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銳評|多地新增病例,疫情防控不放過“針尖大的窟窿”

大眾銳評|多地新增病例,疫情防控不放過“針尖大的窟窿”

新增疫情,牽動人心。

近日,天津、上海和內蒙古接連報告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及無症狀感染者,疫情形勢出現新變化。據統計,11月20日-22日3天內3地新增多例本土確診病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現存1個高風險地區,8箇中風險地區。新增疫情提醒我們,這個病毒很狡猾,有必要繼續提高防範意識,稍有疏漏就可能出現麻煩。

疫情防控,不能放過任何“針尖大的窟窿”。當前,全球疫情仍在蔓延,輸入性風險還在增加。同時,隨著秋冬季節的到來,晝夜溫差增大,氣溫不斷降低,大家更多地待在室內,門窗關閉較嚴,空氣流通不暢,這些都為病毒或細菌的傳播創造了有利條件,給疫情防控帶來新的不確定性因素。目前看,“沒有疫情”只是一種奢望,出現病例也不可怕,關鍵是防控之弦不可松,不能有麻痺思想、厭戰情緒、僥倖心理、鬆勁心態。思想上有了“針尖大的窟窿”,工作上就可能“漏過斗大的風”。

精準施策,是堵住“針尖大窟窿”的重要方法。從這次新發本土病例來看,冷鏈物流以及國際運輸是防疫重點,精準施策,就要瞄準重點部門、重點崗位,嚴格落實入境人員遠端防控、全流程閉環管理等措施,加強對入境物資尤其是進口冷鏈食品全面檢測、預防性消毒、全鏈條管理,對人員密集重點場所和從事高風險崗位人員強化防護,確保預防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快,防止病毒“趁虛而入”。連日來,津濱海新區、內蒙古滿洲里正在展開全員核酸檢測,上海也在展開全面排查。從防控效果來看,目前的疫情都在可控範圍,並未有連續性的社區二代病例發生。精準施策,關鍵要把能做的工作做細做實做到位,不放過任何隱患,不放過任何細節,在疫情“萌芽”時將其消滅,在疫情出現時堵住傳播途徑,將疫情扼殺於成災之前。

以精準施策堵住“針尖大窟窿”,責任大於天。張文宏醫生近日對個人防護提出建議,要記得戴口罩,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勤洗手,不用髒手觸摸眼、鼻、口,咳嗽或打噴嚏時用紙巾掩住口鼻,保持社交距離。疫情防控,人人有責,要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政府要落實社會面管控的屬地責任,行業部門要落實主管責任,單位要落實主體責任,個人和家庭要落實自我管理責任,切實做到常態化防控措施推進到哪裡,“責任”壓實到哪裡,切實抓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堅決守住冬春季疫情防線。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秀嶺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