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養老:自助養老,健康扶貧是成都人晚年生活最精彩的價值呈現


田園養老:自助養老,健康扶貧是成都人晚年生活最精彩的價值呈現

農產品屬地消費和屬地銷售的特性在佐證著“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句傳承千年老話的同時,也桎梏了農產品的生態價值提升。

四川除成都平原以外,多山地、丘陵。資本下鄉托起的農業規模化生產的夢想,在土地流轉、人力成本雙重高額的負荷面前分崩離析;獨特的地理,難以為繼的農業機械化推進雪上加霜,在企業生存為第一要的情況下,急功近利近乎成為一種求生的本能。

這可能是農產品與不可同日而語的工業化生產的食品添加之類安全事故頻發的外在因素之一。

人間熙熙皆為利來,人間攘攘皆為利往。無利不起早成為物慾社會生存本性的時候,本就為逐利而來的工商資本在種植過程中堆砌一些農藥、化肥類的助產手段,司空見慣。

農產品是不同於其他類的特殊產品,它的終端是“進口”,是果腹充飢,關聯到每一個人——有錢人、窮人,官員和百姓的生存。各級菜籃子工程對於生產環節的補貼杯水車薪,而消費者貪便宜,買相應的討價還價,這便誕生了吃啥都不放心的惶恐,也才使生態產品成了有錢階級的標配。比如,在超市,作為家庭剛需的雞蛋幾元1斤,而特色養殖各類野放的生態雞蛋卻要幾元一個。

一個區域內的有錢人邊不多,能夠花大錢買生態的消費者少了,生態產品的生態價值自然很難完美的體現。而且,在國內,這種有機或非有機,生態或非生態很難形成涇渭分明的遊戲規則,加上農產品的流通環節眾多,好的與壞的,優的與劣的混雜在一起,再有中間商、零售商的魚目混珠,弄的人買什麼都很猶豫。好的好不了,差的差不了。

法國多年來盛行的小農平臺,就是把類似我們國內農村農民自留地種植留給自己吃的菜集中售賣。從法國農業部發布的數據看,很多年前,法國城鄉居民的採購70%都來自小農平臺,而去小農平臺採購、消費,已經成為法國居民一種自覺的消費習慣。農產品的生態價值在生產、流通環節透明的情況下得以實現,生產得其所得,消費物有所值。

四川的生態產品在哪裡?不在大城市周邊,密集的城市生活和工業汙水的滲透,被破壞了的土壤和空氣下說生態,那是騙人。四川的真正的生態產品是在遠離城市的農村,那裡空氣清新,陽光明媚;那裡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缺乏工業化文明的農村山區,依然是青山綠水,沒有汙染的農產品成為農民主要的家庭收入來源,而又因為其很難提升生態價值的農產品,他們還很貧窮。

服務於四川省農產品、副食品和食品流通服務的四川省農副食品流通協會早在幾年前就設定了“助力政府攻堅,創新全民扶貧”的生態扶貧模式,並以立足水平流通安全的源頭追溯組建的四川生態農場聯盟為基礎,搭建了以四川地區冬暖夏涼的氣候特徵及區域物產差異為線條的“田園養老社區”,以變城市居民的健康消費為鄉村振興的產業資金,以小戶型居所加小規模種植農場的社區會員集中區打造,服務於集中區所在地的“一村一品”建設,構建生產、消費、市場於一體的健康扶貧體系。這裡面,離不開好的規劃,離不開行業組織的產品、技術資源的支持和社會化的引導。

近年來,中國火爆的直播行業在去中間化的直播過程中把農產品直接呈現在消費者面前,有利於生態農產品的採買。但是,消費者畢竟缺乏一種體驗。而這也正是成都的老人們晚年生活價值呈現的最佳時刻。

老人們退休了,不再像上班時那麼緊張而忙碌。有時間,有生態產品的消費需求,再田園養老社區各個生態農產品基地體驗式消費,並以體驗式的銷售實現養老自助,讓晚年生活的價值具有更廣泛的社會意義。

讓我們攜手田園,在鄉村四季自然的色澤變換中,健康到老。

��本文由“田園生活社區”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