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玩玩具只能專注3分鐘,可能你做錯了這些事

中午,我正帶著孩子吃飯,突然聽到隔壁家的寶寶大聲哭鬧。

於是,我在微信上詢問鄰居“怎麼了,需要幫忙嗎”?

鄰居回覆我:喊孩子吃飯,一遍兩遍她壓根不理。終於把她抱過來吃飯了,她卻總是三心二意,一會兒去玩會兒積木,一會兒要去擺弄她的芭比娃娃,氣的我把她罵了一頓。


寶寶玩玩具只能專注3分鐘,可能你做錯了這些事


孩子三心二意,沒有專注力,相信是每個寶媽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周邊也總是有媽媽向我抱怨:

  • 3歲的孩子怎麼喊都不聽,好像沒長耳朵似的。
  • 寶寶坐在那玩玩具最多隻能呆3分鐘,3分鐘一過,立馬就要去擺弄其他東西。
  • 在幼兒園上課,三心二意,經常開小差,老師都找我談了好幾次話了。

遇到這樣的事情到底該怎麼辦?是不是真的我們的孩子就比其他的孩子毛病多,坐不住呢?

其實並不是,孩子不專心,總是三心二意,專注力不強,其實跟我們日常教育孩子的方式有關係。


寶寶玩玩具只能專注3分鐘,可能你做錯了這些事


很多人不懂專注力到底是什麼?

所謂專注力,就是我們常說的注意力,注意力集中的人,做事情會做的更快、更好,相反,一個人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就相對不高,做事情也就做的相對較差。

我身邊就有這樣的案例,我有一個寶媽群裡的媽媽就曾跟我講述過她女兒的學習習慣,每晚學習時,只專注做一件事。

而且,她發現女兒的專注力特別好,每次她在旁邊叮囑女兒事情,女兒都恍若未聞,沉浸在她自己的思路里。

這樣的專注,也確實給她帶來了好處。比如,花費同樣的學習時間,她總是能比別人記住更多的單詞和古詩。不僅如此,在學習成績上面,她也比別人更優秀,說她是班級裡的學霸一點都不誇張。

縱觀古今,專注力強的人,總能夠在某一領域獲得成就。


寶寶玩玩具只能專注3分鐘,可能你做錯了這些事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第一, 孩子專心做某件事時,不要打擾他。

和朋友一起去遊樂場玩耍時,我發現了朋友帶娃時的一個習慣,那就是無論孩子在玩什麼,她都會教導孩子“正確的玩法”。

比如,孩子在玩太空沙,想要用水母的模具製作一個水母,可是孩子太小,不懂得將太空沙充滿模具,所以每次製作出來的水母都不是很好看。不過,孩子一次又一次的試驗,並沒有表示出不耐煩。可是我朋友卻看不下去了,她直接打斷孩子的遊戲,告訴孩子應該將沙子充滿模具,然後再磕出,這樣水母就完美啦。

這還是其一,當孩子好不容易想要專注玩會積木時,朋友又拿出水杯,詢問孩子要不要喝水。沒過幾分鐘,她又開始詢問孩子要不要上廁所,如此反覆,整個過程就聽她在向孩子噓寒問暖。


寶寶玩玩具只能專注3分鐘,可能你做錯了這些事


觀察周邊家長帶孩子的形式,不難發現,像我朋友這樣教孩子的不在少數。

朋友的婆婆比她更甚,當孩子趴在地上看小火車奔跑時,老人家會直接拽起孩子,告訴他:地上太涼,不能趴著。孩子不趴著了,坐在地上畫畫,老人家又指責他隨地亂坐,褲子都髒了。

總之就是,孩子想要專心玩耍,卻根本靜不下心來。

絕大多數的孩子,專注力就是被這樣的家長毀壞的。

第二, 不能將孩子生活的環境,佈置的太過複雜。

在網絡上有人分享他們佈置的兒童房,整整齊齊,異常豐富,同一間房間中,有兒童繪本,有木質積木,有大龍球,有樂高玩具,還有各類變形金剛,看上去很溫馨,也很有愛。甚至,這樣的兒童房一經分享,都被很多媽媽點贊收藏。


寶寶玩玩具只能專注3分鐘,可能你做錯了這些事


可你知道嗎?這樣富含各種玩具的玩具房其實並不適合孩子,因為孩子的專注力本就有限,在這樣繁雜的房子裡玩耍,只會玩三分鐘這個,就被其他玩具吸引了,根本不適合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在幼兒園也一樣,玩具越多,孩子被分散注意力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我兒子剛上幼兒園時,我不止一次被老師留下,老師說我兒子容易被其他小朋友手中的玩具吸引,專注力不高。這就跟我們家的環境複雜有關係。

所以,有時候玩具買的太多,對孩子來說並不是好事。

第三, 不要催促孩子。

無論是去遊樂場,還是去逛商場,孩子總喜歡滯留在某處,當他專注的觀察某物,或玩某個玩具時,千萬不要催促他。

我身邊的寶媽最常做的事情就是,一遍一遍催促孩子。


寶寶玩玩具只能專注3分鐘,可能你做錯了這些事


比如:

  • 天都黑了,別再玩了,我們趕緊回家。
  • 你怎麼這麼磨蹭,馬上就要上課了。
  • 姑姑還在等我們,你就不能快點走嗎?

缺乏耐心,幾乎是每對父母在帶娃時都會擁有的情緒,可是,3-6歲,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好時候,你總是用急躁的態度對待他們,他們將來也會成為專注力不強,毛毛躁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