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粉商丨味蕾爭奪戰,小小米粉江湖起風雲

市井粉商丨味蕾爭奪戰,小小米粉江湖起風雲

三湘都市報記者 田甜 朱蓉 圖/記者 顧榮

在長沙的街頭巷尾,米粉店各有風格,自成一派風景。

有的開在居民區裡,不僅位置隱蔽,就連招牌都掛得隨意;有的開在商業區,從店鋪裝修到員工服裝都規規矩矩。而因為喜好和用餐需求的不同,食客們也樂於在風格迥異的粉店裡,挑選一家自己喜愛的,時常光顧。

一碗米粉中,究竟有著多少市場風雲?廣闊市場當前,為什麼掌勺老闆們卻定下不同的目標,選擇了不同的經營方式?

經營】“老口子”粉店擴展版圖

長沙是時尚的,也是市井的。在很多“老長沙”眼中,真正的美食都是要仔細尋找的,矮子粉店就是這樣的存在。

4月17日,三湘都市報記者在湘春路上一排不太顯眼的門店中仔細辨別,終於找到了它。

“我們是從1986年開始營業的。”做了34年米粉的黃鵬超,有一張難以滿足的“叼嘴巴”。由於總感覺很難吃到自己滿意的食物,他乾脆做起了廚師,在跟著姨父學徒一年後,便獨立開店了。

他對米粉的碼子和湯頭都有自己的要求,多年來烹煮的食材和湯頭都是親力親為。與線下流行的“網紅餐飲”不同,矮子粉店沒有淡旺季,而近幾年,從外地前來“打卡”的遊客也多了起來。

黃鵬超說,營業至今,陸續找來希望能做加盟店的生意人不少,但他一直覺得,餐飲是需要靠心來做的,“如果套用成商業模式來經營會失去食物的初心。”而這也是多年來,矮子粉店一直堅持“獨此一家”的原因所在。

不過,據三湘都市報記者瞭解,2018年5月,矮子粉店梅溪湖分店新張,掌勺人是黃鵬超的兒子黃文俊。用他的話說,“手藝也需要傳承,兒子從小跟在灶爐邊學習廚藝,多年來已逐步領會了做餐飲的核心。”目前,新店的生意雖然與老店還有些差距,但也算得上是周邊粉店裡的“佼佼者”了。

競爭】外地人來長“爭搶”地盤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長沙大部分粉店都暫停營業了較長的時間。2月中旬,有著“新晉網紅”之稱的易裕和粉店率先進行了復工。在不少消費者看來,支撐創始人易軍做出這個大膽決定的原因之一,一定是這家粉店那1500平方米的營業面積。

這家主營長沙米粉,只賣扁粉的超大粉店,創始人卻來自岳陽汨羅。

4月23日9時,易裕和粉店內已經是人頭攢動。說起自己的成長經歷,易軍回憶,14歲第一次在長沙吃了一碗甘長順的米粉後,便愛上了長沙米粉的味道,“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就夢想著自己以後有能力了也要開一家粉店。”

於是,從小在鄉下長大的他,心中悄悄埋下這個種子。16歲那年,易軍進入甘長順做起了學徒。

在兩年的學徒時間裡,易軍算是打好了基礎,也算是一隻腳邁入了“米粉江湖”。而從甘長順“畢業”後,易軍拜師粉面大師唐冬生。又是三年,終於在2008年,開出一家名為“我家”的粉店。

易軍說,如今做易裕和,選址都是需要在600平方米以上。因為長沙少有如此寬敞的粉店,在新店剛開業時,便迅速吸引了大量食客前往一探究竟。

易軍的“米粉計劃”不止於此。他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經過一段時間的運營和打磨,店內已經有成型的技術設備及成熟的經營團隊,接下來將陸續在長沙其他地點開出品牌連鎖店,但目前仍只打算以直營的模式進行經營。

市井粉商丨味蕾爭奪戰,小小米粉江湖起風雲

市場外來米粉也有一席之地

市井裡的長沙米粉之博愛,不僅外地人能入局長沙米粉江湖,外地米粉也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可能。

與長沙米粉的原湯豬肉碼相比,邵陽米粉大有不同。重油重辣,加之大塊牛肉的輔佐,每嗦一口粉都能完美地刺激著味蕾。蘇記邵陽回民米粉的老闆李吉輝告訴記者,邵陽米粉特別之處就在於米粉的原材料,它是大米,經過選米、發酵、打漿等六道工藝製作而成,吃起來會更加的Q彈有勁道。

“我們店子是2016年開始營業,現在在長沙一共有3家,雖然不是連鎖,但都是我們一家子在做的。”李吉輝回憶,作為一直在長沙工作的邵陽人,一口邵陽米粉就是她最想念的家鄉味道,幾經考慮,本身就有過學廚經驗的她就開起了這家小店。

做生意這幾年,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時常會有拖著行李箱來吃粉的顧客。聊天中,他們都說,回家第一件事不是放下行李,而是趕緊來店裡吃一碗正宗的邵陽米粉。

談及以後的門店發展,李吉輝充滿期待。她告訴記者,接下來會與家人好好規劃店面管理,因為如今的小店經營模式已經得心應手,所以還是會堅持現在小店經營的模式。不過,李吉輝也琢磨著,要到長沙人流量大的小區周邊開設門店,“最大的夢想是能將邵陽米粉做成像沙縣小吃、蘭州拉麵一樣的知名地域品牌,等到門店上了規模,也會申請專屬的品牌與商標。”

鏈接適應市場︐還是堅持“原味”

對於湖南米粉,從小說來,心中自有江湖的長沙米粉店的“老口子”們,在堅持“原味”與適應市場之間如何選擇?市井粉店是否要登上“大雅之堂”、如何才能走出小街巷?這一直是個話題。

湖南米粉一直未能在全國範圍內打開遼闊的市場,原因之一是我國國土幅員遼闊,人們生活習慣都有差異,如何因地制宜還未有很好的探討。業內人士認為,餐飲行業仰仗市場,做好人才儲備、供應鏈管理等內容外,還要融合當地的餐飲習慣開發和改良菜品。

感悟】味道是核心,但也要會經營

採訪中,三湘都市報記者發現,生意興隆的粉店老闆們,都無一例外地尤為愛惜自己的“羽毛”。在獲得市場認可後,並不急於開出分店,又或者以開放加盟的形式實現品牌擴張。

用矮子粉店店主黃鵬超的話說,擔心套用簡單的商業模式,會失去了最初的本心。與其他餐飲一樣,如今的米粉在湖南市場上大受歡迎,除了消費者對家鄉的情結外,更重要的還是品質本身。

“大型餐飲店的運營,比起單店經營,會提出更高的要求。”湖南餐飲協會相關人士認為,能運營好一家小店的“個體戶”,並不一定能夠同時運營好多家品牌連鎖店,這對管理者除廚藝等核心技術提出要求外,更有管理和經營的能力和經驗,這些在品牌運營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他認為,老長沙的餐飲圈裡“臥虎藏龍”,不少“老口子”的“蒼蠅館”多年來門庭若市卻一直都未積極擴張版圖的原因也主要在於此,“在不少人的眼裡,餐飲與特定的時間、地點都有關聯,如何保留原店品牌的原汁原味,包括店內環境、餐飲出品、服務等各個方面,都要經過系統化和標準化的管理和運營方法,並非‘想開就開’那麼簡單。”

【來源:三湘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