度轉變之際,他聽到由史蒂芬·柯林斯·福斯特創作的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的主人公(其實就是福斯特本身生活的真實寫照)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一個接一個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不曾有一句抱怨的話。被歌聲中的內容深深打動,從而決定創作出了這部不朽的作品《活著》。

抒發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的情感。

題目的選擇

在《活著》日文版自序裡,作者提到了一些當時意大利中學生提出的一個十分有益的問題:“為什麼您的小說《活著》在那樣一種極端環境中還要講生活而不是倖存?”

當時餘華是這樣回答的:“對《活著》而言,生活是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而倖存往往是旁觀者對別人經歷的看法。

《活著》中的主人公富貴雖然經歷一生的磨難,但他是以第一人稱來講述自己的故事,而講述自己故事是不需要別人的看法,只需要自己的感受,所以講述的是自己的生活,在那樣極端的痛苦之下自己還能樂觀對待,所以採用《活著》這個既帶有主觀情感又帶有客觀現實的題目。

餘華的回答讓我看到偉大的作品在細微之處也要精雕細琢。

作品內容

整本書就是以富貴的人生經歷為主線,講述了身為地主少爺的他從一個浪蕩、嗜賭成性的公子,終於在一次賭局中,被龍二設下圈套,賭光了家業,從此變得一貧如洗,貧困中母親生命,他前去求醫,但不幸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後來被解放軍所俘虜,經得個人意願放他回家。

回家之後才知道母親已經過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帶大了一雙兒女,但女兒在一次發高燒的過程中不幸變成了啞巴。

回來之後的富貴開始懂得愛惜妻子,心疼兒女,有了擔當,努力撐起這個家。但真正的悲劇也從此和他“不離不棄”。

先是自己上小學的兒子(有慶)因與縣長夫人血型相同,心地善良的他積極前去獻血,而當時的醫護人員極度不負責任,為了救縣長夫人,導致有慶抽血過多而亡;女兒鳳霞與二喜喜結良緣,雖然二喜對她及對富貴整個家都很好,不幸還是降臨,鳳霞在產下一男嬰後,因大出血死在手術檯上;富貴的妻子家珍接連遭受喪子及喪女之痛,本來身體就不好的她也在女兒去世三個月之後撒手人寰;女婿二喜是搬運工,在一次施工時,吊車出了差錯,被落下的兩排水泥板夾死;外孫苦根便隨福貴回到鄉下,生活十分艱難,在一次幹活時,苦根發燒生命,但依然沒有營養的口糧,富貴心疼外孫便給他煮豆吃,不料苦根卻因吃豆子撐死……

最後家裡只剩下富貴獨自一人生活在當下的社會,在苦根死後的第二年買下了一頭即將被屠宰的老黃牛,並給他取名富貴,從此兩個富貴,過上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每次幹活,富貴都會和老黃牛對話來回憶他的家人(家珍、鳳霞、有慶、二喜、苦根)。

晚年的富貴完美詮釋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的超然、灑脫的心態。

生活在物慾橫流大都市的我們更應該具有富貴這種心態,保持初心,不迷失方向,活好當下,做最好的自己。

生活沒有絕望,活著就是希望!

生活沒有絕望,活著就是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