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集中申報內容介紹: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1.概述

  1.1系統簡介

  居民個人納稅年度內取得正常工資薪金所得、外籍人員正常工資薪金、保險營銷員佣金收入、證券經紀人佣金收入的,可以由扣繳義務人集中辦理彙算清繳。

  【補充解釋1】以上情形不包括居民個人選擇自行辦理彙算清繳的情形;

  【補充解釋2】符合上述條件的,也可以為已離職人員進行彙算清繳;

  【補充解釋3】居民個人需要給扣繳義務人提供的資料包括:其2019年度在本單位以外取得的綜合所得收入、相關扣除、享受稅收優惠等信息資料,並對所提交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如需退稅的還需提供銀行賬號信息;

  【補充解釋4】居民個人不得同時選擇多個扣繳義務人為其集中辦理彙算清繳;

  【補充解釋5】書面協議是線下籤訂,申報界面無此項信息。

  1.2系統登錄

  掃碼登錄或輸入賬號密碼登錄《自然人電子稅務局》。

  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址:https://etax.chinatax.gov.cn/,點擊【單位辦稅】進入【集中申報】辦稅菜單。

  【補充解釋】扣繳單位代申報即為集中申報方式。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1.3辦稅授權管理

  我們瞭解到需要有辦稅權限的才能進入集中申報模塊,那麼如何給辦稅員進行辦稅授權?

  本節我們一起學習下個人所得稅APP上“企業辦稅權限”和“我的辦稅權限”功能,以及如何進行授權管理、新增授權人員、授權變更及解除等操作。

  【補充解釋】有單位辦稅授權的,才能進行單位辦稅,有單位授權的人員包括:法人、財務負責人、授權的辦稅員。

  企業法人,財務負責人登錄個人所得稅APP或自然人電子稅務局後,在個人中心頁面顯示“企業辦稅權限”。“企業辦稅權限”自動展示當前任職受僱單位列表,可進行授權管理。

  操作步驟:

  (1)個人中心選擇【企業辦稅權限】;

  (2)可錄入企業名稱或納稅人識別號進行查詢;

  (3)新增授權人員信息,系統限制人數為20人,且必須為已註冊了個人所得稅APP的人員;

  (4)錄入辦稅人員信息,權限類型分為:辦稅權限、代理申報辦稅權限和管理權限,被賦予辦稅權限後,該人員可在單位辦稅模塊進行單位員工的集中申報等操作;被賦予代理申報辦稅權限後,該人員可在代理辦稅模塊進行委託管理、代理申報等操作;被賦予管理權限後,除擁有上述兩項權限外,還可以給第三人分配權限。

  (5)根據授權人員情況,將授權期限類型分為定期和長期。選擇長期,則只需填寫授權期限起;選擇定期,需要填寫授權期限起和授權期限止;

  (6)已授權頁面顯示已添加的授權人員信息;

  添加成功後,可對辦稅人員信息進行變更和解除授權。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1.3.2我的辦稅權限

  被授予辦稅權限的辦稅人員,個人中心頁面只展示“我的辦稅權限”。在此頁面可查看當前授權單位列表和授權狀態,辦稅人員可進行【解除授權】,解除後則可進行刪除該條信息。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2.操作流程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九條規定,納稅人可以委託扣繳義務人或者其他單位和個人辦理彙算清繳。在【集中申報】菜單中,扣繳義務人可以為居民納稅人進行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

  操作流程圖: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2.1操作步驟

  2.1.1扣繳義務人選擇

  進入集中申報界面後,首先選擇扣繳義務人,界面默認會顯示辦稅權限裡面已經有的單位信息,代辦人可以進行選擇,或者可以輸入“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及省份後進行搜索。選好企業後,點擊【辦理個稅業務】即可進行報表填寫。

  如選擇不正確,或要為另一家企業辦理集中申報,可以點擊上方的【切換】按鈕,更換單位。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2.1.2報表填寫

  點擊【立即申報】或【報表填寫】,進入填報的界面,直接點擊【添加】,輸入人員信息,如果人數較多,也可以點擊【導入】-【下載模版】,在模版錄入後導入系統。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2.1.2.1手工添加

  (1)手工添加

  點擊【添加】按鈕添加待申報人員。

  【姓名】、【證件類型】、【證件號碼】、【國籍(地區)】:錄入納稅人正確的證件及國籍信息。

  【年度內境內居住天數】:證件類型為“居民身份證”時無需填寫,其他類型可填寫。

  【已在中國境內居住年數】:證件類型為“居民身份證”時默認置灰,其他類型可填寫如果沒有填寫,默認是有住所。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人員信息錄入完成後,點擊【確定】按鈕,系統會對扣繳單位能否為該納稅人辦理集中申報進行校驗。納稅年度內,未由扣繳義務人申報過正常工資薪金所得、外籍人員正常工資薪金、保險營銷員佣金收入或證券經紀人佣金收入的納稅人無法添加成功。

  (2)申報主表介紹

  人員信息添加完成,雙擊打開報表填寫相應信息,如圖: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報表類型】:默認為“標準申報”,系統不支持“簡易申報”類型。

  【是否存在境外所得】:默認為“否”,系統不支持境外所得的匯繳申報。

  【聯繫地址】:非必填,但如選擇了省市區後,後面的詳細地址一定要錄入。

  【手機號碼】:非必填。

  【享受豁免】:年度綜合所得收入不超過12萬元且需要補稅的,或補稅金額不超過400元符合豁免申報條件的,正常申報時,默認選擇“我享受豁免”,不可更改;更正申報時,可以選擇是否享受豁免。

  【退稅申請】:應補/退稅額小於0的,“銀行賬號”、“開戶銀行”和“開戶行省份”必填。

  (3)附表填寫

  A商業健康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

  根據稅法規定,對個人購買或單位統一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的支出,允許稅前扣除,扣除限額為2400元/年。

  在商業健康保險操作欄中點擊【修改】按鈕打開《商業健康保險稅前扣除情況明細表》,點擊【添加】按鈕補充商業健康保險明細。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稅優識別碼】:為確保稅收優惠商業健康保險保單的唯一性、真實性和有效性,由商業健康保險信息平臺按照"一人一單一碼"的原則進行核發,填寫個人保單憑證上打印的數字識別碼。

  【保單生效日期】:商業健康保險保單生效的日期。

  【年度保費】:商業健康保險保單年度內該保單的總保費。

  【月度保費】:月繳費的保單填寫每月所繳保費,按年一次性繳費的保單填寫年度保費除以12後的金額。

  【本年扣除金額】:扣除限額為2400元/年。

  B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稅前扣除調整明細表

  自2018年5月1日起,在上海市、福建省(含廈門市)和蘇州工業園區實施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對試點地區個人通過個人商業養老資金賬戶購買符合規定的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支出,允許在一定標準內稅前扣除。

  在稅延養老保險操作欄中點擊【修改】按鈕打開《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稅前扣除調整明細表》,點擊【添加】按鈕補充稅延養老保險明細。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稅延養老賬戶編號】、【報稅校驗碼】:按照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相關信息平臺出具的《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扣除憑證》載明的對應項目填寫。

  【扣除有效期起止】:填寫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扣除的有效期起止時間。

  【年度保費】: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保單年度內該保單的總保費。

  【月度保費】:填寫《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扣除憑證》載明的月度保費金額,一次性繳費的保單填寫月平均保費金額。

  【本年扣除金額】:取得工資薪金、連續性勞務報酬所得的個人,其繳納的保費准予在申報扣除當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限額據實扣除,扣除限額按照當月工資薪金、連續性勞務報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辦法確定。取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的個體工商戶業主、個人獨資企業投資者、合夥企業自然人合夥人和承包承租經營者,其繳納的保費准予在申報扣除當年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予以限額據實扣除,扣除限額按照不超過當年應稅收入的6%和12000元孰低辦法確定。

  C個人所得稅公益慈善捐贈扣除明細表

  存在個人所得稅稅前減免的,需要報送《個人所得稅公益慈善捐贈扣除明細表》。

  准予扣除的捐贈限額=min(除准予扣除的捐贈額外的應納稅所得額*扣除比例,捐贈金額)

  在准予扣除的捐贈額操作欄中點擊【修改】按鈕打開編輯界面,點擊【添加】按鈕補充捐贈扣除明細。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受贈單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填寫受贈單位的納稅人識別號或者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受贈單位沒有該信息的,可不填寫。

  【受贈單位名稱】:填寫受贈單位的法定名稱全稱。

  【捐贈憑證號】:填寫捐贈票據的憑證號,還未取得捐贈憑證的,可不填寫。

  【捐贈日期】:填寫個人發生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的具體日期。

  【捐贈金額】:填寫個人發生的公益慈善事業捐贈的具體金額。

  【扣除比例】:填寫稅法規定的可以公益慈善事業捐贈支出稅前扣除比例。如:30%或者100%。

  D個人所得稅減免稅事項報告表

  存在個人所得稅稅前減免的,需要報送《個人所得稅減免稅事項報告表》。

  在減免稅額操作欄中點擊【修改】按鈕打開《個人所得稅減免事項報告表》,點擊【添加】按鈕補充減免事項明細。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所得項目】:下拉選擇所得項目。

  【減免事項】:下拉選擇人員可享受的減免稅對應事項。

  【減免性質】:根據選擇的減免稅事項自動匹配對應的減免性質。

  【減免稅額】:如實填寫該所得項目下稅前減免的稅額,並且不能大於應納稅額。

  (4)全年一次性獎金個人所得稅計算

  無住所個人預判為非居民個人取得的數月獎金,選擇按照全年獎申報的填寫本部分。

  【延伸學習】外籍人員先按照非居民申報的,後期又達到居民個人條件的,這種情況的扣繳方法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保持不變,繼續按照非居民申報,年度終了後再按照居民個人有關規定辦理彙算清繳。

  (5)其他事項

  【應納稅額合計】等於綜合所得個人所得稅計算稅額+全年一次性獎金個人所得稅計算稅額,其中,全年一次性獎金填寫的場景為:無住所居民個人預繳時因預判為非居民個人而取得的數月獎金,匯繳時可將一筆數月獎金按照全年一次性獎金單獨計算。

  【已繳稅額】:可手工修改,但是不能大於收入合計的45%。

  【應補退稅額】:自動計算。

  2.1.2.2模版導入

  系統支持申報表模板和名單模板導入。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申報表模板】:模板內容與申報表一致,導入完成後,使用模板中的數據進行報表填寫。

  【名單模板】:導入需要進行集中申報的納稅人名單,導入完成後使用【自動計算】功能自動進行報表填寫與計算,同時如需修改金額也是可以再次修改的。

  (1)申報表模板導入

  需要導入【申報表模板】時,點擊【文件生成報表】添加需要導入的文件。導入操作完成後,可在【導入結果】中查看導入結果。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2)名單模版導入

  需要導入【名單模板】時,點擊【名單模版】添加需要導入的人員名單。導入操作完成後,也可在【導入結果】中查看導入結果。

  【補充解釋】

  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頁版集中申報導入申報表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A支持單個人員導入和多個人員批量導入;

  B批量導入時,需將多個申報表導入文件壓縮成一個zip文件;

  C對已填寫申報表的人員進行導入,將會覆蓋原申報表;

  D導入文件大小不可超過5M,不能超過100位人員;

  E【往期導入】中“處理中”的文件達到10個時,將暫停導入功能,請處理完再導入;

  F導入處理完成後,需重新打開或自行刷新頁面才能顯示導入的數據。

  2.1.2.3自動計算

  如果需要使用單位預扣預繳申報數據為納稅人生成申報表,可使用【自動計算】功能。

  選擇需要自動計算的人員,點擊【自動計算】按鈕。點擊【確定】後即可進行申報表的自動填寫計算。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補充解釋1】【自動計算】只能獲取到本單位為該員工申報的工資數據,如納稅人存在多處工資薪金收入,請使用此功能後再手工修改金額。

  【補充解釋2】【自動計算】功能獲取也可以獲取到本單位為該員工申報的一般/其他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但無法獲取到單獨作為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或者央企負責人績效薪金延期兌現收入和任期獎勵收入,如需併入綜合所得,需手工修改工資薪金的收入。

  2.1.2.4報送

  確認金額無誤後,可以點擊報送按鈕,報送時可以單個報送或全選報送,申報狀態為“待報送”和“申報失敗”的可以進行申報表報送。

  若報送後顯示“申報失敗”的請根據失敗提示修改數據後重新申報即可。

  2.1.2.5刪除

  如果發現錯誤添加了人員,可通過【刪除】功能進行刪除。

  選擇需要刪除的人員記錄,點擊【刪除】即可。

  【補充解釋】已經申報成功的記錄無法刪除。

  2.1.2.6導出

  點擊【導出】按鈕可以導出申報表。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操作步驟:

  (1)導出報表文件

  選擇需要導出申報表的人員記錄,點擊【導出】-【導出報表文件】,補充完成“導出說明”後點擊【確定】按鈕即可進行報表導出。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2)導出記錄

  點擊【導出】-【導出記錄】可以查看導出狀態。如果導出完成,可點擊【下載】按鈕下載導出的申報表。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2.1.2.7查詢

  可通過“申報狀態”和“證件類型”與“證件號碼”快速查找。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待確認】:表示報表中有數據項未通過校驗,需要檢查報表內容並進行修改。

  【待報送】:表示報表中的數據項均通過校驗,可以進行申報表報送。

  【申報失敗】:表示已經進行過申報表報送,但申報失敗。可根據失敗原因修改後重新報送。

  【證件類型】:選擇需要查詢的人員的證件類型。與證件號碼必須同時錄入。

  【證件號碼】:輸入要查詢的人員的證件號碼。與證件類型必須同時錄入。

  3.退繳稅

  3.1補退稅途徑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3.2退稅申請

  申報表報送成功後,存在退稅的,可以由企業直接在集中申報界面上發起退稅申請,也可以由納稅人本人自行辦理退稅。

  自行退稅的流程同(二)個人所得稅APP--2.6.2.1退稅申請。

  企業辦理可以在【退稅申請】中提交退稅申請。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3.2.1退稅申請

  退稅狀態為“待退稅”的可以提交退稅申請。

  選擇需要提交退稅申請的人員後點擊【提交申請】按鈕提交退稅申請。

  發起退稅申請後,需要等待稅務機關審核通過後才會進行退稅,可以點擊【更新狀態】按鈕“退稅狀態”為“退稅中”的更新退稅結果。

  【補充解釋1】銀行賬號信息,必須為納稅人本人銀行卡,部分卡不支持(一般支持一類儲蓄卡,信用卡等二類卡不支持)。

  【補充解釋2】因銀行卡原因,造成退稅失敗的(如卡號填寫錯誤等),可更改銀行卡信息後重新提交申請。

  【補充解釋3】可以選擇單個納稅人申請退稅,應補/退稅額為負數的才允許發起退稅申請。

  【補充解釋4】扣繳義務人通過其他渠道申報成功且需要退稅的記錄,也可在該菜單中發起退稅申請,但狀態為已失效的除外。

  3.2.2撤銷退稅申請

  由於退稅申請的週期不定,在申請受理過程中,申報表不允許進行更正,為避免因此造成納稅人逾期更正,從而產生滯納金等情況,提交的退稅申請可進行撤銷。

  【補充解釋1】退稅申請終審通過(進入自動退稅流程)後,無法撤銷。

  【補充解釋2】集中申報,退稅申請提交後,若還未審核通過,需要撤銷申請的,單位無法進行撤銷的,可由員工自行撤銷或者聯繫所屬稅局進行撤銷。

  3.2.3退稅狀態查詢

  可通過退稅狀態、證件類型或證件號碼,查找相應的人員信息。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待退稅】:表示還未提交退稅申請。

  【退稅中】:表示已經提交退稅申請,正在等待稅務機關審核,可以點擊“更新狀態”按鈕更新退稅結果。

  【申請通過】:表示稅務機關審核通過,已經完成退稅。

  【已失效】:單位集中申報成功之後,納稅人可通過個稅APP或者自然人電子稅務局網頁版查看申報記錄,如果納稅人對這筆記錄進行了更正或者作廢,那麼這筆記錄就會變更為已失效。已失效的數據,扣繳義務人就不能重新進行申報或發起退稅或繳款操作了。已失效的可以在【備註】欄中查看具體的失效原因。

  【證件類型】:下拉選擇納稅人證件類型。

  【證件號碼】:輸入要查詢人員的證件號碼。

  3.3稅款繳納

  申報表報送成功後,存在欠稅的,可以在【稅款繳納】菜單中辦理繳稅業務。

  系統支持企業三方協議繳稅、銀行端查詢繳稅、銀聯繳納。

  進入頁面後,系統會自動獲取需繳稅人員的相關信息,並展示在列表。

  選擇需要繳稅的記錄,點擊【立即繳稅】發起繳款請求,繳款完成後系統會自動獲取繳款結果,如果未獲取到結果,也可以點擊【更新狀態】按鈕手動獲取繳款結果。

  3.3.1三方協議繳款

  可以一次性勾選一個或多個人進行繳款操作。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補充解釋】三方協議繳款是使用的企業的三方協議。

  3.3.2銀聯繳稅

  未簽訂三方協議或不存在有效三方協議的,也可以使用銀聯繳稅方式進行稅款繳納。

  選擇需要繳稅的紀錄後,點擊【立即繳稅】彈出繳稅確認頁面,確認完成後點擊【確定】按鈕進行稅款繳納。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銀聯繳款時跳轉到網銀界面,輸入銀行卡信息即可繳款,不限制是否是本人的銀行卡。

  【補充解釋】使用銀聯繳款,彈出繳款提示後請完成繳款,否則需等30分鐘後才能再次發起繳款。

  3.3.3銀行端查詢繳款

  未簽訂三方協議或不存在有效三方協議的,也可以使用銀行端查詢繳款方式進行稅款繳納。

  選擇需要繳稅的紀錄後,點擊【立即繳稅】彈出繳稅確認頁面,確認完成後進行打印即可。

  3.3.4繳款查詢

  可通過繳款狀態、證件類型或證件號碼查找相應的人員信息。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待繳款】:表示還未繳款。

  【繳款中】:表示已經發起繳款,但未獲取到具體的繳款反饋。

  【繳款成功】:表示已經發起過繳款,且繳款成功。

  【繳款失敗】:表示已經發起過繳款,但繳款失敗。

  【已失效】:表示由納稅人執行過更正申報後,導致該筆記錄失效。已失效的可以在【備註】欄中查看具體的失效原因。

  【證件類型】:下拉選擇納稅人證件類型。

  【證件號碼】:輸入要查詢人員的證件號碼。

  【補充解釋1】應補/退稅額為大於0的且未享受豁免才需要進行稅款繳納。

  【補充解釋2】扣繳義務人通過其他渠道申報成功且存在欠稅的記錄,也可在該菜單中進行稅款繳納。

  【補充解釋3】已失效的數據,扣繳義務人不能進行稅款繳納。

  【補充解釋4】涉及補稅的,由單位代繳後,居民個人應當及時將補繳稅額交付扣繳義務人。

  4.錯誤更正

  申報表報送成功後,可以在申報記錄查詢菜單中查詢報表記錄。此界面可以對申報成功的數據進行作廢或更正。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4.1更正申報

  申報表報送成功後,發現有錯報、漏報的情況,可使用申報更正功能修改已申報數據後重新申報。

  選擇需要更正的記錄後,點擊【更正】按鈕,系統會彈出確認更正提示,如圖:點擊【確定】啟動更正,修正報表數據後點擊【報送】按鈕即可重新進行申報表報送。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4.2作廢申報

  申報表報送成功後,未繳款或未發起退稅申請的記錄可以作廢。

  選擇需要作廢的記錄後,點擊【作廢】按鈕,系統會彈出確認作廢提示,點擊【確定】按鈕即可作廢申報表,如果作廢失敗,可查看失敗原因。

  4.3導出

  導出操作同(五)扣繳義務人代申報--2.1.2.6導出

  4.4查詢

  可通過證件類型、證件號碼快速查找。

綜合所得彙算清繳--申報實操介紹(扣繳義務人代申報)

  【證件類型】:下拉選擇納稅人證件類型。與證件號碼必須同時錄入。

  【證件號碼】:輸入要查詢人員的證件號碼。與證件類型必須同時錄入。

  【補充解釋1】扣繳義務人只能查詢本扣繳單位申報的數據(不區分申報渠道)。

  【補充解釋2】集中申報成功後,納稅人自行更正、繳稅、退稅後,申報類型變為已失效,此時記錄不允許更正和作廢。

  5.其他事項

  (1)居民個人應當主動了解辦理情況。扣繳義務人集中辦理彙算清繳後,應當及時將辦理情況告知居民個人。

  (2)居民個人發現扣繳義務人集中辦理彙算清繳存在申報錯誤的,可以提請扣繳義務人辦理彙算清繳更正申報或者自行辦理彙算清繳更正申報。

  (3)居民個人在辦理彙算清繳時,發現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申報情況與本人收入、扣除情況不符的,應當按照本人實際情況,據實辦理彙算清繳。

  (4)居民個人在辦理彙算清繳時,發現扣繳義務人預扣預繳申報的稅款與其實際被代扣的稅款情況不一致的,應當及時向扣繳義務人核實確認。經確認,確係扣繳義務人申報錯誤的,扣繳義務人應當及時辦理預扣預繳更正申報。居民個人應當在扣繳義務人辦理更正申報後,辦理彙算清繳。

  (5)扣繳義務人已註銷或者無法聯繫扣繳義務人的,居民個人應當按照本人實際情況據實辦理彙算清繳申報;需要調增已繳稅款的,應當持相關佐證材料至主管稅務機關進行說明後辦理。

  (6)居民個人辦理彙算清繳後,扣繳義務人發現預扣預繳申報數據存在錯誤需要更正申報並且申請退稅的,應當與居民個人一同,或者取得對方出具的委託書或者確認書等資料後,至主管稅務機關辦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