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科學的嗎?——中草藥可以治病的祕密

中醫作為華夏民族的國粹,傳承使用歷史已超過千年,為華夏民族的健康與繁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勞,其中藥物治療作為臨床應用範圍廣,效果顯著的特點,為醫師手中的利器,行走在人類抗病驅邪的一線。

醫師通過望、聞、問、切四診,運用八綱辯證法(陰陽,表裡,虛實,寒熱),準確清晰的判斷病症、病因,從而對症下藥,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驅趕病邪於體外,提升人體的正氣,恢復人體健康。

中醫是科學的嗎?——中草藥可以治病的秘密

傳承中醫

上千年的臨床經驗,通過口口相傳或經典記載傳承的方式,對中藥的使用總結了幾個特性,以便後世熟練運用其中的智慧,做到藥到病除,造福百姓。

一、為什麼道地藥材就是比較好?

天然藥材的分佈和生產離不開一定的自然條件。各種藥材的生產,無論品種、產量和質量都有一定的地域性,不同品種意味著其先天擁有能量差異,不同產地意味著其吸收的天地精華的能量差異。

所以自古以來醫家非常重視道地藥材。所謂道地藥材,是經過中醫臨床長期應用優選出來的,不僅歷史悠久、產地適宜、品種優良、產量宏豐,而且炮製考究、療效突出、帶有地域特點的藥材。

中醫是科學的嗎?——中草藥可以治病的秘密

同樣的藥材,在不同的地方功效不一樣

二、中藥對採集時節的要求

中藥的採收時節和方法對確保藥物的質量有著密切的關聯。

因為動植物在其生長髮育的不同時期其藥用部分所含有效及有害成分各不相同,且採集的當下天地所蘊含的陰陽能量不盡相同,因此藥物的療效和毒副作用也往往有較大差異,故藥材的採收必須在適當的時節採集。

中醫是科學的嗎?——中草藥可以治病的秘密

同樣的藥材,不同的時間採集具備不同藥性

三、中藥為什麼需要炮製?

炮製是藥物在應用或製成各種劑型前,根據醫療、調製、製劑的需要,而進行必要的加工處理的過程。

常用的炮製的方法包括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

炮製的目的在於純淨藥材,保證質量,分揀藥物,區分等級;切制飲片,便於調劑製劑;乾燥藥材,利於貯藏;矯味、矯臭,便於服用;降低毒副作用,保證安全用藥;增強藥物功能,提高臨床療效;改變藥物性能,擴大應用範圍。引藥入經,便於定向用藥。

中醫是科學的嗎?——中草藥可以治病的秘密

根據藥性和功能,選擇不同炮製方法

四、中醫可以治病的奧秘

藥物之所以能夠針對病情,是由於各種藥物本身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前人將之稱為藥物的偏性,把藥物與療效有關的性質和性能統稱為藥性,它包括藥物發揮療效的物質基礎和治療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作用。

它是藥物性質與功能的高度概括。研究藥性形成的機制及其運用規律的理論稱為藥性理論,其基本內容包括四氣五味、升降浮沉、藥物歸經、有毒無毒、嚴謹配伍等。

中醫是科學的嗎?——中草藥可以治病的秘密

中藥五大特徵

1、中藥的四氣功能

寒熱溫涼四種不同的藥性,稱四性,溫熱屬陽,寒涼屬陰。溫次於熱,涼次於寒。它因本身所含能量屬性有陰陽偏性,通過調節機體寒熱變化來調和人體陰陽盛衰,從而治癒疾病。

對於虛證、寒證的患者,用溫熱性的中藥補益療效比較顯著。溫熱性藥物具有溫裡散寒、助陽益火、活血通絡、行氣解鬱、芳香開竅的作用,如附子、乾薑、桂枝、紫蘇、當歸、川芎、陳皮、菖蒲等均屬溫熱性的藥物

根據涼者溫之、熱者寒之的中醫治療原則,對於熱病陰傷的患者,用寒涼性的藥物進行清熱、滋陰一般能收到良好的療效。寒涼性藥物具有疏散風熱、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平肝潛陽的作用,如黃芩、板藍根、桑葉、菊花、石膏、知母、丹皮、石決明、鉤藤等均屬於寒涼性藥物。

中醫是科學的嗎?——中草藥可以治病的秘密

四氣功能

除了寒、涼、溫、熱四性以外,尚有一些中藥,藥性平和,四性不明顯,對於寒證、熱證都可應用,這類中藥稱為平性藥物,但是,這些藥物亦有微涼、微溫之分,實質上仍屬於四性的範圍。平性中藥有枸杞子(微溫)、靈芝、燕窩、玉米鬚、黃精、天麻、黨參、茯苓、甘草、雞內金、酸棗仁等。

2、中藥的五味功能

五味是指藥物有酸、苦、甘、辛、鹹五種不同的味道,具備不同的能量傾向。

酸味有收斂固澀作用。一般止汗、止咳、止瀉、固精藥多具酸味,主治多汗、久咳、瀉痢、遺精、遺尿等證。過則傷胃、脾。

中醫是科學的嗎?——中草藥可以治病的秘密

甘味有滋補和中、調和藥性及緩急止痛作用。一般滋養補虛、調和藥性及止痛藥多具甘味,主治虛證、痛證。過則膩膈礙胃,令人中滿。

苦味有清洩、燥溼作用。一般清熱、瀉火、通便、燥溼藥多具苦味,主治熱證、火證、溼證。

辛味藥大多有發散解表、行氣行血作用。一般解表藥、行氣藥、活血藥多具辛味,主治表證和氣滯血瘀證。過量服用則會耗氣傷陰。

中醫是科學的嗎?——中草藥可以治病的秘密

鹹味藥大多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瀉下通腸作用。一般軟化堅硬、消散結塊、瀉下通便藥物多具鹹味,主治大便燥結、瘰癧癭瘤、嘓瘕痞塊等證。過則脈凝冷而變色,能傷脾胃。

3、中醫的升降浮沉機制

升降浮沉是藥物對人體作用的不同趨向性。與疾病所表現的趨向性相對而言的。影響藥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與四氣五味、藥物質地輕重有密切關係,並受到炮製和配伍的影響。

4、藥物歸經原理

常說的“五行配五味”,酸屬木、苦屬火、甘屬土、辛屬金、鹹屬水,代表五種味道入不同的經脈,對這些部位的病變起著主要或特殊的治療作用,藥物的歸經不同,其治療作用也不同。歸經指明瞭藥物治病的適用範圍,也就是說明了藥效所在,包含了藥物定性定位的概念。它與機體因素即臟腑經絡生理特點,臨床經驗的積累,中醫辨證理論體系的不斷髮展與完善及藥物自身的特性密不可分。

中醫是科學的嗎?——中草藥可以治病的秘密

五味入五臟

5、毒性說明

古代常常把毒藥看作是一切藥物的總稱,藥物毒性的含義較廣,毒性是藥物的偏性,又認為毒性是藥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標誌。神農本草經將其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無毒,可久服輕身益壽,中品小毒可少量服用,下品大毒病好即停。

現代一般認為毒性是指藥物對機體所產生的不良影響及損害性。包括有急性毒性、亞急性毒性、亞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變、致畸胎、成癮等。

中藥的副作用有別於毒性作用。副作用是指在常用劑量時出現與治療需要無關的不適反應,一般比較輕微,對機體危害不大,停藥後可自行消失。

6、嚴謹配伍原則

“君臣佐使”是中醫的組方原則。這種組方原則最早見於《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說:“主藥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元代李杲在《脾胃論》中再次申明:“君藥分量最多,臣藥次之,使藥又次之。不可令臣過於君,君臣有序,相與宣攝,則可以御邪除病矣。”

中醫是科學的嗎?——中草藥可以治病的秘密

藥物配伍原則

藥物治療效果有多快多好,同樣殺人速度也可以多快多猛,身為醫者或者老百姓平時的食療養生,我們應該熟知藥物的基本藥性,可讀《神農本草經》,深刻感悟大醫們倡導的藥物使用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唯有使用道地的藥材,科學的配伍,正確的煎煮服用,方可助人養身保全。

中醫是科學的嗎?——中草藥可以治病的秘密

中藥的傳承與發揚需要大家一起努力

如果你對於日常養生及疾病治療有疑問,歡迎私信或留言,小編定知無不言,為你解答。

如果你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最大的支持就是轉發,讓更多的人知道如何自主健康。

歡迎關注本頭條,定期更新中醫養生相關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