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丨不補國安短板 香港難有寧日

大公報訊 昨日是香港第五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特首林鄭月娥,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等分別發表講話,強調在香港推行相關教育的重要性及迫切性。駱惠寧指出,香港迴歸以來國家安全始終是突出短板,應儘快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制度建設及執行機制層面下工夫,決不能讓香港成為國家安全的風險口。這些話堪稱語重心長。

香港人忙於搵食謀生,國家安全意識普遍淡薄,很多人覺得國安是個“高大上”的概念,“居廟堂之高”者才關心,與“處江湖之遠”的老百姓關係不大。其實這種看法並不正確。眼下的新冠疫情蔓延,屬於生物安全;一度的搶米潮,屬於糧食安全;空氣汙染,屬於環境安全;網上竊密,屬於網絡安全。國安問題可謂無處不在,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

迴歸以來香港風風雨雨,波折不斷,深層次矛盾惡化,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最核心的是國家安全不設防。設想香港同澳門一樣,一早就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築固國安防線,香港今日的很多亂象其實都可以避免。

比如說,迴歸前英國、美國並不重視香港反對派。迴歸後反對派變成英美遏華的棋子,引狼入室,使得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成為常態。“亂港四人幫”之首的黎智英被公認是佔中“金主”,其資金來源十分可疑;去年他又成為美國政要的座上賓,一再喊出“為美國而戰”的口號,肆無忌憚。設想有美國人公開主張“為中國而戰”,美國法律會允許嗎?

再如激進本土思潮近年如病毒蔓延,演變為“港獨”,並與“臺獨”、“藏獨”、“疆獨”等分裂勢力合流,烏煙瘴氣,這明顯違反基本法第一條——香港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部分。但由於香港並不具備國安法例,致使打擊“港獨”備受掣肘。

又如去年“修例風波”發展為黑色暴亂,暴徒最終裝備真槍實彈並製造炸彈,“本土恐怖主義”噩夢成真,不僅是國家安全的大患,也嚴重威脅市民的生命安全。所以說,香港必須儘快建立健全國安機制,警方被賦予更多法律手段,打擊本土恐怖分子就會得心應手。

人類歷史上,大國競爭永不止息。今時今日,中國崛起牽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圍堵中國”是國際政治的客觀現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成為中國的“軟肋”,最容易被攻擊。在中美貿易戰中,香港淪為“一張牌”;今次的疫情全球大流行,反中亂港勢力積極配合反華勢力抹黑中國,且衝在最前面。足證國家安全是香港“突出短板”之所言不虛。

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香港國家安全問題一日不解決,外部勢力插手一日不會停止,“港獨”問題無法根除,黑暴死灰復燃也只是遲早的事。香港動亂不止,就難有寧日,莫說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岌岌可危,市民連安居樂業亦無從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