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今日導讀:

1.曹貴人表面幫華妃,實則算計了華妃。

2.太后幫助皇后的前提是,皇權穩固。

3.甄遠道並沒有多在意浣碧的娘。

4.曹貴人看到浣碧的時候,已經開始算計了。

5.眉莊的提議看上去公平,實則得罪所有人。

6.華妃錯過了讓曹貴人死心塌地為她服務的機會。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華妃急得團團轉,曹貴人卻氣定神閒地哄著孩子,可見她早就算到了甄嬛和沈眉莊要揪出麗嬪。而麗嬪做了替死鬼後,她就是華妃身邊的唯一大將了。

華妃嫌棄地說溫宜哭哭哭,責怪曹貴人帶溫宜過來。如果華妃對溫宜好一點,曹貴人也不至於當牆頭草,最後還往死裡搞華妃了。

我們上次說了,甄嬛和槿汐的思想都超脫於那個年代,根本不相信鬼神之說。甄嬛是讀書多,槿汐和曹貴人卻都是心智超於常人。曹貴人根本沒見過眉莊和甄嬛,就知道是他們在裝神弄鬼。實在是很聰明瞭。

曹貴人上次說“會咬人的狗不叫”,果然麗嬪這個色厲內荏的草包,屬於愛叫的狗不咬人。這就像網上那些動不動威脅你要打你罵你的網友,真是生活中大都慫得很。

華妃說一定是甄嬛,沈眉莊沒那麼多鬼主意,真是輕敵了。正常人回想一下也能記起來沈眉莊是怎麼嚇唬麗嬪的。華妃這智商,要沒有年羹堯撐腰,估計死得和夏冬春一樣早。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華妃團隊的內訌是覆滅的根本原因。華妃不賞識人才,曹貴人急於上位,才推麗嬪當這個替死鬼。

如果曹貴人真心為華妃著想,根本不會誤導華妃認為麗嬪瘋了就沒事了。

瘋子的話不能作數,但是麗嬪說的話難道不會引起皇帝疑心?在後宮裡,只要雍正起了疑心,你的地位就不穩。事實上就算華妃表面上撇清了嫌疑,但是雍正心知肚明是華妃乾的,也冷落了華妃很久。

如果曹貴人和華妃一心,聽說宮中鬧鬼後,就會把她的懷疑告訴華妃了,何必兜這麼大圈子?因為她不惜以傷害領導利益為代價,來奪取自己的利益。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皇后想趁機定了華妃的罪,結果華妃帶著太后來了。

之後眉莊、甄嬛、安陵容的聊天內容可以看到這三個人經歷了第一次宮鬥後的成熟程度。

眉莊認為,就算華妃搬來了太后,也沒有用。太后和皇后是親眷,血濃於水,肯定幫著皇后。

甄嬛說,華妃敢這麼做,肯定有幾分把握。

而安陵容還說發生了這麼大的事,景仁宮什麼消息都沒有,被眉莊提點“暴風雨來臨之前的海面是平靜的”。

很顯然,甄嬛>眉莊>安陵容。只有甄嬛能暫時像曹貴人一樣,有“上帝視角”。安陵容此刻心機還差得遠,也是因為她還沒有進入權力中心。安陵容的學習能力比眉莊強,後期遠遠超越了眉莊。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皇后的打算是找太醫治好麗嬪,再順藤摸瓜打擊華妃。太后卻決定,讓麗嬪擔了所有的責任。

皇后和太后雖然是親戚,但是皇后最渴望得到的是皇帝的愛。而太后最重視的是皇權。太后心裡,皇帝喜不喜歡皇后不重要,只要後位握在烏拉那拉氏手裡就可以了。想要後位穩固,就要帝位穩固。皇帝正是需要年羹堯的時候,這時候華妃不能出事。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但太后的高明是皇后比不上的,太后名正言順地幫皇后奪回了協理六宮之權。

太后後面說的幾句話很有深意。

“莞貴人很聰明,沈貴人也沉穩,有些事可以讓沈貴人歷練著去辦”。


太后不像後宮中人,能旁觀整個過程。而她什麼都沒參與的情況下,就猜到了是甄嬛裝神弄鬼,薑還是老的辣。

太后的計劃是這樣的:

莞貴人很聰明,可以用來分華妃的寵,制衡後宮。而沈貴人相對沉穩,可以招她來當手下,甚至讓她再為皇帝延綿子嗣。

而皇后既不想誰得寵,又不想誰沾染她的權力。甄嬛得寵她沒辦法,下一步就開始坑沈眉莊了。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浣碧這時候見了安陵容很殷勤,笑得也很有誠意。說甄嬛給餘氏燒紙,讓她早日超脫。而安陵容的思維卻拐了個大彎,猜想甄嬛是不是怪安陵容逼死餘氏。

安陵容的敏感是沒有必要的。餘氏已經死了,就算你猜不透甄嬛怎麼想,你自己也不應該為已經發生的事情糾結了。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皇帝回宮後,先去了太后那裡。太后為了後宮穩固,一定會告訴皇帝是莞貴人搞的鬼。所以皇帝和甄嬛說話時的態度一直很嚴肅,和出宮前一點都不一樣。

甄嬛開始沒看出來,以為皇帝沒聯想到麗嬪後面是華妃,還專門告狀,企圖用“果毅”兩個字來引起皇帝注意。

可皇帝根本不接她的茬,搬出了太后。意思是太后自有分寸,既然她出來管,一定是你們的做法讓她都看不過眼了。凡事都有兩面。華妃的手不乾淨,你們也一樣。以後我不想看到你們這樣烏煙瘴氣了。

甄嬛這才意識到皇帝的心思,秒變解語花,說希望後宮中人以後互相體諒,讓皇上專心政事。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鬧鬼事件過了,皇帝看甄嬛識時務,繼續和甄嬛培養感情,聊到了甄嬛父親早朝咳了兩聲。《甄嬛傳》開篇,皇帝在下朝後給年羹堯贈藥,現在也開始給甄嬛她爹賜藥了。

甄嬛提起來她父親和母親的相處,甄嬛母親關心父親喉疾,春日熬杏仁百合,秋日蒸川貝雪梨,悉心照顧,被皇帝評價伉儷情深。

後來甄嬛母親進宮,說過一句“哪怕是尋常夫妻,也不得不謹言慎行來保全夫妻之情”,看得出甄嬛母親就是那種循規蹈矩的名門閨秀,和甄嬛父親比較接近封建傳統夫妻關係。雖然沒有什麼激情,卻也是細水長流。

有人說浣碧的娘才是甄遠道的真愛,這點我不同意,一會兒詳細說。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浣碧的表情,聽說甄遠道咳嗽,擔心的抬頭看了過去。而甄嬛講起父母感情後,她低下頭,又變成了不快和妒忌的表情。

原來這天是浣碧親孃的祭日。浣碧其實也該想想,平時甄遠道那麼悉心保養,為什麼到了上朝時還控制不住自己,咳了兩聲。很有可能是想起她娘,心生內疚。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浣碧給他娘燒紙時說,不知道爹爹是否記得您的忌日,是否和我一樣只能偷偷地給您燒紙錢。

可見,浣碧都不自信她娘在她爹心中的地位。如果甄遠道的真愛是浣碧的娘,就算礙於罪臣之女,不能公開認浣碧,也一定會偷偷地和浣碧一起懷念她娘。看浣碧這幾句話,可能甄遠道就沒給浣碧她娘燒過紙,否則怎麼會讓浣碧覺得甄遠道連她孃的忌日都不記得。

甄遠道和甄嬛的心性是一樣的,希望甄嬛能平安一世。而浣碧沒什麼本事還一心想著上位,根本不像甄嬛和玉嬈那麼優秀。她自己本性固然是一大原因,但正常人都不會把真愛和自己的結晶培養成這樣。

我感覺甄遠道就是在甄嬛出生後,妻子忙著照顧孩子時正好遇見的浣碧她娘。露水情緣而已,沒有什麼真情。我們可以看到甄家的教育裡,對錢之類的身外物都不重視。而甄遠道卻只用吃穿用度這些事情來彌補浣碧,說明他對浣碧也沒有多麼內疚。


再吐槽一句,浣碧好蠢。你出人頭地了就能光明正大在宮裡燒紙錢?宮裡本來就不許燒紙錢啊親!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天下事情就這麼巧,浣碧給她娘燒紙時,被曹貴人撞上了。曹貴人發現是浣碧之後,威脅她,在宮中燒紙錢是大不敬,就算莞貴人也保不了你。意思很明確,你別想甄嬛罩著你,想活命就得聽老孃的。

沒想到浣碧張口就說,請曹貴人不要告訴我家小主。曹貴人一聽就知道,浣碧和甄嬛之間一定沒有表面那麼好。有了興趣,問她為啥燒紙。

浣碧說今天是母親忌日,明顯聽出曹貴人的語氣變得溫柔了,說難為你一片孝心。但是馬上恢復理智,追問為什麼不在碎玉軒偷偷燒。浣碧說怕衝撞了小主。

還好浣碧沒犯傻,把自己的身世告訴曹貴人。曹貴人沒有追根究底,失去了扳倒甄嬛的最佳機會。估計她以為浣碧就是想勾引皇帝,被甄嬛打壓了呢。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看曹貴人的四個表情,很有層次。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華妃平時懶得給皇后請安,這次為啥這麼積極?就是因為麗嬪嚇瘋後,皇帝對華妃也有了不滿,不大見她了。華妃肯定是聽說皇帝來看皇后,才打著“給皇后請安”的旗號去見皇帝。

沒想到被江福海攔住了。這個太監其實很得力,兩次攔住了華妃。換了別人都鎮不住華妃這麼大的氣勢。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桃子是表情控,喜歡研究表情。

看華妃指了江福海鼻子一下,轉身走了。那個霸氣的樣子換了我早嚇尿了,可是江福海一臉恭謹卻毫不退縮。華妃走了以後,江福海抬眼那個陰冷的表情卻反映了他的內心。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眉莊學習管賬,皇后說每天的綠豆湯積累起來是大數目,想裁減了,顯示自己的賢惠。真是小家子氣。眉莊這種新手都知道“主上恩遇,奴才們做事才盡力盡心”,華妃都知道給太監宮女補上油水。

皇帝問甄嬛怎麼看,甄嬛這時候還是藏拙為上,不瞎摻和。

其實甄嬛本來也有這個本事,看下圖,她聽眉莊彙報時,也在偷偷算數。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30乘以32還要掐指算哈哈哈。

不過我發現了一件事,宮中一天給太監宮女的綠豆湯居然要三十兩銀子!!劉姥姥說二十多兩銀子夠普通莊稼人過一年了。這些宮女太監喝的是什麼好綠豆?

不用說,中間肯定被人撈了很多油水。大家可以查查清朝一個主子配多少個宮女太監,劇中后妃真不多。所以大家知道黃規全孝敬華妃的錢從哪裡來了吧!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眉莊提出了一個建議,把宮裡的份例減少,折了現銀,綠豆冰糖也折給奴才。這樣省了加工、存儲的成本,也人人有份。

看上去挺合理挺公平的,但實際上能把所有人得罪了。

因為執行政策,都需要“人”的。

內務府用什麼標準折現,這是第一道關,免不了搜刮一通。把這些份例折了現銀後,肯定不是太監宮女排隊領自己的份例吧?也會以各宮為單位統一發放。

到時候,嬪妃是不是先保證自己利益不受影響,再往下發錢?從首領太監、掌事宮女往下發,又扒一層皮。真正到了太監宮女手裡能有多少?還特麼不如喝了綠豆湯,吃了飯實惠呢。


奴才們得罪了,嬪妃們也不一定領情。

你沈眉莊覺得你的份例吃不完,別人也一樣嗎?宮裡多得是愛吃、愛擺闊的人。你把人家的吃食給裁了,人家找誰說理去?

食材給多了,大不了就扔了。但如果給少了,人家想再做點菜怎麼辦?去御膳房買?到時候可就不是市場價了吧?

看看紅樓夢司棋大鬧廚房那一章就大概能聯想到。恐怕甄嬛的奴才想吃個雞蛋羹,御膳房都能做得嫩嫩的,而安陵容想多個饅頭都得挨冷眼吧?


皇后更是神助攻,後來連折現都沒了,直接裁掉飯菜。挑撥得華妃第一個修理沈眉莊。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華妃在皇后那裡碰了釘子,回頭就拿曹貴人出氣,拿扇子扔到曹貴人頭上,當場頭髮就散了。這在古代來說是很有羞辱性質的事情,曹貴人生生忍了。

華妃數落曹貴人,說當年曹貴人是破落戶的出身,本來什麼都沒有,是華妃提拔她伺候皇上再生下公主的。

華妃這樣很討厭,句句抓著人家最落魄的時候不放。我舉個例子,如果一個妻子跟丈夫說,當年你窮得身無分文的時候,我不嫌你窮還跟著你,現在你有錢了你應該balabala對我。

你們覺得她能得到想要的結果嗎?當然不能。

誰也不想被人拿自己最落魄時候的經歷來綁架自己。“回報”這種事,不是能要來的。曹貴人當初再不受寵,也是公主的生母,你把她當一條狗,你以為她不會回頭咬你嗎?

看看華妃之後說的,麗嬪廢入冷宮不足為惜。跟了她這麼多年的一宮主位都不足為惜,曹貴人會盡心幫你?早想找退路了。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曹貴人說,太后與皇上再疑心也是口說無憑,華妃可以明哲保身。得失只是皇上一念之間。

表面上看很有道理,只要皇上念舊,捨不得華妃,早晚會再來找她的。

但證據是一回事,人心是另一回事。皇帝心中,華妃已經在減分了,後面給溫宜下木薯粉的事再次減分,所以累積到華妃搜閒月閣的時候,皇帝再也不許華妃見溫宜了。

不能怪曹貴人陰險,華妃這個態度,值得下屬為她賣命?


華妃說皇帝根本不肯見她,曹貴人說願意為華妃說和。華妃又鄙視地說就憑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啊,想讓人家為你做事,還要譏諷人家,有沒有搞錯。

直到人家搬出溫宜,才肯好好說話。

不過麗嬪“中看不中用”?我覺得曹貴人比麗嬪還中看啊!


甄嬛傳分集劇情分析(22):華妃暫時脫險,曹貴人算計浣碧


曹貴人趁機說,華妃向來疼愛溫宜,溫宜長大後必視娘娘為生母。如果這時候,華妃認了溫宜當義女,曹貴人肯定死心塌地幫華妃了。

就算華妃不知道自己沒有生育能力,但是多認一個義女能咋樣?給自己多一個慈母身份好邀寵,還能穩住曹貴人,這種必賺的買賣,華妃還就是不做。也不想想人家曹貴人跟著你圖啥?塗你拿扇子砸人啊?


總結:

1.日常生活中,哪怕和你同一團隊的人,也各有利益衝突。

所以要警惕隊友做的任何決定,以免他像曹貴人算計華妃一樣算計你。

2.不要以為天下只有你一個聰明人,別人都是傻子。

甄嬛以為別人都矇在鼓裡,還想引導皇帝處罰華妃。可事實上,太后、皇帝、曹貴人都對她的所作所為了如指掌。

3.不要過分敏感。

安陵容那種聽到一句話,就在心裡演了一場戲的性格,只會讓自己難過,起不了一點作用。當你摸不透別人心思時,就不要去反覆揣摩,凡事都按字面上意思來就可以了,相處久了自然知道什麼意思,不要提前為難自己。

4.如果在工作中,你想改變一條措施,最好想想,之前在你位置上的人,和你差距很大嗎?為什麼她不這樣做?是不是有施行方面的困難?眉莊的第一條建議就是如此。

另外,如果你根基未穩,就不要提出大幅度的整改措施。以免被人當槍使,得罪人。

5.不要反覆提及別人曾經多落魄。在別人落魄時如果幫助過別人,也不要主動要求回報。

如果他記你的恩,不用你說,也會回報你。如果他心理陰暗,別說回報了,他會不會再踩你兩腳都難說。因為他根本不想面對你,不想你的存在提醒著他有過那麼悲慘的過去。

6.想讓一個人幫你,“威逼”不如“利誘”

給了對方最想要的東西,對方才能心甘情願為你做事。比如曹貴人最想要的是自己的位分和女兒的前程。如果華妃早點懂這個道理,後宮怎麼樣還不一定呢。


聲明:本文首發自本人微信公眾號西瓜玉米大桃子,不允許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抄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