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新华县城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我眼中的新华县城

作者 雷凤侠

(注:原文发表于2015年)华县城,华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我生于斯长于斯, 如今已进入不惑之年,日月如梭,年复一年,我在这历史悠久的小城里生活着、工作着,切切实实地感受着她的成长,目睹着她的巨变。

我眼中的新华县城

华县新秦路 自大美华县

曾记得她的古朴、宁静。低矮的楼房,住着那些让农村人羡慕不已的城里人;不大宽敞的水泥街道,穿梭着八九十年代常见的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有时也会有几辆小车飞奔而过;路两旁高大的梧桐诉说着小城那久远的故事,那些退了休的、悠闲的城里人要么坐在树下乘凉,要么看报,一切显得那么淡然,那么恬静。文体路上的四道巷(今华州商城)及灯塔西北角的百货大楼(今家福乐超市)是县城姑娘及巧妇们常去的地方,更是农村女人、娃娃们向往的地方;西关街是县城附近各村镇农民们添置镰刀、扫帚、耙耱、锄犁等农具的必去之地。

我眼中的新华县城

西关街竹编农具铺 吴海强供

然而,二十一世纪的钟声打破了小城的宁静,县城骚动起来,一时间,人多起来了,有外来务工的,开店做生意的,投资创业的,还有村里人在城里安家的。同时,宽阔的马路修起来了,路上的街灯亮起来了,美丽的公园、现代化的居民小区建起来了……小城一下子变了模样,热闹起来了。

君不见,以前县城,除了路窄人少,地面坑坑洼洼,逢雨积水、垃圾乱放而外,地域范围也很有限,街道不多,走来走去就那么几条,什么军民路、新华路、西关街呀就这些。如今县城框架拉大了许多,向东延伸到了少华路,向西接住了龙山路(原名西环路),北边与老西潼路接壤,南边接工业园区甚至延伸到南山脚下。几年来,华县新建扩建的路可真不少,杏林大街(原名站南路)开通了,东环路、子仪大街、桓公大街(原名吴溪路)、少华北路得以扩建,新修了南山大道等,条条大路纵横交错,通向各处,人们的出行比以前便利多了。漫步街头,你亦会发现,路边竖起了路牌,大街小巷都有了好听的名字,有的豪迈而有时代气息,如子仪大街、步行街;有的古朴典雅,如古郑路、桓公大街、毓秀路、金枝路。闲来无事,沿街而走,欣赏着县城变化多姿的美景,感受着古城深厚悠久的文化,也算是一种享受吧!

我眼中的新华县城

子仪大街 自大美华县

不单单是有了新路,有了好听的路名,那路上的风景更是让人赏心悦目。放眼望去,那子仪大街是多么宽阔、多么平坦。路两旁绿树成荫,路中间绿化带错落有致,绿绿的小树,矮矮小草,夹杂着一些不知名的小花,让行人不由得驻足观看。

宽阔的马路,自然少不了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记不起是哪一年,小城跑起了公交车;小车、电动车、私家车就更不用说,一辆接一辆,缓缓而行;大型洒水车、清扫车也不甘示弱,赶趟儿似的,日日定时冲扫着路面,浇灌着花木。穿黄衣服的环卫工人、穿蓝衣服的交警们则用辛勤和汗水,美化着城市的各个角落,守护着县城的安宁。

美丽的公园,花园式的小区,崭新的办公高楼、新学校、新医院,犹如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县城南部美丽的大街上,它们的一一落成,标志着县城的重心发生了南移,它们以昂扬的姿态、蓬勃的生机展示着新华县最青春、最迷人、最梦幻的风采。

每到晚上,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穿着红的、绿的、长的、短的、宽的各式衣服,走出宅门奔向各处,如鱼群般很快找到自己最合意的去处,要么到华州公园打篮球、滑冰、走圈;要么去小广场跳舞、扬鞭、打陀螺;要么去太平河水景公园赏水游玩;要么索性就去永安夜市纳凉、吃烧烤。那夜市,远远地,就能闻到香香的味道,烤苞谷的、烧鱿鱼的、卖煎饼果子的…..应有尽有,满足着城里人的味蕾。

要说华县最早、着实让华县人开了眼界的景观明珠要算是华州公园吧,它座落在县城南部高速路入口处,于2006年9月建成,是华县人民的第一个休闲去处。公园东西长,南北短,地势南高北底。园内建筑风格各异,四周皆有亭子林立,雕梁画栋,演台球场,古朴中透着现代气息,典雅中蕴着厚重的文化色彩。园内,或山竹,或树木,或潭池,或小山,或小道……游人二人结伴,三五人成群,要么坐在藤萝架下的石椅上纳凉,要么跳舞,要么走圈,各得其乐。

我眼中的新华县城

华州公园喷泉 自华州网

游玩于园内,最吸引人的是公园里的音乐喷泉,每逢节日,喷泉就会喷出几米高的水柱来,在灯光的映照下,如同上下跳动的琴键,场面壮观,煞是好看。最常见的是公园里各式各样的休闲活动。只要是场地较大的地方,都会聚集一些自娱自乐的民众,有跳集体舞的,做健身操的,滑冰的……,最激烈运动则要算园内篮球场上一群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你争我夺的场面。公园最显眼给人印象最深得应该是一进东门就跃入眼帘的一尊高大而雄伟的塑像,它是唐代名将郭子仪,只见他手握宝剑,身着官服,英勇无比,象是在昭示华州人民:不忘历史,勇创未来!

华县最新最亮的景观明珠我觉得自然要算如今已初步建成的太平河水景公园。它位于华县县城东南部,利用太平河穿越而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依地势而建,公园南高北低,狭长蜿蜒,子仪大街横贯而过,将公园分为南北两部分。身临中,沿河而上,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水光交映,绿柳婆娑,移步换景,那种惊喜,那种欣然,仿佛来到仰慕已久的江南水乡。

我眼中的新华县城

太平河水景公园

最能代表华县住宅的小区,绵绣1号官邸,一进门,犹如进了花园一般,面积广、楼层高、户型新就不用说,小区花草、树木相衬,健身器材恰到好处地放置,让人时刻置身于如诗如画的风景包围之中。新建的毓秀标化小学,校园环境优美,可容纳1600多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体育健身活动需要。和太平河公园相毗邻的华县人民医院,规模大,科室齐备,仪器设备一流,它的建成,实现了华县人民群众大病救治不出华县的梦想。无论是公园、小区,还是学校、医院,它们,都为华县新城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县城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天蓝、水清、宜居、宜游的华县城,生活着8万多市民,比20多年前翻了一翻。

如今的华县,像极了二十年前的大西安。二十年前,我曾在西安上学,省城的许多东西是我们这些小地方来的娃娃们所不曾见的。那美丽的兴庆公园、革命公园、植物园;那高入云霄的住宅和办公大楼;那一辆接一辆的公交车、小汽车;那街上时髦的美女、拥挤的人群;那唐城、民生、华侨大型商场及商场里的电梯……,那时的华县,是没有这些的,而如今,这一切,都在眼前。华县人有了自已美丽的公园,标准化的学校、新式的医院;有了高耸入云的高楼大厦,通了电梯;有了锦绣绿地、官邸1号等花园式小区;有了家福乐、惠欧、家年华大型超市;有了……,如今,华县人也穿上了时髦的衣裳,吃上了海鲜,住上了洋房,开上了小车,过上了舒适安逸、幸福甜蜜的日子。

原文来源:华州区政府网站

原文作者:雷凤侠

整理编辑:华州文史荟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