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做到這5點,才有資格談迷茫、無措

當今社會浮躁,人也浮躁,特別年輕人。浮躁狀態下導致,做什麼都不合自己心中的理想,很迷茫,很挫敗。

年輕人做到這5點,才有資格談迷茫、無措

知乎上有一疑問說怎麼評價現在的年輕人?有一高票回答。他說現在的年輕人普遍有一個現象是淺嘗輒止

確實是啊,很多年輕人對很多東西容易產生興趣,投入一點激情,沒看到回報就馬上放棄。三分鐘的熱度,結果導致一直處於不斷的在找出路中、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放棄中惡性循環。

亨利福特:失敗只是重新開始的機會,而這次你會更加明智。

所以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做的不是氣餒、迷茫,而是不斷反思,努力改進,繼續向前,為成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具體可以幾方面入手:

一、做到努力

美國第一夫人奧巴馬.米歇爾一次演講中說:我從不自信的工人家庭之女,到普林斯頓大學的翹楚,再到美國第一夫人。靠的不是財富和資源,而是良好的教育並能努力工作。任何事都有可能。

年輕人做到這5點,才有資格談迷茫、無措

可見,不論從事什麼,上班、創業、打工,都是一份自己的工作,需要的是我們腳踏實地的工作,盡職盡責,把當下自己能做的做到極致,而不是應付,因為結果不會陪我們演戲

請把努力當成一種習慣,而不是三分鐘熱情,每一個你羨慕的收穫都是別人努力用心拼來的,你可以抱怨,也可以無視,但記住:不努力連輸的資格都沒有

一定記得,不努力要青春有何用?

二、學會堅持

天助自助者。唯有不放棄的堅持,才會有更多可能產生。

做什麼事不僅要做到努力,更要學會像每天給手機充電般堅持。

年輕人做到這5點,才有資格談迷茫、無措

主持人何炅曾說:人生就這樣,要得必須要付出,要付出還要學會堅持。而且你要懂得一定來得及。

千萬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沒看到結果就開始厭倦了,找出路。

三、尊重過程

我們不斷成長,不斷成熟,越來越優秀,都是在工作過程中給到我們的,而不是結果給予的。所以每當我們急切渴望結果時,不妨靜下來想想過程能給予的,如果沒了過程,可能也就不存在經歷一說了,也不存在什麼沉澱、紮根。

年輕人做到這5點,才有資格談迷茫、無措

沒過程直接享受結果,間接點講直接在等天上掉餡餅。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有一句話:當天上掉餡餅時,地上會有陷阱等你。

四、時刻學習

現在大多年輕人一旦離開校門,就覺得學習與自己無關,學習已結束。但事實是剛好相反,新時代,學習是我們每個人的剛需。世界變化如此之快,知識更新不斷加速,任何形式懈怠都意味著不負責任的放棄。選擇時刻學習,與這世界共同成長。

曾看到採訪主持人董卿的一個節目,她說:她每晚睡前有閱讀一個小時的習慣,雷打不動。

年輕人做到這5點,才有資格談迷茫、無措

因為如此習慣,才產生了【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這樣優秀的爆屏節目,出乎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學習必須,沒有選擇,因為只有學習了,我們能更好的認識自己,能引發我們思考,能讓愚昧走向聰慧,讓一切不解,都有據可依,讓一切困惑,都有法可循。

五、保持狀態

我們大多數年輕人,做什麼都態度不端正,覺得什麼都應該:老闆應該怎樣、領導應該怎樣、男朋友應該怎樣、另一半應該怎樣等等,總把眼光放在別人身上,很少放回自己身上。其實定期反省就會發現大多數其實做事總不在狀態,沒狀態哪來理想的結果可言。

年輕人做到這5點,才有資格談迷茫、無措

請記得:最好的成果都在最好的狀態下產生的。

做任何事情的過程中,溫度不夠很難影響別人。

人不管做什麼事,狀態最重要,感覺比語言來的快。

社會怎麼浮躁,最終還不是取決於我們凝視它的目光。當下最要緊的是我們把能做的事做到極致,不論在從事什麼,請把努力、堅持、尊重過程、時刻學習、保持狀態當成一種習慣,持之以恆的去執行並保持,這樣也就沒時間迷茫無措了,假若做不到,也請別談什麼迷茫,因為沒資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