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檔案員代蔣:無聲事業,甘當蘭臺平凡兵

保密檔案員代蔣:無聲事業,甘當蘭臺平凡兵

★ 國防時報記者 唐雪元

蘭臺,漢代宮內藏書之處,以御史中丞掌之,後世因稱御史臺為“蘭臺”。東漢時班固曾為“蘭臺令史”,受詔撰史,故後世亦稱史官為蘭臺。經兩千多年的演變,現在“蘭臺”一詞已成為用來泛指檔案保管機構和檔案工作的代名詞,檔案工作者亦被稱為“蘭臺人”。

檔案保密工作,屬“無聲的事業”,其工作者就是默默無聞的奉獻者。在這位置,難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也非凱旋而歸的英雄,未見金光耀目的勳章。然而,這平凡的崗位,需有滾燙的心腸,鍾情的熱愛。

代蔣,四川省軍區保密檔案室保密檔案員,上士軍銜。入伍12年,從事保密檔案工作近10年,先後榮立三等功2次,優秀士兵、嘉獎10餘次,多次受到總部和上級主管部門表揚。透過耀眼的光環,沿著他閃光的成長足跡和奮鬥歷程,記者發現,榮譽的背後,是他滿腔純樸的對部隊熱愛之情、感恩之心……

保密檔案員代蔣:無聲事業,甘當蘭臺平凡兵

(一)

“我到保密檔案室工作,一干就是8年,加上軍校2年保密檔案學習的經歷,前後算起來從事保密檔案工作近10個年頭。10年來,我在原省軍區司令部軍務動員處保密辦和現在省軍區辦公室的領導下,不但承擔著我們省軍區機關的保密檔案工作,還擔負全省軍區的文件交換收發工作,並掌管著省軍區永久文書檔案和各類文件資料,以及大大小小的會議會場保密任務。每天總是在重複著瑣碎、繁雜、單調甚至有些乏味的工作,別說沒有聲名顯赫的功績,就連有滋有味的回憶也講不出多少。說真的,我整天就是和文件打交道,實在沒有什麼好說的。”這些是出自一位普通戰士、保密檔案戰線一個兵代蔣的質樸語言,卻一下子拉近了記者和他之間的距離。

採訪中,代蔣說得最多的話是,他熱愛著部隊,沒有部隊就沒有他的今天,他對部隊充滿感恩。

這是怎麼回事?記者在靜靜聆聽代蔣真誠的講述中,瞭解到一個真實動人的“三毛參軍記”的故事……

1988年4月23日,四川省安嶽縣思賢鄉雙碑村1組。隨著一陣洪亮的男嬰哭聲,代蔣來到了人世,在他之前有兩個姐姐。在根深蒂固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農家,一個“帶把的”男娃的降生無疑是父母極為渴望的事。由於代蔣家祖輩都是農民,三個娃漸漸長大,家裡的經濟壓力也隨之增大。農家出身的孩子,沒有城市小夥伴們優越的物質條件,年僅五六歲的代蔣在兩個姐姐的帶領下,也會幫家裡放牛、割豬草,懂事的他分擔著父母的生活重擔。

代蔣回憶說,在他9歲時候,母親跟著父親外出打工,將兩個姐姐送到外婆家,只留下他和爺爺奶奶待在一起。上學期間,因為爺爺奶奶要忙農活,沒人顧得上他,從那時候起他就要放學回家自己做飯吃。起初掌握不好柴灶的火候經常是吃糊飯,也經常上著課就鬧肚子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代蔣也一天天長大。

轉眼到了2006年,代蔣已經長成大小夥了。打小喜歡畫畫的他,通過藝考被成都電子科技大學3D動漫專業錄取,拿著沉甸甸的錄取通知書,面對每年16500元的高昂學費,對於農村娃的他來說,大學夢只是一個奢華可望而不可企的飄渺夢。

“結束了高考,我跟著母親去她打工的地方火車站幫忙。那個夏天,我的心情就如喋喋不休的蟬鳴,紛亂雜陳。一頭是我的繪畫夢,另一頭是高昂的大學學費,放棄還是繼續?彷徨浮上心頭。”代蔣說,母親其實早已看出了他的心思,但並未說什麼,只是專心地整理著車廂的內務,看著母親細心地理著被子的稜角,他打趣道:“老媽,你疊的被子就像電視裡解放軍叔叔疊的一樣,方方正正。”

母親回頭望著眼前這個早已高過她額頭的兒子,突然冒出一句話:“好男兒就去當兵!”回家後,父親也對他說:“你媽說的對,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到部隊好好鍛鍊,很不錯的!”

這話像一股電流,一下子把代蔣擊中!聽母親說過,外公回鄉之前就是一名老兵,曾經參加多次戰鬥,身上還有尚未取出的彈片。代蔣打小就喜歡外公帶回的那身綠軍裝,外公也希望看到外孫穿上軍裝。不過,還沒等代蔣到從軍的年齡,外公就因在戰場上落下的疾病久治不愈而離開了人世。

2006年12月,代蔣經過層層選拔,順利地通過了體檢、政審……如願以償的拿到入伍通知,成為了四川省軍區的一名解放軍戰士。臨走前一天,代蔣悄悄來到外公墳前,向著墓碑敬了一個尚不標準的軍禮。

保密檔案員代蔣:無聲事業,甘當蘭臺平凡兵

(二)

2007年2月,經3個月新兵訓練後,代蔣被分配到四川省軍區警衛連服役。

下連隊後不久,部隊駐地社區派出所在整理社區戶籍信息數字化工作時,找到單位領導尋求幫助,還是新兵的代蔣因為鋼筆字寫得漂亮,竟然被領導看中而抽調前往。

初到派出所時,所裡井然有序的佈置不比連隊差多少,讓代蔣記憶深刻的是鐵皮櫃裡擺放整齊的牛皮紙盒,盒子側面用白色打印紙註明街道和人員簡要信息。所裡一位常年負責社區工作的民警大姐給代蔣吩咐要乾的活計,她一邊指著櫃子裡的檔案盒,一邊說著從街道到院落,從照片到詳細信息,手把手的讓代蔣過一遍。同時,再三叮囑代蔣要時刻做好保密工作,戶籍檔案就是一個人的隱私信息,信息洩露如同文件遺失造成洩密。民警大姐的話成了代蔣後來從事保密檔案工作的座右銘:“保密無小事,責任重如山”。

3個月後,代蔣配合民警大姐出色完成了派出所分管轄區十餘條街、近百座院落的常住人口戶籍檔案整理任務,受到了派出所領導的表揚。回到連隊後,正逢機關選調公勤人員,代蔣又被機關首長相中,讓他負責首長辦公室和機關文印工作。年底,他因表現突出被評為優秀士兵。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在餘震不斷的情況下,代蔣依然堅守崗位,為機關送發通知文電近1000餘份,大量地震重災區珍貴的資料經過他的手複製、分發,為首長機關指揮決策提供了寶貴的真實記錄。也正因其突出的表現,加之文化成績優異,他被解放軍通信指揮學院保密檔案專業錄取,這也是全軍唯一的一座設有保密檔案專業的學校。

2009年6月,代蔣從軍校學成歸來後,由於保密檔案室滿編,他又回到機關幹著以前老本行,擔負文印、打字、發報紙的工作。代蔣每每去給機關處室送發文件路過保密檔案室時,總會去和老保密檔案員學習交流。

功夫不負有心人,上帝在關了門後總會留一扇窗。年底,恰逢保密檔案室的老兵即將轉業,老兵也向領導舉薦了代蔣。於是,2010年3月,老兵轉業辦理完手續後,代蔣調到了保密檔案室,成了一名真真正正的保密檔案工作者。

到了保密檔案室,代蔣才發現,保密檔案這個領域對他來說雖然是保密檔案專業的科班出身,但課堂上所學的跟實際操作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

保密檔案員代蔣:無聲事業,甘當蘭臺平凡兵

(三)

午夜,萬籟俱寂,黑暗並不能吞噬代蔣的思緒。

皎潔的月光透過寢室玻璃窗微微地照射進來,藉著這柔和的月光,代蔣不斷叩問著自己:是堅持?是放棄?還是另覓他路?

有人說,第一眼看見困難就要把它幹掉。因為你對它注視得越久,它就變得越大。如果不做太陽,那就做一顆星星,但要成為最亮的那一顆;如果不能做一棵大樹,那就做一棵小草,但要成為最富生命力的小草……無意間讀到的這篇文章,讓他的心再次沸騰了起來。

好吧!那就把新的特殊崗位當成一場無聲的戰爭!自己一定要當最優秀的士兵!倔強的代蔣,不甘心中途退場。於是,他在虛心向保密檔案幹部請教業務知識的同時,抓緊點滴時間拼命學習,向一個個保密檔案行業的“山頭”發起進攻。雖然缺少經驗,但他不缺勇氣和勁頭:堅持每晚在保密檔案室學習專業知識和熟悉公文管理系統操作,10多本業務知識手冊,他都仔細看了又看,把重點抄寫到筆記本上。經過半年左右時間的“潛心修為”,代蔣對保密檔案室裡的日常工作已不在話下,工作也是幹得順風順水。

2012年5月,代蔣協同保密辦幹部,組織全區專(兼)保密檔案員涉密電子文件標籤和水印系統應用集訓。

2014年,在全軍大抓檔案建設的際遇下,四川省軍區被賦予全軍立檔單位分類建設試點觀摩的籌備任務,全軍各個立檔單位領導和負責檔案的一線工作者都將前來觀摩。怎樣做才不讓友鄰單位“找茬”、“挑刺”,成了針尖上雕花的精細活,而檔案室改造成了迫在眉睫的一個緊要任務。代蔣積極建言獻策,建議並協助分管保密檔案室的領導在短時間內完成了改造工作。接著,為了配套完善檔案利用效率,省軍區購置了自動選層檔案櫃,相比傳統檔案密集架來說,自動選層檔案櫃的優勢突顯在檔案資料的精準定位。但問題又來了,在大數據時代,任何效率的提升都離不開數據,檔案也一樣。

代蔣經過不斷的摸索,反覆將軍隊公文檔案信息系統現有數據備份至自動選層檔案櫃的數據庫中進行操作,反覆實驗,終於攻克了從軍隊內部系統到地方軟件轉移數據難題,工作效率因此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歷時半年多時間,最終圓滿完成全軍立檔單位分類建設試點觀摩任務,並得到友鄰單位領導和檔案一線工作者的讚譽,年底榮立專項三等功一次。

2015年,趁全軍檔案試點工作熱餘溫尚存,省軍區組織檔案員進行了集訓,集訓結束後全區掀起了檔案業務的工作熱潮。緊緊圍繞檔案工作這個中心點,開展了一次全區性的檔案收集、整理工作,將歷史遺留下來檔案中的“老大難”問題通通理了一遍,為接下來的軍隊改革期間檔案移交管理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同年取得保密檔案專業技能鑑定高級職稱。到2017年6月, 由代蔣牽頭,帶領全區21個師級單位的保密檔案員,圓滿完成31年5000餘卷13萬份永久文書檔案移交西部戰區聯合參謀部檔案館的任務,並受到檔案館書面感謝信並點名表揚。

2018年,接到上級檔案主管部門下發關於檔案再清理再移交的通知後,代蔣及時與機關各部和軍分區保密檔案室溝通聯繫,加班加點,半年時間完成180餘卷2000餘件文書檔案的收集、整理、組卷、著錄等工作,並在上級檔案主管部門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再清理再移交任務。

保密檔案員代蔣:無聲事業,甘當蘭臺平凡兵


(四)

作為保密檔案員,同時又負責機關文件資料的收發登記、傳遞借閱、銷燬和保管工作,代蔣深知保密工作在文件流轉過程中的重要性。他要求自己既嚴格遵守部隊相關規定程序,又及時快捷辦理文件流轉工作。加班對他來說是常事,一遇到急件,不分節假日,也不分晝夜,他總是立即處理,保證文件特別是涉密文件及時傳遞到位,並按規定收回。

有一年的年三十,代蔣已經請好假正高高興興地準備回老家安嶽陪爺爺奶奶過年,一個電話打來,通知他立即到省委領取急件。代蔣放下電話就往單位趕,拿到文件後,他馬上報送領導處理。領導認為文件緊急,必須儘快通知相關人員領取辦理。代蔣二話不說,一個一個打電話通知。大年三十找人難,要麼電話沒人接,要麼一直佔線。眼看快到晚飯時間了,父親打來電話,代蔣說:“爸爸,工作還沒忙完,不用等我回去吃飯了。”等所有的人都通知完了,已經是滿城燈火,他這才想起,自己晚飯還沒有吃,更別說回老家和家人團聚吃年夜飯啦!

從原來的“小代”,到今天的“代哥”“代老兵”,省軍區機關同事對代蔣的稱呼變了,但他對待工作認真又固執的勁頭一點沒變。他工作上自有一套文件流轉中的保密工作“四字法”:來文登記要“細”;文件分發要“快”;文件傳閱要“勤”;文件回收要“嚴”。不論收文、發文、閱文、用章,他都堅持按工作程序辦,決不搞無原則的通融。不走程序的文件不辦理,手續不齊的文件不蓋章,就連交換文件和機要寄送的信件,都做了專門的登記本詳細登記收發時間、收文單位、收件人、信件編號等。因為代蔣工作嚴謹的態度,為此還招來一些人的不理解。

在對待密件的態度上就更加嚴苛,絕不允許在保密室外過夜,這是保密紀律。如果下班了,領導沒看完,代蔣就一直等著,時不時湊到領導門口轉轉,加班需要用文件時,他就守著一起加班。有的領導說:“要不你先回去,晚上看完我把文件鎖櫃子裡,明早接著用。”他說:“那不行,密件不能在保密室外過夜,我等著您。明天要看,明天再辦手續。”見他這麼堅持,領導總是抓緊處理完文件歸還給他。十年來,經他手的文件從來沒有發生過失洩密的問題。

部隊工作涉密程度深,保密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為避免出現差錯,代蔣對上級發來的每一份涉密文件,都仔細查看份數是否和清單相符,細看文件是否缺頁,並對來文時間、來文機關、文號、份數、密級等進行詳細登記。每年,在全軍開展的安全大檢查中,省軍區的保密檔案工作都保持著良好的成績。

保密檔案員代蔣:無聲事業,甘當蘭臺平凡兵

(五)

軍人自有軍人的愛。當記者漸漸走近代蔣的感情世界,這才發現,這位先後多次立功受獎的老班長,在部隊建設和個人生活發展的取捨中,曾經失去過許多許多。正如代蔣自己所說,“這麼多年來,我自己對於家庭、對於自己的父母和妻兒愧欠的太多太多。”

2015年12月,代蔣和他的妻子程雪莉走進了婚姻的殿堂。無疑,軍嫂的稱謂是高尚的,但高尚的同時卻伴隨著犧牲和奉獻。代蔣的兒子代術睿出生後不久,一次深夜發高燒,妻子打電話過來,他聽到電話那頭妻子焦急無措,這個時候去請假,怎麼好打擾領導休息,即便叫醒領導簽字,出門也叫不到車。無可奈何的他只好安慰妻子,讓她用小時候母親給自己用過的退燒法,拿棉球擦兒子的太陽穴、手心、腳心。代蔣就這樣在電話“遙控指揮”妻子給兒子做物理降溫,時間在等待中過得很慢,就這樣靠電話熬到天亮,兒子的體溫有所下降,但任然不敢掉以輕心。一上班,他準備去找領導請假,又因為單位上的事耽誤分不開身,他只好讓妻子自己打車將兒子送醫院。

“養兒方知父母恩”。兒子一天天長大,代蔣依舊只能一月回家兩次,兒子晚上習慣了吃夜奶,剛開始妻子每晚起來兩次還能應付,到後來經常起夜導致睡眠嚴重不足,抵抗力下降,精神也出現高度抑鬱。一次重感冒,導致妻子左側面部痙攣面癱。想到妻子為這個家和兒子付出太多,代蔣實在於心不忍,準備找領導說明緣由休個年假帶妻子出去散散心。還沒等代蔣說完休假的緣由,領導就說“馬上全軍安全大檢查要來省軍區,你先把檢查這事弄完了再來休假,你保密檔案室是這次檢查的重點”。

幾天的檢查工作,讓假期再次延後,當完成迎檢任務,找連隊主管、機關領導幾方籤批假條後,他急急忙忙趕車回家。代蔣將事先計劃帶妻子出去旅遊的想法告訴妻子後,妻子默默無語地流下了兩道深深的淚痕。那夜,他倆相擁在一起,代蔣雙唇親吻著妻子的額頭,久違的愧疚和歉意直湧心頭……

“說句心裡話,我也想家,家中的老媽媽已是滿頭白髮……”

2018年,代蔣的父親查出膽囊結石伴膽囊炎,需要做手術,兩個姐姐嫁在外地回來不了,母親幫著妻子一起要照顧孩子,代蔣只好硬著頭皮去請假。父親手術非常順利,到了第三天便可以下床自理,父親看得出代蔣牽掛著工作,便叫他早些回去上班,不用擔心他。

關上病房門的那一瞬間,代蔣看到了父親花白的兩鬢,強忍著眼淚跑下樓去。他深切地告訴記者:“這些年,父母親都承受了太多太多。”

一個人的心思就像一座天平,一頭重了,一頭就輕了。代蔣把美好的年華獻給了部隊,將愛的天平傾斜給了部隊的保密檔案事業,雖然虧欠家人很多,但他從未後悔選擇了從軍之路。

常有人問他這樣做圖個啥,他說已經習慣了部隊的軍號——他是真的捨不得朝夕相處的戰友,捨不得天天伴他的綠軍裝,還有那一排排鐵皮櫃裡他保管的文件。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12年的青春奉獻給了軍營,當代蔣下定轉業這個決心時,他自己同自個做了太多的思想鬥爭,“說實話,我捨不得軍營,捨不得我的戰友,更加捨不得我一手打造出來的保密檔案室和那些永久保留的記憶。”採訪到了最後,代蔣一改談軍旅生涯的喜悅之情,面色沉重了許多。

“殫心竭力,特殊崗位獻真情;痴心不改,一腔熱血為國酬。”代蔣,這名從軍12年,在部隊保密檔案戰線上勤勤懇懇耕耘了近10年的老兵,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他?又是什麼信念鼓舞著他?

是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

是對自己保密崗位執著的追求!

是對綠色軍營深切的摯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