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被情緒俘虜,飽受負面情緒的煎熬,成為情緒的奴隸的?

在不傷害人的前提下:遵循心的指引

情緒是潛意識對我們的提示,不同的情緒就像不同的信號,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以及接下來該做什麼。

一般情況下,如果我們能夠明白情緒在提示我們什麼,或向哪個方向驅動我們,並遵循心的指引有所思考或行動,情緒的作用就完成了。

你是如何被情緒俘虜,飽受負面情緒的煎熬,成為情緒的奴隸的?

1、焦慮提示 未雨綢繆

拿“焦慮”這個情緒來舉個例子。

“焦慮”是潛意識在提示人們,如果現在不做一些準備和努力,未來可能會有一件糟糕的事情發生,或者無法突破眼前的現狀,焦慮的存在是提示人們現在需要做些努力,來突破現狀或為未來未雨綢繆的。

比如:

一個未婚男人,沒有房子,當下的房價也無力承受,而女朋友又不願意跟他“裸婚”,他就可能會有“焦慮”這個情緒!

這是他的潛意識在提示他:以他的經濟能力和賺錢能力,如果他現在不想些別的辦法,他未來可能是買不起房的。如果他買不起房,女朋友可能就跟他說拜拜了。

此時,“焦慮”這個情緒提示或驅動他現在要針對女朋友不願意“裸婚”採取一些行動。或再多掙一份工資,或向親戚朋友借點,或趕快趁房價有一些下調時,出手貸款買一套小戶型的,或在別的地方給女朋友安全感。

如果他對焦慮的提示和驅動不理不睬,並沒有什麼具體的行動和思考來應對“焦慮”,焦慮就不會消失,並可能加大提示和驅動的力度。他只會一直陷在“焦慮”這個情緒中,無法擺脫。

如果他遵循焦慮的提示和驅動,積極去想辦法,或多掙點錢,或想辦法提升女朋友對未來的安全感,等這些事情做完了,焦慮就會消失。

情緒是潛意識給我們的提示,如果我們能懂得潛意識在提示什麼,並遵循它的指引去行動或思考,它們就會完成任務,然後消失。可是,如果我們不能明白情緒在提示我們什麼,情緒就會一直提示我們,因為我們沒有讓它們完成任務。

這好比站在馬路上檢查酒駕司機的交警手中拿的“停”字牌,這個牌子的作用就是提示你停車,當交警遠遠地看到你的車開來時,他會舉起這個牌,示意你靠邊停車,你看到這個牌後,就會減慢車速,慢慢地靠邊停下,在這個過程中,“停”字牌的作用就是提示你停車。

所以,當你減速靠邊停車後,它的任務就完成了,交警會把它放下來。

你是如何被情緒俘虜,飽受負面情緒的煎熬,成為情緒的奴隸的?

2、情緒煎熬 情緒奴隸

情緒提示你時,如果你沒有意識到,它就會不斷地加大提示你的力度,這就是它的工作機制,就像提示你靠邊停車的交警手裡的“停”字牌,如果你不停車,交警就會把它揮得更厲害,甚至會把它橫在你的車前。

一個人的情緒管理能力的高低、情商的高低,甚至幸福指數的高低,都跟自己能不能夠懂得情緒的提示是有關係的,越是能夠懂得情緒在提示自己什麼的,越是那些情緒管理能力高的人、越是情商高的人,他們也更加容易獲得幸福。

而那些不能遵循心的指引去做事情的人,是沒有行動力的人,他們容易陷入到情緒當中,喪失做事的動力,形成拖延症,很多事不拖到最後實在沒辦法了就不去做了。這樣久了,即便去做了也會有自責的情緒,因為覺得自己不應該拖到最後才做。

這樣基本就是被情緒俘虜了,飽受負面情緒的煎熬,成為情緒的奴隸。時間久了可能會患各種心理疾病,比如抑鬱症、焦慮症等,這樣就徹底被情緒打敗了。

你是如何被情緒俘虜,飽受負面情緒的煎熬,成為情緒的奴隸的?

3、心的指引 做自己

根據情緒的提示去行動,順著情緒的驅動去做事情,就是人們常說的“遵循心的指引”。能夠遵循心的指引的人,往往也就是在“做自己”的人,他們根據心的指引,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他們的生活也往往會更加美好。

比如:

通過恐懼,讓自己遠離危險。

通過擔心,知道自己當下做什麼未來就會更好。

通過後悔,向過去學習,知道可以怎麼避免發生類似的事情,因而更加智慧。

通過失落,開始反思,在下一次如何做會更好。

通過害羞,知道自己並不完美,進而完善自己。

他們一直感受著自己的內心,內心有任何的提示都會用心去覺察,並細心對待。他們呵護自己的心,他們的心也就更能把他們的人生呵護得更好。

情緒的這個功能,又像是一種驅動力,推動著人們去到達內心最想要的地方。好比一個人向上爬山,後邊一直有一個力量在推動自己,這個力量的目標,就是讓人更快到達目的地。如果人們不去理會這個力量,這個力量就會越來越大,期望通過加大力量來驅動人們前行。

當然,如果人們對這股力量說,我不一定要去前面這個目的地,或不去也無所謂,這股驅動的力量也會消失,因為情緒已經失去了提示的必要性。

應該說,只要不會傷害到他人和自己,人們就需要遵循心的指引做事,這基本也就是做愉快的事。

你是如何被情緒俘虜,飽受負面情緒的煎熬,成為情緒的奴隸的?

4 、 情緒練習 跟著心走

1.覺察到自己有情緒時,問自己,它在提示自己什麼?

2.如果自己按照情緒的指引,會傷害人嗎?包括傷害自己。

3.如果不會傷害人,那就去做情緒指引的事情。

例:

一個女人去相親,對方的言行令她很反感。

1.她覺察到自己很煩,問自己這個情緒在提示自己什麼。

答案:心煩是不喜歡相親對象導致的,情緒提示自己要離開他。

2.如果離開會傷害人嗎?包括傷害自己?

答案:相親的時候不喜歡就離開,只要語言委婉些,或者不是剛見面就走,一般不會傷害人,更不會傷害自己,反而是繼續下去會令自己更難受。

3.既然一般不會傷害人,於是選擇禮貌地離開。

至此就完成了一次跟隨心的指引的行動。

一個人做事,在不會傷害他人和自己情況下,跟隨心的指引,就不會讓自己太壓抑,不會太委屈自己。這不但讓一個人活得灑脫自在,更是一個人愛自己的體現,而心是最好的引路者,懂得人的所有需求。只要心指引的方向沒有問題,跟著心走,總能走到幸福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