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區加強京白梨品牌保護和發展

四月春光好,梨花似雪白。眼下,北京市門頭溝區市場監管局正在積極謀劃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梨農增收遠景,從梳理商標推廣、使用、保護等環節入手,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做到監管有力、服務到位,擦亮“綠水青山門頭溝”城市品牌,打造綠色發展聚寶盆。

門頭溝區加強京白梨品牌保護和發展

門頭溝地處北京西部山區,太行山脈與燕山山脈交匯處,總面積1455平方公里,其中98.5%為山區。這裡有北京市最高峰東靈山、次高峰百花山和妙峰山,全年平均降雨526.7毫米,平均氣溫12.9攝氏度,山地的起伏差異形成了獨特氣候環境,盛產的京白梨、大櫻桃、玫瑰花、黃芩等農副產品具有與眾不同的品質和上佳口味,其中京白梨更是眾多名特優果品中的佼佼者,並且是唯一冠以“京”字地方特色品種的水果,曾一舉奪得過世界博覽會水果類銀獎。

京白梨,又名北京白梨,類別屬於秋子梨系的當地原生品種。京白梨起源於門頭溝區軍莊鎮東山村,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生產歷史,至今仍保留有300餘株200年以上的老梨樹,後逐漸被推廣至北京周邊地區栽培。自然成熟的京白梨單果重100~160克,具有果汁多、香味濃、含糖量較高等特點。由於品質好、風味獨特,京白梨在滿清時曾是貢品。

為了保護京白梨品牌,積極開發其市場經濟價值,助推農業增效富民,原門頭溝區質監局積極指導當地白梨產業協會著手京白梨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申報,並於2012年3月順利獲批,大幅度提高了京白梨的品牌知名度。

近年來,門頭溝區市場監管局將地理標誌產品保護工作作為精準扶貧的突破口,以發揮“保護一個產品,做強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推動一方發展”的作用,引導和鼓勵地理標誌商標被許可使用企業在包裝和廣告中規範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企業商標”;推廣“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對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生產全過程以及配送、運輸、銷售實行統一管理;出臺京白梨銷售合同區域性推薦文本,保障梨農在商品交易中的合法權益,嚴厲打擊不明來源的假梨流入市場,在有效保護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的同時,提高廣大梨農商標產權意識。

目前,門頭溝京白梨種植面積已近266.67公頃,並且被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可。伴隨每年採摘季的到來,這裡都會迎來數萬的採摘客,並帶動相關產業的創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