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提升环卫管理水平刷新城市颜值

银川:提升环卫管理水平刷新城市颜值

每天凌晨4点,城市里大部分人还在梦乡当中时,朱惠琴就骑上她的环卫电动车,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工作,打扫擦拭公交站台和广告牌,就像擦自己家的桌子一样仔细,将街上随意摆放的共享单车摆放整齐,擦拭干净后进行喷洒消毒,方便清晨上班的人们使用。

每天像朱惠琴一样凌晨就到岗工作的环卫工人,全市有3000多人,他们驾驶700多辆保洁车,奔赴在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处角落,将城市的公共设施细心擦拭,迎接清晨第一缕阳光的到来。

卫生死角清洁消杀不能少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每天对公厕、垃圾转运站、直运站等场所消毒不少于4次,让病毒没有存留传播的土壤。”记者见到朱惠琴的时候,她正在转运站进行消杀作业,每天的消毒记录都详细写在台账上,这样的消毒全市每天达到了24000多平方米。对直运片区使用高氯泡腾消毒片和84消毒液,交替对生产生活区域消杀4次,车辆人员流动区域消杀6次以上。

保持消杀频次的同时,值班人员深入一线监督管理,将每一处卫生死角都反复检查,确保每次的消杀都能准确到位。为了能够更好、更安全地处理废弃的口罩、手套,市政管理部门在公厕、中转站门口设置密封式废弃防护物品收集箱2071个,用于收集废弃口罩、手套等一次性防护用品,每天安排专人进行定时消毒、集中打包,送至废弃物处理点焚烧处理。

“每天晨练都能看到环卫人员,清运垃圾是一件又脏又累的活,真的非常敬佩他们。”东方尚都居民王先生每天都能碰到家门口垃圾转运站的工作人员,他说,不敢想象城市缺少了他们会乱成什么样子。据了解,我市每天参与垃圾转运的车辆有133车次,转运生活垃圾1511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城市文明和群众需求结合

“以前想找个公厕特别难,尤其突然内急的时候。现在好了,几百米的范围内必然有开放的公厕,走到哪里都不用担心了。”市民小李深有感触。据了解,银川市市政管理局协调三区各部门,在公园、商业街、繁华地段等区域,实施24小时开放服务。截至目前,全市40座公厕已实行24小时开放。市市政管理局还加强公厕管理,要求公厕勤通风、勤消毒,确保做到“一客一洁”,贯彻落实“厕所革命”精神,督促辖区环卫部门提高公厕管理精细化力度,实施“跟进式保洁”。

同时,对全市共3140块公共卫生间导示牌进行整改,所有街道按照每隔500米有一个公共卫生间导示牌的标准,调整为主要路口可见、每条街巷中段500米可见,对背街小巷内公厕位置不明显的,在公厕周围设置一块明显导示牌。将所有公共卫生间导示牌统一为两种样式,并加以文字说明增加辨识度。

机械化清扫提升保洁效率

背街小巷的环境治理一向是城市保洁的难点,为此市政部门集中整治背街小巷406条,清理卫生死角300多处,擦洗清理果皮箱2500多个、灭烟柱722个、工作椅200多个,清除牛皮癣及小广告500多处、清掏下水井30个。对街面上不论台上台下均纳入清扫范围,包含265个停车场、84个小微公园及315处物业公司接壤的公共街面管辖范围,并建立长效机制。

各辖区环卫主管部门根据要求,制定部门细化整改计划,建立包含设施工作台账,开展逐条销号式整改工作。针对背街小巷特点,我市采用“机械+人工”的精细化、常态化清扫保洁模式,使用小型高压冲洗车、结合人工作业方式对背街小巷、支路巷道路面、沿线设施绿化等进行全面冲洗,特别对边沟、边角、沟缝等积泥、积尘进行精细化冲洗净化,从细微处强化清洁度。针对树坑、道牙、墙角等处彻底进行清理,全面清理砖缝、树坑、绿化带内烟头,铲除、涂盖非法广告,巡回清掏擦洗果皮箱。

“以克论净”深度保洁以背街小巷为主,利用中小型机扫车、道路养护车、电动清洗车等设备,清理细小垃圾和积尘,冲洗行道、油污、垃圾点,有效提高街路清扫保洁质量,并配备机械作业人员重点对道路施工、工地、公园广场周边进行重点冲洗及喷雾降尘作业。按照清扫面积配备足够的机械设备,满足机械化作业需求,加强背街小巷机械化作业力度,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卫生整体保洁质量。(记者李鲲鹏)

来源:宁夏新闻网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