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心時代提出者的歷史觀

卡爾·雅斯貝斯|軸心時代提出者的歷史觀

卡爾雅斯貝斯,軸心時代概念提出者

在日常語境中,“歷史”指過去發生的事和人們對這些事的記載與研究。而在這兩層含義之外,雅斯貝斯探討的“歷史”還特指過去發生和存在的事物以及人們對這些事物的意識之統一。雅斯貝斯認為,對人而言,“歷史是清晰的過去,是獲取過去的空間,是對來源的意識”。因此,歷史可以追溯到有文字佐證的傳承之初,它至今延續了大約5000年。

人類在史前形成,歷史也從漫長的史前中來。“人類在史前的發展是人性基本構造的形成過程”,然而對人而言,史前雖然奠定了基礎,卻不是清楚明白的過去。史前發生了什麼?人類如何在史前形成?如何一步步走向歷史?這些問題的答案已經在人類的記憶裡消失了,成了隱藏在史前中的秘密,它們雖然在客觀上是存在的,但在經驗上卻是無法探明的。追問歷史從何而來,就是在探討歷史起源的問題。雅斯貝斯認為,歷史的起源是統一的。這種統一與人類究竟是單系起源還是多系起源並無根本性的關係,它取決於一種信仰,一種人性在歷史上逐漸形成的,對人類共屬一體的信仰。而把人類與動物區分開來的鴻溝、人與人之間相互理解的可能性和人類共同具有的意識、思想和精神,就是人類共屬一體的基礎與前提。

卡爾·雅斯貝斯|軸心時代提出者的歷史觀

神秘的巨石陣


歷史經過我們的當前通向未來。當前通過歷史基礎得到充實,同時,它的內部孕育著未來的種子。相對於業已過去的歷史和尚未到來的未來,我們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當前。因此,雅斯貝斯在書的開篇即寫道:“我的這本書希望能夠增強我們對當前的意識。”對歷史的認識有助於我們理解當前的處境。我們當前處於科學與技術的時代,科學與技術是人類歷史上的全新事物,它們將深刻影響到我們的未來,正確認識科學和技術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雅斯貝斯強調,科學絕不萬能,它有自己的界限。相信科學可以解釋一切、做到一切會變成對科學的迷信。這種科學迷信會導致偽科學,而對不可能的事物抱有期望,最終只會失望。對科學的失望,又會導致對科學的厭棄。現代科學帶來了現代技術。不斷髮展的技術在事實上使整個地球成為一個統一的空間,人類將在這個統一的空間中走向未來。這既是機遇——它促進整體人類的交流;也意味著危險——對現在的人類已不再有任何“外部”可言,一切地區的重大危機,都將成為全人類的危機,一切地區的重大災難,也都將成為全人類的災難。德國依靠外部的力量從納粹的災難中解脫出來,但在地球成為封閉的整體後,人類就不再有從外部得到拯救的希望了。這要求我們從歷史中獲得危機的意識來規避危機。

卡爾·雅斯貝斯|軸心時代提出者的歷史觀

戰爭硝煙


雅斯貝斯認為,雖然人類的歷史具有多樣性,但這種多樣性都處於一體性的要求之下,人類的歷史統一就在於此。歷史的目標是統一,但這種統一既不是時間上的統一,也不是地球在空間上的統一——它們都只是表面的統一,是歷史統一的基礎。歷史的目標之統一是無法展現的,它始終是一種理念,而不是經驗上的事實。歷史是通向未來的無限開放性,“歷史之統一永遠不會圓滿實現”,因為歷史是起源與目標之間的運動,統一隻作為一種理念在其中發揮作用。統一的實現意味著歷史的終結。

卡爾·雅斯貝斯|軸心時代提出者的歷史觀


雅斯貝斯的歷史觀是開放的,他反對任何形式的先驗歷史觀。在他看來,歷史的意義首先在於它的開放性。如果未來已經註定,那麼人的活動就將失去意義。從根本上說,歷史的開放性在於人具有的無限可能性。此外,歷史的意義還在於鑑往知來,“以史為鏡,我才知曉我將歸屬何方,我又為何而活。‘不知如何解釋三千年歷史的人,便只能茫然身處昏暗之中,一日日得過且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