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聊排隊:走向人生巔峰的彎道超車大法

經濟學觀點看人生系列之二

春節聊排隊:走向人生巔峰的彎道超車大法

排隊誰不會啊?看到標題,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不屑。但是,你真的會排隊嗎?

設想一下這個場景:

你在擁擠的排隊大軍中等候買票入場遊樂園,一共4個售票窗口,1個窗口關閉,3個窗口在售票。

這時候售票的三個窗口前面都排了長長的隊伍,你肯定是挑最短的那一條隊排嘍。不出意外的話,短的這條隊伍會先排到窗口可以買票。

不過,生活裡風險是無處不在的,很可能短的這條隊前面售票員突然出去上廁了,然後你站在原地眼睜睜看著其他隊伍裡那些人一個又一個往前挪,比你先買到票。

春節聊排隊:走向人生巔峰的彎道超車大法

01.該選哪條隊?

職場選擇你做對了嗎?

15年前進外企是一條高大上的職業道路,彷彿就是售票窗口前面那條最短的隊伍,你興沖沖排過去以為自己可以先買到事業有成的門票。

誰知道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年那些如日中天的大外企:微軟、IBM、寶潔、諾基亞再無往日光環。

曾經排了另外兩條更慢隊伍的人,在國企裡論資排輩的同齡人也許已經當上處長、科長,而外企曾經意氣風發的外企青年,如今不少成為下崗再就業的困頓中年。你看,選對一條隊伍,多麼重要!

如何選擇自己該排哪隊?不是要看當下哪條隊伍短,而是要看趨勢。哪條隊伍有可能一直往前挪,並且挪得快。

用金融學的觀點來看,要去計算不同選擇的未來價值折現後的“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然後選擇淨現值(Net Present Value)高的那個選項

,而是不傻乎乎的選“現值”(Present Value)高的選項。

當然,現實生活的複雜之處在於,我們無法明確知道一個選擇的貼現率,因此無法精確計算出某個選擇的淨現值。但這並不妨礙我們用這種思維方式去權衡選擇生活中的各種選項。

比如說:兩個家庭條件、顏值和人品都差不多的小夥都在追求你,你選擇誰做男朋友呢?顯然是更有上進心的那個,因為上進心就是一個人未來價值的貼現率。

又比如:兩份薪水差不多的工作offer擺在你面前,你選擇哪一個?顯然是公司業務處於朝陽行業的那個,因為行業趨勢就是一個公司價值的貼現率。

春節聊排隊:走向人生巔峰的彎道超車大法

春節聊排隊:走向人生巔峰的彎道超車大法

02. 彎道超車怎麼玩

新開窗口了,我怎麼辦?

排隊問題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場景:原本開著3個窗口買票,因此排了3條長長的隊伍。現在第4個窗口突然打開,開始賣票。這時候你怎麼辦?繼續排原來的隊?還是趕緊跑到新開窗口去排隊?

這時候有趣的事情來了:

在原來3個窗口排隊排前面的人是不捨得跑到新窗口重新去排隊的,因為自己已經排了這麼久,馬上就要排到了。

原先排在舊隊伍後面的人,會最先跑去排第4個新開窗口,並且可能比原來排那三隊前面的人還先買到票。這樣的例子生活中也不勝枚舉:

如今炙手可熱的網紅李子柒,僅憑在Youtube的流量分成,年收入就高達4000萬元,而2015年之前,她曾經生活落魄、打工幹過各種各樣的工作,最後被迫回到農村奶奶身邊。

號稱口紅一哥的帶貨王李佳琦,幾年前也曾經只是歐萊雅美妝櫃檯一名月入幾千的導購,如今月入就高達百萬,達到了普通人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收入高度。

他們都曾經是主流社會排隊體系中排在後面的人,但是因為看到了突然打開的新窗口——互聯網小視頻行業的機會,於是果斷轉換隊伍,排在了新窗口的前列,把以前在舊窗口排隊排在他們前面的人遠遠甩在了身後。

春節聊排隊:走向人生巔峰的彎道超車大法

春節聊排隊:走向人生巔峰的彎道超車大法

03排隊的正確姿勢

策略錦囊

排隊的策略現在就很清楚了:

如果你在一個隊伍裡是排在前面的既得利益者,那麼你要做的,就是繼續老老實實排你的那一隊。

如果你暫時排在後面,最優策略是先暫時跟著現有隊伍挪著走,然後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看到新開機會窗口的時候果斷衝到新隊伍去搶位子。這就是屬於我們底層屌絲的彎道超車之路。

春節聊排隊:走向人生巔峰的彎道超車大法

那些超越了你的同齡人,也許僅僅是因為比你會選擇站隊而已。

假設有一對雙胞胎,在2010年一起大學畢業,一個加入阿里,一個進入報社。9年之後,去阿里的那位已經是年薪百萬,而且滿街都是挖他的獵頭。去報社的那位,他曾經寄託理想的整個產業都沉淪了,一切都需要重來。

並不是說雙胞胎的素質或者能力有多大差異,也不是說他們分別跟隨的領導的能力或者個人操守有問題。核心問題是這兩個單位所附著的經濟體,一個在快速崛起,一個在快速崩潰。一個是正在關閉的機會窗口,一個是逐漸打開的機會窗口,僅此而已。

對於像你我這樣普通出身的平凡人,要想突破現有階層,光靠勤懇努力是顯然不夠的,因為我們面對的每一個當下的點,都不會產生過多的收益,你的腦力和體力勞動創造的收益都是極其有限的。你再提高效率,一天也只有24小時可以使用。


如果要成為中產,至少要獲得一次經濟週期的收益:比如10年前買房了,或者持有騰訊股票10年,什麼都不用幹,10萬變1000萬。

那麼要成為富人呢?就要藉助趨勢的崛起。就像馬爸爸20年前押寶在一個還未開始的互聯網新賽道;就像李佳琪抓住了小視頻風口直播賣貨的時代紅利;就像著名投行高盛當年下注“金磚四國”的概念,尋覓大型經濟體的崛起趨勢。


人生如排隊,在大的機會判斷面前,你是否想明白自己應該站在哪一隊呢?唯有提升思維框架,刻意訓練自己的認知和眼光,才能在新開一扇機會窗口的時候快準狠的跑過去,彎道超車你身邊的同齡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