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职业倦怠”期,我们要马上跳槽吗?别急,先了解这些问题

进入“职业倦怠”期,我们要马上跳槽吗?别急,先了解这些问题

那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陷入“职业倦怠”的困境呢?

最近我看到有句话非常戳心,“当你有了工作的能力,但是却没有了工作的动力。”讲的就是职业倦怠。那为什么会没有“动力”呢?一般来说,以下情况容易磨掉我们对于工作的热情:

每天反复做着同样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都非常琐碎,在你看来没有什么价值;

工作内容跟预期有偏差,并不是自己所擅长的,但是既然入职了,就只能勉强而为之;

无法感受到岗位的价值,只是公司的一颗螺丝钉,被动地扮演“执行者”的角色,而无法参与重要的决策,感觉自己的角色很容易被替代。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会时常怀疑自己到底行不行,对自己总是没有信心,这时我更多地建议你,还是考虑辞职吧,毕竟这样的工作,只会让你沦为廉价的劳动力,而无法发挥自己的价值,长期下来,你自己也会迷失方向,与其在这样的岗位上耗时间,不如趁现在重新做一番职业规划。

进入“职业倦怠”期,我们要马上跳槽吗?别急,先了解这些问题


进入“职业倦怠”期,我们要马上跳槽吗?

在职场中,当你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你会不会有一种,每天都不想去上班的感觉?总感觉每天都身心疲惫,但是在各种压力下(还房贷、家庭补贴等),又不得不继续硬撑着,以此陷入封闭循环。

当你每天都提不起劲,没有动力,甚至怀疑自己干嘛要去上班的时候,注意,你可能陷入了一种“职场倦怠”的困境!

我了解到,在心理学上,“职场倦怠”一般会有这样三种典型的表现:

1,价值感低:无法感受到工作的价值,或倾向于对自己做出消极评价。

2,情绪衰竭:过度消耗情感,造成压力过大,缺少能量反馈。

3,人际淡化:冷淡人际关系,自我过分隔离,容易产生暴躁情绪。

进入“职业倦怠”期,我们要马上跳槽吗?别急,先了解这些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越来越容易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每天都陷入自我怀疑,事实上,真正让人倦怠的,更多地是偏向于心理上的倦怠,而不是身体上的。为什么会这样说?

这里我想到了朋友的一个案例,她之前在公司接了一个重要项目,跟着团队一起加班加点,不断地写方案、改方案,虽然她觉得很累,但是并没有感觉到厌倦。

要明白,“累”和“厌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虽然每天都加班加点,但是朋友却感觉到自己干劲十足、很充实,那是因为,她认可这个项目的价值,觉得自己能够从项目中获得成长,做好这个项目,自己就提升了一个台阶,完成一个全新的挑战,这样她就更有动力去做好这个项目。

这种情况下,我们对于工作就不会容易感到厌倦。

另外,你不妨回顾一下自己刚进入职场的情景,那个时候哪怕薪资很低,工作量多得要命,但是你依然愿意勤勤恳恳地做,而不会经常有抱怨,为什么?

那是因为自己跟对了上司,在工作中可以学到很多新技能,每天的工作对于你来说都是全新的,我的一个朋友曾说“只要在一家公司还能学到新的技能和知识,能够让你觉得自己有所成长,那么自己就愿意再继续尝试一下。”

进入“职业倦怠”期,我们要马上跳槽吗?别急,先了解这些问题

怎样才能摆脱这样的困境?

一般来说,如果在一个岗位上没有做满一年的话,自己的履历可能没有多大的价值,加上频繁的跳槽很容易影响自己未来的就业,那么,在短期内无法跳槽的情况下,我们怎样克服职业倦怠,有效缓解疲倦的情绪呢?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方法:

1,给职业划定A/B面。

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工作的A面(那些直观暴露出的各种问题,比如:工作量大,重复机械),而除了这些问题以外,我们可以看看是否能翻转工作的B面,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你喜欢写故事类的文章,但是如果现在让你每天写广告软文,你可能会感觉到很崩溃,因为这和你的预期相差太远,但是我们怎样挖掘到工作的B面呢?

比如,写故事和写广告之间其实有一个共通之处,那就是要挖掘洞察受众的心理,故事面向的受众是读者,而广告面向的受众是消费者。

也就是说,我们都要去洞察人的心理,在这个层面上,你就可以更多地偏向于从广告写作中汲取故事写作的养分,怎样写才能更吸引人的注意力,同样,写故事也正需要这样的能力。

从一项工作中迁移出来,你会看到更多的可能性,由此,我们不妨把现在的工作当做一个蓄能的过程,现在所做的事情,都在为未来作伏笔。


进入“职业倦怠”期,我们要马上跳槽吗?别急,先了解这些问题


2,申请调岗或轮岗,找到自己的位置。

大多数人在面对职业倦怠时,往往第一时间提出辞职,但其实还有一种比较缓和的策略,我们不妨向公司申请调岗。

要知道,当你直接提出离职,对于公司来说,这意味着又要重新招人,重新培养人才,成本非常高,而对你来说,你自己又要重新去投简历,新工作、新环境一切都是未知数。

但是如果现在其他部门有合适的岗位,那么你就可以尝试向公司申请调岗,这样做或许能让你在熟悉的环境中,重新找到工作的新鲜感,拓展自己的能力。

申请岗位调岗也要注意一定的技巧,我们可以寻找那些跟岗位相关性较强的工作,比如,你之前是做文案的工作,那么现在你也可以尝试去做运营的工作,适当地扩展自己的技能。

不过这种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有的人可能对调整的岗位并不感兴趣,这样一来,不但没有改善自己的职业倦怠,而且还新增了一些烦恼和挑战。(摊手)


进入“职业倦怠”期,我们要马上跳槽吗?别急,先了解这些问题


3,及时给自己正面反馈。

任何时候,无论从事怎样的工作,我们都要懂得给自己一些正面的反馈,这样的反馈可以是周末的一顿大餐,也可以是一次长途旅行,短期的职业倦怠,都可以通过这些正面反馈的方式来调节,那么,我们更多地会把工作当成可以获得这些奖励的方式,而不是一种负担。

另外,如果我们无法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那么我们不妨从业余的时间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下班后到健身房锻炼一下,或者参加一些知识讲座、读书分享会,充实自己,毕竟,这世界上并没有完美的工作,能够把工作和生活做到平衡,也可以说是一种上上策。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喜欢我的分享,请大家顺手转发、点赞,你的举手之劳,是对我们的鼓励。

关注【创骐云课堂】,我们每天为你分享一篇干货文章,并有免费的学习音频、视频,希望你的每次到访,都能得到收获满满。点击下方链接,我们为你网罗100多位名师的300多门学习视频。注册下载,即能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