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吴春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

在扶贫一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脱贫攻坚的“关键力量”,他们是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他们是脱贫攻坚的“领头雁”——他们就是扶贫专干。

在玉溪市江川区雄关乡的田间地头,在走访贫困户的路上、在困难群众的家中,总能看到这样一道靓丽的身影,她,就是雄关乡人民政府扶贫办主任,一位90后扶贫专干——吴春琴。

自2016年7月担任扶贫办主任以来,吴春琴就告诉自己:一定要把扶贫工作干好、干专业。她是这样要求自己的,更是这样做的。

要干好扶贫工作,最基本的是要掌握贫困户详实的“一手资料”。为了深入了解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吴春琴常常“扎”到贫困户家中,与群众面对面谈心交流,倾听贫困群众的内心诉求,不仅把每户贫困户的详细信息记在笔记本上,更是把雄关乡244户建档立卡户的详细信息记在了脑海中。“她对贫困户的信息都了然于心,我们平常需要什么信息只需要直接跟她要就可以了。我们都称她为装满贫困户的‘小电脑’”,同事杨婷笑着告诉记者:“由于大部分的贫困户白天都要去田间劳作,所以她经常都是晚上去入户。有一次晚上她走访贫困户摔了一跤,现在腿上还能看到伤疤。”

有人问吴春琴晚上去入户怕不怕,为什么这么拼,她却只是笑笑说道:“农户一般都是晚上八九点才会在家,如果让老百姓一直等着我们就为了采集一个信息,妨碍他们生产是不好的。晚上去,一来能尽快地完成工作,二来也能和老百姓多聊聊天多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吴春琴说:“一开始的时候还是会怕,我比较怕狗,后来就慢慢地适应了,而且我们这边乡风比较好,现在是路也熟不怕狗不怕黑。”

接手扶贫工作后,吴春琴理顺工作思路,创新提出《雄关乡帮扶干部承诺书》、《雄关乡脱贫攻坚政策明白书》、“党组织+合作社/企业/产业基地/先富党员+贫困户”的脱贫攻坚“4+工程”等工作措施办法,其中《帮扶干部承诺书》、《政策明白书》在全区推广使用。为真正让贫困户富起来,她积极开展就业扶贫车间创建工作,先后深入全乡6个产业基地一线调研,率先在江川区完成两个扶贫车间的申报认定工作,帮助33户贫困户实现就近就业,免费扶持了4户残疾户、4户贫困户发展红心猕猴桃种植产业。

吴春琴把扶贫工作放在首要位置,丝毫不放松,全程参与雄关乡14个扶贫项目建设。从项目的前期规划、实施方案、项目招投标到项目实施、项目验收都亲自参与、亲自把关,抓实项目实施各环节,确保改善村庄基础设施、人畜饮水、医疗卫生、产业发展等重点问题的14个扶贫项目按期完工。她还大量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帮助白石岩贫困村选定了发展乡村旅游总体扶贫思路,参与制定了《白石岩村乡村旅游规划》,为白石岩贫困村脱贫制定作战图,细化脱贫措施到户、到人,计划脱贫时限到月、到天。

吴春琴心系群众,全身心投入扶贫攻坚工作,认真实施扶贫攻坚的每一步,确保做到政策落细落实。扶贫政策中,小额贴息贷款不需要贫困户付利息,但还是很少有贫困户申报,她不厌其烦地打电话通知到每一户,耐心向他们讲解扶贫贷款政策,鼓励他们积极申报扶贫小额信贷发展生产。她还创新运用雄关乡“自强 诚信 感恩”主题公开课的形式,认真讲解扶贫小额贴息贷款、“雨露计划”、危房改造政策、“健康扶贫30条”等,为贫困户答疑解惑。

吴春琴深知带头干就得自己勤干、先干。为了读懂弄通扶贫方面的新政策、新规定、新要求,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白加黑”“五加二”模式成为她的工作常态。遇到没有具体解决措施的问题,她总是先尝先试,凡是她能干的就自己带头干,从来不会推给别人。在贫困对象动态管理、贫困对象信息采集及国办省办平台维护、贫困人口可支配收入调查、挂图作战等工作中,她积极向书本学、向群众学、向上级学、向身边同事学,对相关业务知识始终做到“一口清”、“一本帐”。她的辛苦付出也得到了回报,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243户849人已全部实现脱贫,全乡唯一的贫困行政村白石岩已于2017年实现摘帽出列,各项扶贫工作也一直在全区名列前茅。为此,连续三年来,她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2017年担任政协委员,期间,积极凝聚活动组委员关注扶贫工作,发动委员为雄关乡90名中小学贫困户学生送去学习用品,鼓励他们奋发学习。吴春琴认为:”其实别人说什么优秀我都不觉得,我只是践行好自己的初心,牢记好自己的使命,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一名党员干部应该做的事情。只有我们落实好政策,让贫困户日子越过越好才是最好的,才是对自己工作最好的评价。”

四年的扶贫工作中也有过辛酸的故事。由于扶贫政策不能每一项都惠及到每一户,即使扶贫政策已经落实到位,仍然有贫困群众不理解。“其实有时候我们自己的工作累,录系统难、入户难都不算是辛苦的事,是贫困群众不理解,觉得我们没有把政策给他们,没有把钱落实到位,还有些贫困户自身动力不足,反而觉得他是贫困户应该享受到更多政策时,会觉得很难过,当时很委屈。”吴春琴说:“但过后想想也没什么,我们只要能让政策落实到该享受政策的贫困户身上,让我们的价值发挥得更好的话,心里就很满足了,就不会觉得苦也不会觉得累了。”

质朴的话语里,饱含着对扶贫工作的用心和用情,这只是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同志中的一员,却代表了广大扶贫干部共同的特征:敬业,无私。他们不辞辛劳、不畏艰辛,访遍贫困群众,同样的话,重复了无数遍,为的是让贫困群众了解国家的政策;同样的路,走了无数遍,为的是对每一个贫困户情况心中有数;同样的数据,核实了无数遍,为的是让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生根。正是因为有了一群像吴春琴这样辛苦付出、无私奉献的扶贫干部,我们的扶贫之路才越走越平坦。(通讯员 李丹 杜莎莎 陆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