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稿滿天飛的時代,堅持原創是否還有必要?

我們知道,在文學界,對於造假這種現象的容忍度很低。讀者花錢買你的作品,不是想看抄來的東西。因此,早幾年著名作家郭敬明陷入抄襲醜聞中,時至今日,仍然沒有擺脫“抄襲者”的稱號。

通稿滿天飛的時代,堅持原創是否還有必要?

說到文學創作,其實自媒體也搭了一點點邊。在這個行業,有一個崗位叫做“文案”或者“編輯”。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蒐羅網上熱點,以及同行寫的什麼題材成為了爆文。用內行的話來說,這個崗位的人,就要在第一時間把他們的文案“扒”下來。不是為了抄襲,而是為了“洗稿”。

把人家寫的爆文文案,扣扣字眼,換個表達方式,拼拼湊湊,又是一篇新文案。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抄襲的表現嗎?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看個新聞,你會發現,很多標題類似的文章或者視頻。點進去仔細一看,文案主體一般是一樣的,不過在文章的切入、過渡及結尾總結部分會有所不同。想來,那些不同的地方才是文案工作者的“原創”吧,所謂的原創也都體現在這些方面了。所以,我現在,對那些堅持原創的文學創作者們越來越佩服了。

通稿現象非常嚴重,我們老闆有一句名言:現在熱點爆炸是有一個週期性的。比如說,現在某個熱點這兩天爆了,所有的人都跑去寫相關題材;等到3個月之後,又到了這個熱點可以爆的時候,然後自媒體人又可以把之前的文案翻出來,刪刪改改,湊成新文案。

我也不知道這個定論是誰下的,也許是某個自媒體資深從業人員。不過單是看字面表達,很像是一種投機取巧的方法。都說,成功是沒有捷徑的。那麼自媒體行業難道是例外嗎?按照這個規律來說的話,還需要什麼原創呢?能爆的熱點永遠都是那麼一些,同行之間洗過來洗過去,洗出多種花樣。隔了一段時間,又開始“炒冷飯”。

我是真的有點搞不懂這個行業了,不過從業之後,意識到了它確實帶給了我兩個好處。一是可以瞭解最新的國家、行業大事,二是胡說八道的能力越來越強了。現在寫起東西來,即使腦海沒有構思,瞎寫也能寫很多。你看,這不又胡寫出來一篇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