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精靈系列之——走近秦嶺金絲猴社會

記者 張梅

秦嶺四寶之一的金絲猴,被譽為長得最美的猴。它們像一群神秘的精靈,棲息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秦嶺深山,是我國特有的瀕危珍稀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副院長、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保國教授團隊,研究秦嶺金絲猴社會20多年,正在逐漸揭開這個精靈社會的神秘面紗。

說起金絲猴,我們一定能想到威風凜凜的美猴王。但是,金絲猴群並沒有猴王。

金絲猴群有著它獨特的重層社會結構模式,以類似家庭的一夫多妻制單元為基本,層層嵌套,形成族群、分隊、群的結構形式,共同覓食和躲避天敵。

一夫多妻制的家庭單元是金絲猴社會的基本社會功能單位。每個家庭單元內由一隻成年雄猴、若干具有繁殖能力的雌性以及它們的後代組成。這個家庭單元被研究者稱為繁殖群。

金絲猴是“母系社會”。繁殖群中的雄性猴在性成熟之前,就會自動或被驅逐離開自己原來的家庭,進入到都是“光棍”的全雄群中。因此,全雄群也被研究人員笑稱為“光棍群”。

多個繁殖群和全雄群共同組成一個大的猴群。每個家庭單元內的金絲猴在休息、取食和移動時都緊密聚集在一起,並與其他家庭單元保持一定距離。同時,全雄群也總是有距離地跟隨著繁殖群活動。就像人類社會一樣,多個家庭組成村莊,再形成部落、國家,所以叫重層社會,而基本的運轉機構還是家庭。

這個家庭的運轉,有著嚴格的家規。金絲猴的小家庭並不是恆久不變的,每隔五六年就要重新洗牌,以避免近親繁殖。每隔五六年,繁殖群的主雄猴會被全雄群的一隻雄猴替換。

令人吃驚的是,這個替代過程並沒有想象中的流血和戰爭,非常平穩和諧。每過五六年,也就是家庭裡的雌性幼猴逐漸性成熟之時,家庭的主雄猴也魅力漸失。雌猴受到在它們附近活動的全雄群中更有魅力的雄猴吸引,拋下“前夫”,帶著三兩個姐妹、女兒,隨新來的雄猴而去。慢慢地,這個群裡的其餘雌猴或者隨之而去,或者也跟“別人”重新組織家庭。當只剩下原來家庭的主雄猴時,它只能默默加入“光棍群”,尋找機會重新組織家庭,或者再也沒有機會擁有家,打一輩子光棍。

不僅換掉主雄猴的過程,沒有流血和戰爭,新的雄猴進入新的家庭後,也沒有很多高等動物的殺嬰行為。這是因為雌猴經常和別的家庭或者全雄群的雄猴,交配後再回來。全雄群一直跟著繁殖群活動,這個繁殖群裡有可能就有自己的後代。也正是因為群裡有很多複雜的單元和維繫的紐帶,金絲猴群才能成為大群。

相互理毛行為是金絲猴最常見、出現頻率最高的社會行為,佔到金絲猴一生一半以上的時間。研究發現,理毛的作用不僅僅是衛生,也是金絲猴的“生意”。

研究者們通過運用生物市場理論研究發現,金絲猴們將自己對其他猴子所提供的理毛服務作為一種流通的貨幣,來“購買”自己需要的商品。這個商品首先是與雄猴交配的機會。一家之中只有一隻成年雄猴,而它的雌性伴侶卻通常多達3—8只不等。雌猴為了得到更多的交配機會繁衍後代,就會給雄猴理毛,給雄猴理毛的時間越長,雌猴得到的交配機會越多。

再一個已被證實的作用就是購買親密接觸嬰猴的機會。成年雌性金絲猴通常每隔一年才能生育一次,一次一胎。新生的嬰猴在金絲猴家庭中也是珍稀寶貝,母親會將嬰猴一直緊抱在懷中。那些想抱抱幼崽的其他雌猴,便會爭相給母親理毛。最終,理毛次數最多、時間最長的那隻雌猴會獲得與嬰猴親密接觸的機會。

此外,研究者還發現,一些金絲猴平時沒事就會給其他金絲猴單方面進行理毛“投資”,當受到威脅或者發生衝突時,這些平時受益的金絲猴就會上前幫忙,加入打鬥或是向敵人發出威嚇的聲音和表情。

通過研究靈長類動物的社會關係,不僅可以更好地保護這些瀕危的野生動物,也使我們可以更好地瞭解人類社會行為的演化軌跡。研究團隊還在繼續努力,期待揭開金絲猴社會的更多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