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国家的科技繁荣,真的与人才移民有关吗?

一个国家的科技繁荣,真的与人才移民有关吗?

在国内许多人深信不疑,没有美国的移民文化,也就没有现在的美国。于是一些人认为,想成为美国一样的科技发达国家,就必须放开国家之间的人口流动。当然,有偏激者认为,如果每年引进100万外国科技人才,那么,中国不想成为科技强国都难。

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不少网友就发现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的问题。如果是特别厉害的科技人才,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好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不少人希望引进外国人才,他们认为给予外国人永久居留权是没有问题的。这反映了一个问题,外国人才肯定能够给一个国家带来突飞猛进的科技大爆炸吗?

在我们的脑海里面,很容易形成一个固有观点,科技人才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梯子。我们是一个非移民国家,在解决永久居留人员的问题上,一旦走错一步,可能会步步错,最后成为法国积重难返。至少在广州疫情期间,许多平常的防疫小事,因为牵扯到外国人,一个不小心就引起了外国各种抗议。

美国确实存在科技移民,以及工作移民的事情,使人才源源不断流向了这个国家。当前的美国就像是一颗大磁铁一样,吸引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以及欧洲人,到该国移民工作。他们有的人是因为科技身份,成为了美国公民,但是,更多的人不具备科研实力,甚至完全为了美国社会福利寻找法律漏洞去移民。

在美国吸引海外人才移民的过程中,也吸引了大量无关之人,比如科研人员的父母、老婆、孩子,以及他们的子孙后代。可能一名科研人员,给美国带来十个就业岗位,但是他与亲朋好友的关系,引起的相关移民,经过几代繁衍之后,必然会成为美国普通人。因此,吸引科研人员移民,在美国也就成了吸引普通劳务人员的移民。

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的工业体系、研发体系等,也是非常完善的,不亚于英国、德国、日本。当美国准备参加二战的时候,希特勒还为此有不小的担心,因为他明白美国的军事、科技和经济实力。在二战之后,即便没有对德国的人才引进,美国依然不会成为世界科技第二,依然能够守住第一的宝座。

在二战之后,苏联没有大量引进德国人才,但是他依然发射了人类第一颗卫星,并在军事和航天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冷战时期,苏联的科技、工业、经济等,一直是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心头大患。对没有移民文化的苏联,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无可奈何,看着她一步步强大。

二战之前的美国,曾经的苏联,他们对科技移民的接纳意愿不高,依然是世界上科技强国。因为,对于美国和苏联而言,他们拥有健全的教育体系,拥有足够的科研投入。无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来到他们的国家,就能够得到很好的教育培养。这样的培养机制,为两个国家的科技繁荣提供了支撑。

因此,对于美国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她的移民文化,而是她的教育、科研体系。美国每年都培养了大量科学家,他们中不少人成为了美国人。如果美国没有了外国留学生,难道就不会产生本土科学家吗?这当然不是。只要美国教育和科研体系还在,没有了外国移民、留学生,当地每年培养的科学家以及工程师,依然可以支撑美国科技繁荣。

所以,在对待科技科研的问题上,不要盲目相信,科技人才只有引进才能解决,这是错的,重点在于自身是否具备培养科技人才的环境。如果一个国家没有适合培养人才的环境,即便吸引再多移民,也撑不起一个国家的科技在全球的地位,比如,法国、英国和德国,人才移民政策越来越开放,然而科研实力却越来越落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