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市軟棗獼猴桃栽培技術

馬鞍山市軟棗獼猴桃栽培技術

潘立斌等

軟棗獼猴桃(Actinidia arguta)又稱軟棗子、奇異果,為獼猴桃科獼猴桃屬多年生藤本植物,自然分佈在中國、朝鮮及日本,多在山坡灌木林、山坡雜木林等野外生長,少有人工種植;近年來通過人工栽培,逐漸成為當今世界新興果樹之一。軟棗獼猴桃個頭雖小,但口感柔軟多汁、酸甜可口,別有一番風味,尤其是維生素 C 的含量遠高於其他水果。據測定,其維生素 C 含量最高可達 450 mg/100g,是蘋果、梨的 80~100 倍,柑橘的 5~10 倍;果實中還富含氨基酸、類胡蘿蔔素及鎂、鐵、鉀、鈉等多種成分,不僅營養價值高,還具有抗癌、抗腫瘤和抗衰老等醫療保健功能。本文就軟棗獼猴桃生長特點探討其栽培技術,以促進產業的快速發展,助力廣大林農脫貧致富。[青錢柳頭條號網絡首發]

1 生物學特點

軟棗獼猴桃為藤本植物,長達 30 m 以上,莖粗 10 cm 以上,葉柄長 3~10 cm,大部分無毛,少數有剛毛。葉片稍厚,革質,倒卵圓形,少數橢圓形或長圓形,長 5~12 cm,寬 5~10 cm。基部圓形,少數近心形。中根性,主根不發達,細根較發達,數條細根向水平方向生長延伸,不耐漬水,多自然生長在半陰坡或半陽坡的林中或河邊。花序屬(葉)腋生聚傘花序,雌雄異株;雄花有子房但發育不全;雌花也常有雄蕊,但花粉發育不良且枯萎,自花授粉能力極弱。

2 園址選擇和栽植密度

馬鞍山市種植單位栽培品種主要為“魁綠”,根據其生物學特點及喜光耐陰、怕暴曬,喜溼潤、怕乾旱等特性和栽培地情況,選擇了東西走向、平坡,且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的塘邊地建園。

建園採用高壠、寬行、淺溝,營造寬 2 m的壠、行距4 m、深 30 cm 的排水溝。秋季每穴施入 25 kg 腐熟的羊糞,覆蓋熟土厚度 20 cm備用。“魁綠”軟棗獼猴桃具淺根性特點,有效土層厚度 50 cm就可以滿足其生長髮育要求。採用高壠、寬行、淺溝整地和施腐熟的羊糞,保證了園地土質肥沃、疏鬆透氣、排水通暢、保水性好的特點。另外,對園地土壤 pH 值進行監測調整,通過硫磺粉或石灰粉調配,使園地土壤的 pH 值維持在 6.5~7.0,以滿足軟棗獼猴桃偏酸性土壤的生長特性。

栽植密度為 4 m×4 m,42 株 /667m 2 ,便於後期機械化操作管理。栽植時採取 8∶1 的雌雄樹配比,即 1 行雄株 8 行雌株的搭配模式,此模式有利於修枝和授粉管理 。

3 軟棗獼猴桃定植前的準備工作

土壤消毒:用 50%多菌靈、25%農用青黴素1 000 倍液混合液澆灌種植穴,防止根腐病。修根:剪除幼苗受傷的根系;同時對太長、太密的根系進行適當梳除、短截,並解除嫁接苗接口位置的塑料薄膜。

修枝:正常情況下,主幹高度僅保留 15 cm左右,剪掉其餘部分。

浸泡:用生根粉、多菌靈、農用青黴素、阿維菌素幾種藥劑兌水 2 000 倍浸根 30 min,促進生根,同時消毒。

定植:為使苗木根系舒展,填入少量細土,之後輕輕提苗,填土壓實後灌足定根水。插好牽引杆。苗木栽植以前布好滴灌管,滴灌管高度 60~120 cm,管上安裝滴頭。

棚架搭建:採用平棚架式,高度 2.0 m,用 4 m×4 m行距,水泥柱規格 10 cm×10 cm,長 2.4 m,主絲(十字)用 0.8 cm 直徑的鍍鋅鋼絲,每行用 4 根 0.6cm 直徑鍍鋅鋼絲托起獼猴桃結果枝;外圍用 3 m長、規格 10 cm×10 cm的水泥柱做成 45~60 ℃的斜拉桿,外框拉絲用 7~9 股鍍鋅鋼絲繩,每根斜拉桿用地錨固定。棚架搭建時間最好在苗木定植前,以免傷苗。

4 架式的選擇與樹木修剪

軟棗獼猴桃的架式有棚架、T 形架和籬壁架等多種形式。馬鞍山市種植單位多采用的是平棚架,高度主要取決作業人員身高、工作習慣和舒適度來定,一般在 2.0 m左右,有利於果園成型後的修剪和日常管理。

整形與修剪的主要目的是抑制軟棗獼猴桃正常生長時的頂端優勢,平放枝條,緩和樹勢。同時,整形與修剪使軟棗獼猴桃的枝條緩慢生長、積累有機物質,早日形成花芽,快速形成眾多結果母枝,進入盛果期。

夏剪以摘心、扭枝、抹芽為主。當新梢達到 80~100 cm 時,掐尖以防徒長;在夏季軟棗獼猴桃生長過程中要不斷採取抹芽、摘心、梳枝、引蔓等技術措施,讓枝蔓交錯排列,均勻分佈。

冬剪以培養骨架枝組、調整完善樹體結構、培養結果枝組為主。儘可能保留春天萌發的枝條,不留夏梢和秋梢,僅保留延長枝。冬剪在冬季樹葉落完開始至來年早春樹液流動前 2 周時間內進行,過晚會引起大量樹液從剪口處流出引發“傷流”現象,遭成樹體貯存的養分流失,傷口不易癒合,從而削弱樹勢,降低果實的品質和產量。

通過夏冬兩個季節修剪,營造軟棗獼猴桃良好的生長空間,使其林分疏密度合理、主幹完整、結果枝分佈均勻,充分調節樹體葉面光合效率以及果實養分的合理分配,改善樹冠內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 。


馬鞍山市軟棗獼猴桃栽培技術

5 花果管理

軟棗獼猴桃栽培最關鍵的技術就是花果管理。果樹要獲得高品質的產品,從花蕾展露期開始進入管理關鍵時期,管理直接決定當年的產量和質量。

5.1 疏花疏果

軟棗獼猴桃坐果率高,沒有生理落果現象,結果期時要及時去除劣果、小果,保證果實的養分供應,避免果實品質品位下降和形成大小年現象 。一要做到疏花。從花蕾期開始疏去弱小蕾、畸形蕾、帶病花,疏蕾比疏果的效果好,但留果量不好掌握。二要及時疏果。疏果期在謝花後 2 周內完成,疏果的原則是大果形軟棗獼猴桃每葉留 1 個果,小果形軟棗獼猴桃每葉留 2 個果;依據枝條的留葉數確定留果數,按 1:1 的葉果比定量留果。

5.2 加強授粉

軟棗獼猴桃果實的大小與授粉質量有關。授粉好的果實種子量大,單果重就大,果形就美觀漂亮、端正,故加強軟棗獼猴桃授粉,是提高果實品質的一項關鍵措施。採用花期放蜂措施可以很好地促進其授粉成功。在其花蕾 10%時放蜂,放蜂前對蜜蜂進行定向誘導,晚上關閉蜂箱門,人工飼餵 2 d(即在蜂箱蜜蜂食盆中放入糖水並加入軟棗獼猴桃的雄花和雌花飼餵蜜蜂,2 天后打開蜂箱門即可),利用蜜蜂的定向取食活動授粉,1 hm 2 園地放入 2 籠蜂箱。

5.3 幼果管理

主要防治白粉病、葉斑病、根腐病。白粉病發病初期(6~8 月份):用 25%粉鏽寧 2 000 倍液,5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 800 倍液,交替使用,每隔 7~10 d 噴 1 次,連噴 2 次。葉斑病預防(6~8 月份):一是加強果園管理,清溝排水,增施有機肥,適時修剪,清除病殘體;二是採用化學防治,在發病初期,用 50%多菌靈 500 倍液,代森錳鋅 500 倍液,交替使用,隔 7~10 d 噴 1 次,連噴 2~3 次。根腐病防治(12 月份至翌年 3 月份):冬季落葉後萌芽前全株噴施多菌靈+春雷黴素保護樹體,2 周後再噴 1 次。

6 肥水管理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屬北亞熱帶溼潤性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 1 100 mm,但全年分佈不均勻,易形成旱、澇災害。而軟棗獼猴桃本身喜溫暖潮溼,又怕旱怕澇,故在生產過程中,水分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6.1 灌水

果樹最適宜的土壤田間最大持水量為 60%~80%。結合軟棗獼猴桃需水特點,要在其果實膨大期、果實成熟期和冬季實施灌水。其形態指標為上午 10 時左右葉片乾燥萎焉或連續高溫 7 d,必須灌水 。果實膨大期氣溫上升迅速,枝蔓生長量大,葉片蒸發量大,為軟棗獼猴桃需水高峰期。果實成熟期氣溫開始下降,秋雨增多,此期應控制灌水,若遇連陰雨天,還應及時排水,以保證果實品質。冬季灌水並非為軟棗獼猴桃生長所需,而是為防寒保墒而灌水。灌水方式採用滴灌,利用田間埋好的滴灌管道,直接把水送到根部,一般結合施肥、施藥同步灌溉;灌水量的大小由田間持水量決定,一般 667m 2 每次灌水量控制在 1~2 t。

6.2 排水

軟棗獼猴桃根系淺,對水敏感,一旦積水過多,就會導致土壤透氣性差,氧氣不足,根系呼吸困難,產生大量還原物質,毒害根系,造成爛根死樹。因此,建議種植單位採用高壠、寬溝建園,這樣在水分過多時,讓地表水通過排水溝排走 。

7 避雨遮陽和越冬管理

7.1 避雨遮陽

軟棗獼猴桃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在 20~28 ℃,溼度 50%~90%,在馬鞍山地區(高溫時達到 40 ℃)引種栽培,避雨和遮陽是關鍵技術。特別在軟棗獼猴桃生產的關鍵時期,如果遭遇持續陰雨天氣,就會導致授粉困難、病蟲害增加,嚴重影響果實的產量和品質。在高溫強日照的夏季要用遮陽網為軟棗獼猴桃樹遮陽,並對果園進行覆草栽培,改善果園小氣候,降低地表溫度。採用稻草覆蓋根盤蓄水保墒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 。

7.2 越冬管理

軟棗獼猴桃樹體怕凍,在馬鞍山地區易受倒春寒的影響,建議採用以下措施預防:進入 9 月份果實收完後,控制土壤水分,增施一遍磷鉀肥,促進枝條儘早結束營養生長,延長有機物質積累,提高枝蔓木質化程度,增強耐寒能力。12 月份至翌年 2 月份,用硫磺粉、生石灰、食鹽、水混合(比例是 1∶1∶5∶20)塗白;利用作物秸稈、稻草等鋪蓋根盤,厚度 25 cm 以上;上凍前灌 1 次封凍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